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六十四章 做個自行車怎么就這么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水滸開了個掛

  隨著扈成的船隊跑了一趟瓊州回來,梁山的橡膠原料頓時就豐富了起來。有了原料就不能放著不用,除了制作獨輪車和牛馬車的車輪之外,花榮又下令制作起了自行車的車輪。

  而且不止是車輪,全套的圖紙花榮都給了出來。

  只是這個在后世感覺沒有什么的東西,想要制作出來,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首先就是車架結構,這個還好說。花榮不是想要做那種用木頭做的沒什么實用性的自行車。要做就做鐵質的,有了萊蕪監和利國監兩處鐵礦場提供鋼鐵,和花榮提供的煉鋼工藝,多做幾次實驗,只是做些鋼管組成車架還是不難的。

  難點之一的車輪輪胎問題,隨著橡膠的出現已經解決了,道路的問題也在慢慢的解決。這些都不是什么問題。最難的就是傳動系統的制作,就是有圖紙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弄出來的,比如說齒輪和鏈條就難壞了花榮和研究所的人,齒輪的每一個齒都要大小相同的,你差一點都不行,在沒有機床的時代,全靠手工來弄的話,實在是太難了,太考驗耐性和眼里了,鏈條的滾珠也要是一樣的大小,這個慢慢的弄也是可以做出來的,只是費些時間罷了,最難的就是車輪轉動處和車蹬處的散珠軸承了,用手工來做基本是不可能的。

  全研究所的人連續研究了半天也只是做出了一個半成品來,沒有這幾個關鍵接點的東西,做出來的自行車根本就是個無用的東西。是不可能像花榮設想的那樣,作為用于步軍長途跋涉的機動工具的,要是用這種自行車怕是還沒有步行省力。

  無奈之下花榮只能讓研究所的人慢慢研究,自己回聚義廳處理別的事情了。總不能就為了這個,就把別的工作放在一遍不管了吧。

  回到聚義廳,看著蕭嘉穗、許貫中、朱武都在廳內看著各地送來的情報或者政務,花榮也是坐回了座位上,愁眉苦臉的拿起一封文書看了起來。

  蕭嘉穗對于這幾天花榮在做什么也是了解的,看著花榮現在的模樣就知道,原本困擾他的難處,還是沒有解決。當下出聲安慰道:“元帥,那自行車的事情也不急,慢慢來吧。就是沒有它,咱們步行一樣可以行軍。”

花榮聽了嘆了口氣道:“我也是知道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是這個東西對于咱們軍隊行軍作用挺大的有了這個自行車,作戰時的戰術將會豐富許多到時依靠快速省力的機動性步軍也能做到迂回包圍的戰術,而且自行車或多或少的都能裝帶物資  將極大的減輕后勤部門的壓力。”

這可不是花榮憑空想象,后世之時自行車剛出現的時候各國軍隊就曾大量的運用自行車的省力快速達成過很多的經典作戰案例。常常就能用一部分兵力正面吸引敵人,然后利用快速機動力,繞后包圍,兩面夾擊給敵人造成很大的恐慌  從而一舉獲勝。

蕭嘉穗聽了后道:“這個自行車我也是了解了一下,前兩天也是跟著看了不少時間,其實元帥煩惱的就是那些需要相同大小的珠子罷了,這個要是用人力來做肯定是很難的。不過要是做個可以衡量的工具來  卡定了空間就應該會容易許多了吧。”

這話就提醒了花榮,本來花榮就一直在糾結著電力機床的  這肯定是短時間弄不出來的。不過花榮記得在哪里看到過原始的車床,好像很簡單,又是用人力驅動的。

  想到這,花榮對他們說了一聲要好好想想,就坐在椅子上,閉目沉入圖書館館內,翻看起來。

  這一翻看,還真讓他找到了,這個原始的簡易車床,通體都是用木頭制成的,只是工作的地方,兩面是鐵質的。不過這個好像只是用于車木頭用的。不過改造一番,應該也能用,就是慢些費力一些罷了。

  找到了能用的東西,花榮立刻又回到了研究所內,拿著圖紙找到了還在那研究怎么能快速生產出大小相同的珠子的白彥章和劉慧娘。

  兩人看了簡易車床的圖紙后,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個東西是干嘛的。到不是說兩人笨,主要是沒見過啊。花榮簡單解釋了一遍,又把自己想到的設想說了一下。

  兩人聽了后,眼睛瞬間大亮,這個東西好啊,有了這個稍微改改就能精確批量的制作一些東西了。之后就沒花榮什么事了,他又不是專門干這個的,也沒那個時間浪費在這,只是給出解決方法,然后就看結果了。讓他們繼續研究后,又回去了。

  回去之后,找來扈成問道:“這次去了瓊州一趟,那里什么情況?橡膠樹多么?”

