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一百五十四章 變法(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真的是影帝

  “先生請!”

  互相見過禮之后,嬴渠梁請衛鞅在殿內右首處的案幾旁坐下,自己踱步回了上首,坐下遙敬了衛鞅一杯酒,說道:

  “先生苦訪三月多,踏遍秦國荒僻山川,雖我老秦君臣所不能及也。”

  “今日敢請先生一抒治秦之長策。”

  放下酒樽,嬴渠梁站了起來。鄭重一輯道:“望先生教我。”

  “不敢言教。”

  “但抒己見。”

  衛鞅傲氣的伸手一阻,開始高談闊論起了他所謂的治國三道之中的帝道。

  不過,嬴渠梁卻越聽越不滿意。

  衛鞅說的那都是一堆所謂的三皇五帝的仁政,話語中透露的都是些要以仁治天下,要無為而治,講究個寬宏治民,然后就放任民眾順其自然,自行發展。

  天可憐見,此時的秦國面臨的是什么情況,魏國只要再往西邊推推,那就要到櫟陽城門口了。

  這個時候的秦國根本不需要什么仁政,不需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現在嬴渠梁需要的是立竿見影的效果,幾年之內就能迅速壯大秦國的政策才是好政策。

  對于衛鞅的這番夸夸而談,秦國上至君主,下至小臣,沒有任何一個人認同。

  甚至嬴渠梁直接就找了個借口離場了,沒那個興趣繼續聽衛鞅逼逼叨叨。

  君主離場之后,上大夫甘龍領著秦國的大臣們,也紛紛離開了偏殿。

  殿里就只剩下一臉失誤憤怒的景監和悠然自得的衛鞅。

  “仁義先生,走吧,還留在這丟人嗎?”景監一甩胳膊,憤慨的就拉著衛鞅離開了秦宮。

  三天后,景監府中。

  衛鞅一臉真摯熱切的看著景監說道:“景監兄,不如你再給我一次機會,既然帝道秦公不喜,鞅還有王道之策可獻。”

  這三天,衛鞅每天都來景監府中與景監談古論今,景監不得不承認,衛鞅確實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心中不由有些松動。

  “當真不再框我?”

  “你別再拿那套所謂的仁義道德,虛的不行的東西掛在嘴邊了,我們秦國不需要那一套東西,以你的才華,定有別的高論。”

  “當然,王道之策秦公必納。”

  景監點了點頭,選擇再相信衛鞅一次。

  他再次入宮面見了嬴渠梁,將衛鞅的話敘述了一遍,告知秦公,衛鞅還有別策。

  “我明日正巧要到城外訪民,就安排他在城外那座驛亭見面吧。”

  “嗨。”

  翌日,櫟陽城外臨近汾河的一處納涼亭中,擺放著三套跪墊和案幾。

  衛鞅與嬴渠梁還有景監三人有序入座之后,禮賢下士的嬴渠梁輯了一禮,率先開口說道:“得聞先生前次言猶未盡,看來今日是定有高論。”

  衛鞅抬手回了一輯,輕咳了一下說道:“君上不喜帝道,當行王道德政是也。”

  “德政也,以大德使天下安寧之道也。”

  嬴渠梁皺著眉頭說道:“何為德?”

  “德,政之魂魄也!”

  “視庶民為親生骨肉,視鄰邦為兄弟手足,視罪犯如親朋友人。”

  “如此則四海賓服,天下歸一!”

  嬴渠梁的臉色又開始不滿起來了,搞了半天,還是一堆高談闊論。

  他耐住性子,最后問了一個問題:“那請問先生,秦國應該如何行王道之治。”

  衛鞅笑了笑,仰著頭傲氣的說道:“秦國當學魯國!”

  “小國寡民,男耕女織,官府縮減,君兵歸田,從而民富國安吶!”

  “若是如此,君上必能名動天下,成為舉世聞名的賢君!”

  嬴渠梁皺著眉頭搖了搖頭,對衛鞅的這番話嗤之以鼻。

  “先生錯了,天下大戰連連,列國血火紛爭,你卻要軍兵解甲歸田,官吏縮減,豈非是癡人說夢乎?”

  “還名動天下?”

  “一國之君聽任國亡民散,還想只顧獵取一己之名。”

  嬴渠梁冷笑一聲:“呵,這是哪家的為君之道啊!”

  他一臉不耐的站起身來,一揮衣袖,留下一聲冷哼,就離開了涼亭。

  衛鞅看著嬴渠梁憤憤離席的背影,眼中流露出欣賞的眼神,嘴角微微上揚,不但沒有諫言被駁的懊惱,反倒是十分的開心。

  “君上...”景監看到秦公又被衛鞅給氣的直接離席了,一臉無奈的看向了衛鞅。

  不料衛鞅反倒是對著他肆意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

  “好,好一個秦公!”

  景監顫抖著手指向了衛鞅:“你....你真的有病!”

  他也憤慨的站了起來,正要拂袖而去呢,衛鞅一把拉住了景監的衣角,笑意不止的說道:“還請內史大人,過客棧一敘。”

  “當真如此?”

  景監一臉荒唐的看著衛鞅,內心十分無語。

  衛鞅剛才居然告訴他,之所以衛鞅會向秦公獻上帝道仁政和王道德政,都是為了試探秦公,想弄清楚秦公是個什么樣的人,是否對德政和仁政有興趣,是不是一個適合他衛鞅一展心中宏圖的最佳君主。

  “鞅兄,你這回真的不能再亂來了,凡事過猶不及!”

  景監在衛鞅的再三請求和推心置腹的解釋下,決定最后再帶他見一次秦公,無論這次抒論成功與否,都不會再有下一次。

  衛鞅拱手深深一拜:“多謝景兄!”

  三天之后,景監找了個機會,趁著秦公要出城泛舟的機會,帶著衛鞅再次找上了秦公。

  城外碼頭上停著一條烏篷船,嬴渠梁帶著兩三個護衛登上了船只,正欲泛舟而走之時,景監帶著衛鞅一陣小跑上了船頭。

  “參見君上!”

  嬴渠梁看著向他行禮的二人,無奈的說道:“起身吧,進艙亭飲茶說話。”

  待兩人進船之后,嬴渠梁對他身旁隨身的護衛說道:“車英,開船西行,沒下令不許停。”

  “嗨!”

  一想到一會又要聽衛鞅侃侃而談一堆孔子和老子的仁義之論,道德之行,他就有點頭疼。

  進船之后,三人跪坐在船尾的舢板亭子之上。

  嬴渠梁拿起一杯桌子上的秦酒,敬向衛鞅。

  “國事繁忙,先生見諒,今日我們就泛舟而談了。”

  衛鞅一口喝盡手中酒樽里的酒,笑著說道:“君上國事為重,正是天職所在。”

  嬴渠梁頭疼的看著一臉淡定的衛鞅,干脆直截了當的說道:“自先生入秦之后所言的兩道,既不符合我國情,又不適合時勢,恕渠梁實在是不能接納啊。”

  “然而無論如何,先生深入秦地踏勘,辛苦卓越,實在令人感動。”

  “先生博學長在謀劃,渠梁想請先生任職太守,參與謀劃國事,如何?”

  衛鞅聽到太守兩字,臉色便有些不愉,他豈是貪圖官職之人,若是主君賢明,知人善用,哪怕讓他在賬下從小吏做起,衛鞅都可以接受。

  他知道,秦公還不知道他真正的強秦之策!

  “君上,我有一言,希望君上認真聽完之后,再與鞅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