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一百五十五章 變法(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真的是影帝

  “關中土地平坦,沃野千里,為天下列強所無。”

  “可為何在秦這數百年卻荒蕪薄收,人丁稀少?”

  跪坐在甲板之上的衛鞅目光眺望著腳下的這條大江,與江面兩岸的沃土,語氣莫名的對嬴渠梁說道:“渭水湯湯,在秦無險,可謂天賜佳水,可為何秦據渭水數百年卻坐失魚糧航運之利?”

  “府庫財貨日漸空空?”

  衛鞅像是在自問,又像是在向嬴渠梁問責。

  “老秦人樸實厚重,尚武之風深植朝野,民間私斗成風,可為何秦國就沒有一支攻必克,戰必勝的強大軍隊?”

  衛鞅的每一個問句,都言辭鑿鑿的砸在了嬴渠梁的心上,使他難掩自己的失意與困苦之心,表情非常落寞。

  “先生所言,正是君上日夜所思之事啊。”景監出聲替他的君上辯解了一句,就被嬴渠梁伸手阻止了。

  “繼續說。”

  衛鞅拿起桌上的秦苦酒淺抿了一口潤喉,繼續說道:“守富饒土地而貧窮,擁強悍之民而兵弱,據山川險勢而土喪,就在與沒有綜合混一的強大國力。”

  “何為綜合國力?”

  “人口眾多,民工興旺,府庫充盈,甲兵強盛,民勇公戰,有此五者,堪稱強國。”

  “而眼下的秦國,五無其一,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府庫空空,甲兵老舊,私斗成風!”

  嬴渠梁表情不愉,衛鞅所說的這些確實都是秦國的病癥之處,然而這并不只是衛鞅一人清楚。

  嬴渠梁明白這些,景監明白這些,不少有志之士都明白這些,但是那又如何,雖然知道秦國病癥之處,但是尋遍全國卻無一人能找出治愈頑疾之良方,使秦國強大。

  若不是如此,嬴渠梁豈會廣發招賢令?

  他看著侃侃而談著秦國弊端的衛鞅,語氣嘲弄的說道:“呵,然而如何治理吶?”

  “王道?仁政?還是你所謂的無為?”

  衛鞅輕笑了下,揮手拜道:“君上洞若觀火,之前那帝道、王道之談,俱往矣,全都過去了。”

  “哦?”嬴渠梁這才有了些許興趣,饒有興致的說道:“渠梁愿聞先生新論。”

  衛鞅頷首點了點頭,胸有成竹,飽含自信的說道:“強國之道,乃法家精義之學,數遍天下百家,唯有法家之道,才可強國利民也,與前述幾道有天壤之別。”

  “法家強國,務求國家實力增漲,務求激勵朝野士氣!”

  嬴渠梁聽聞可讓國家實力增漲,收起了心里對衛鞅些許輕視的念頭,鄭重的向他一輯,口中真誠回道:“渠梁愿聞強國之道!”

  衛鞅搖了搖頭,悉心解釋道:“強國之法并不相同,魏齊楚三強之方法便各有不同。”

  嬴渠梁再拜:“請先生指教!”

  “魏國之法,甲兵財貨之強也。”

  “齊國之法,明君吏治之強也。”

  “出國之法,山河廣袤之強也。”

  “而這三國之強,皆非根本之強,不足效法!”

  嬴渠梁一臉的震驚,難以理解的說道:“魏齊楚三國之強,居然還不足以效法?”

  這三個國家可是當世最強的國家,皆地廣兵強,百姓富足,外戰連連獲勝,為戰國之霸主國。

  衛鞅搖頭失笑道:“三強之不足效法的原因在于,他們之強,只強一時,不強長遠。”

  “若遇賢明君王則強,若是遇到平常君王則弱,若是遇到昏庸之君則亡!”

  “根本原因就在于三國變法只走了半步!”

  “法令半新半舊,名為法治,實為人治!”

  衛鞅渾身散發著一種讓人莫名信服的氣勢,使得嬴渠梁和景監都不由的認同他的看法。

  “如此邦國,起伏動蕩不定,無法長期聚集國力而穩定強大!”

  “秦國要崛起,便要走根本強大之路!”

  嬴渠梁完全沉浸在了衛鞅的話語之中,頻頻點頭,十分信服他的論述,十分贊嘆的說道:

  “先生終顯大才之本色吶!”

  景監也一臉嘆服的表情,眼神十分滿意的看著衛鞅,這次鞅兄終于沒有再坑他了。

  就連在船頭撐船的車英,斷斷續續的聽到了幾句衛鞅的高論之后,也轉頭投來了欣賞的目光。

  在場的所有人都被衛鞅這一番高論和氣勢給懾服了。

  衛鞅也一臉贊賞的看著嬴渠梁,這位秦公聽懂了他話語中的意思,并且接受了他的理論。

  “秦國有明君如公,齊國必能起步。”

  嬴渠梁淺笑著拿起酒樽敬向了衛鞅:“萬事起步難,渠梁盼的便是先生吶,你若為管仲,我必為齊恒公。”

  衛鞅卻放下了酒樽,狂妄的說道:“茫茫中國,代有人出,鞅為何要自比管仲,強國并非只有管仲會,鞅未必不能比他做的更好!”

  “好!”

  一旁的景監撫掌笑道:“管仲只強了齊國一世,先生卻是要做強秦國萬世之人,自是有大氣魄的!”

  “哈哈哈,說的有理!”嬴渠梁笑著附和道:“是渠梁孟浪了,吾輩自當繼往開來,不做先輩第二,當開創一段屬于吾等自己的佳話是也!”

  衛鞅點點頭,從寬大的衣袖之中抽出了一卷竹簡,雙手捧著遞給了嬴渠梁:“君上,這便是衛鞅的強秦九論!”

  嬴渠梁鄭重的接過了這卷竹簡,迫不及待的展開閱讀了起來,他只不過看了聊聊數行,便激動的喊道:“車英,取消游河,掉頭回櫟陽!”

  “嗨!”車英應答之后,便轉身指揮著舵手轉向。

  吩咐完車英之后,嬴渠梁放下手中的竹簡,站起身無比莊重的向衛鞅行了一禮:“敢請先生與渠梁一起回宮,一抒心中宏政!”

  衛鞅也鄭重的回了一禮道:“君上嘔心瀝血,衛鞅必定披肝瀝膽!”

  “好!好啊!”

  嬴渠梁緊緊的握住了衛鞅的手,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

  他費勁千辛萬苦,禮賢下士,在山東六國招賢納士了一年多,終于等來了一位宏才大略之人!

  渭水河中原本逆流而下的烏篷船,迅速靈活的掉了個頭,順著河流向東面的櫟陽城駛去。

  回到櫟陽城之后,嬴渠梁滿心歡喜的就拉著衛鞅回了他的宮殿,準備與衛鞅秉燭夜談,一定要將這強秦九論弄個清楚明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