  扈成道:“瓊州離我們太遠了,來回一趟順利的話,也要三個多月,我們一年也就是能去一兩趟罷了,要是去三趟的話就什么也不用做了。”

  “不過那里的橡膠樹也不算很多,攢一年的話,咱們船隊一趟就運回來了。小弟也是上島轉了一圈,他們那里中心地方有不少的良田,可是因為當地人們不善耕種,所以那里很缺糧食,小弟這次就是運鹽到了廣南路那里發賣了,又就地進了糧食,到瓊州那里換回來的橡膠原料。還聽當地的人說,交趾那里也有橡膠樹的存在。小弟本來還尋思著要是不夠用就去那里看看呢。”

  花榮聽著扈成的話,就比較奇怪,按理說以瓊州那里的氣候,種植水稻的話,一年兩熟甚至三熟都是沒問題,不應該會缺糧的。那個不善耕種是個什么理由,那里也是大宋的地盤,知州也是大宋官員,到過大宋來的,不會耕種還不會學么?這些人能寧愿餓肚子也不來學習耕種,也算是奇葩了。

  再說交趾那里,小小李朝都敢幾次三番的入侵大宋廣南路,偏偏大宋還拿他們沒辦法,花榮也是無語了,堂堂大國,連盡在咫尺的綠豆大小的國家都拿不下,還能讓人說什么,只能說大宋真的是慫啊。不過交趾那里,花榮就是有心,也不是現在能拿下的。打是肯定能打下來滅了他們的。只是相隔太遠了,打下來毫無意義。

  “交趾啊,那里先不管,咱們沒那精力就為了一點橡膠就勞師萬里過去。等以后再說吧!”花榮隨后又問道:“近一年高麗那里有什么情況沒?”

  扈成聽了后道:“那里還是和以前一樣,表面看起來還算穩定,不過在小弟看來,其國內也是暗潮涌動,據小弟這兩年和其內貴族間做買賣時的了解,高麗國內現在的王上王楷年幼,僅十四歲,手中沒有什么實權,政事軍事有相當一部分都在其外祖父李資謙手中,而且這個李資謙野心很大,小弟看他不用幾年徹底掌握軍政大權后,就會發動兵變了,就看那高麗王族能不能應對了。”

  這個事情花榮是知道的,而且他還知道,就在幾年后高麗就發生了李資謙叛亂,不過現在梁山沒心思管高麗,主要的還是拿下中原地區重要,高麗那里就讓他們自己鬧騰吧,等抽出手來再對付他們。

  這也是個幾位軍師探討過的,現在梁山占了倭國那一處番國,就要好好消化幾年才行,那還是倭國那里四面環海,有梁山水軍在,就不用消耗太多的兵力在那,沒有什么外部的壓力,才能慢慢的同化,消化掉他們,。

  而高麗和倭國不同,這里雖然是半島,可是現在卻是和金國接壤著,打高麗不免就要防備著他們投靠金國,尋求金國的援助。而且就是打下來高麗,也要派出重兵駐守的,不然只能是給別人做嫁衣!

  還不如先不管他,等拿下全國之后,再慢慢的炮制他也不晚。

  說道大宋,就不得不提一提它周圍的國家,那真的是多。北面不用說了有遲暮之國遼國,還有新起的猛虎金國。西北有已經快要不行了的西夏,還有回紇部落。正西面有不再統一的吐蕃諸部,西南有大理,李朝交趾等。

  先說西夏,要是沒有別的因素,大宋應該是能慢慢拿下來的,可這卻不是軍事勢力上的取勝,而是靠的后勤經濟實力取勝的。

  北面,算了吧,大宋就連已經已經快要被滅國的遼國都打不過,還是別和金國那些走運的、打順手了的蠻子比較了,容易傷了大宋的自尊。

  正西的吐蕃。好吧,這里是高原,卻是不好打,不打也可以。

  西南面大理國一直是大宋的藩屬國,而且關系不錯,你趙家看不上那里,也拉不下面子攻打,還能說的過去。可是那交趾小地方,大宋也拿不下來,這就慫的太過分了。

  這些小國,等以后花榮肯定要一一的打回來得,不然到時候繪制歷代地圖時,就他們這里疆域最小,豈不是很丟人!

  修養了幾個月了,也是時候要活動活動身子了。就是打哪里,花榮還沒決定。要是可以的話,花榮也想學學金人那樣,直接帶兵圍了汴梁城。

  天才一秒:m.dushuzh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