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章 史上第一大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這個忙我幫定了

  年少的時候,方子策家門前有一個大槐樹。

  夏日里少年林野最大的快樂莫過于吃了晚飯后,到這大槐樹下聽方子策的爺爺講故事。

  方老爺子年輕時走南闖北身懷絕技,肚子里總有說不完的稀罕事。

  什么狐仙精靈,厲鬼怪尸,說的有聲有色。

  林野一群孩子將他老人家圍在中間,一講就是三四個小時。

  那時候男孩子好動,能老老實實的坐在那兒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林野記憶里最深的莫過于方老爺子講的關于狐貍精的故事。

  旁人講狐貍精均是講化作美麗女子誘惑凡人。

  方老爺子卻是講的有一種男狐貍精,因無法吸食日月精華成精之后只能變化出人身,卻長著一個狐貍腦袋。

  這種男狐貍精常在墳地活動,喜歡穿黃衣服。

  走夜路若是路過墳地,前面有個穿黃衣之人萬萬不要叫他。

  你若是叫他,他不回頭還好若是回頭,便將人三魂七魄都要收去。

  方老爺子說的栩栩如生,讓人聽了晚上都不敢獨自睡覺。

  林野還記得,就是因為這個男狐貍精的故事,讓蘇哲至今對于穿黃衣之人都甚是戒備。

  也正因此,方老爺子不僅在林野等人的心里地位很高。

  在周邊城鎮的民眾心里,也是德高望重之人。

  再加上他們方家,祖祖輩輩都是專門干大了。

  藍城城鎮地區,上百個村鎮的民眾們對方老爺子的業務水平,全都認同。

  什么事一旦形成了壟斷,有好處也有壞處。

  就好比大了這職業,方家在藍城城鎮地區壟斷了。

  方老爺子干了半輩子大了,什么規矩都一清二楚,又是德高望重的忠厚長者,為人最是正直。

  幾十年來服務當地民眾,不收一分錢不說。

  從沒出過任何紕漏,請過的事主家沒有一個不夸他好的。

  更有不少人,自己出生時候滿月酒是他操辦的,自己結婚也是他操辦,生孩子還是方老爺子操辦,自家老人去世,依然請的是方老爺子。

  幾十年的潛移默化,藍城城鎮地區的民眾早就養成了只要有紅白事,就得找方家的習慣。

  這種習慣在方子策的爺爺活著的時候沒任何的問題。

  可等到方老爺子駕鶴西去,幾十年來早就習慣有事找老方的大家伙們全都懵了。

  而這種習慣引起的弊端,在方子策爺爺剛一去世,馬上就暴露出來。

  別的不說,就說方家這喪事誰來當大了?誰來操辦?

  在方家八輩的努力和方老爺子幾十年的無私奉獻下,藍城城鎮地區的大了早就滅絕了。

  就算是現請,大家伙都不知道去請誰好。

  最后實在沒轍,雖然大了屆有自家人不能管自家事的規矩,可事到臨頭了,方老爺子的喪事得辦啊。

  眾人合計來合計去,就把算盤打到了披麻戴孝跪在靈棚前的方子策頭上。

  方子策是方家的獨苗,父親算是方家的異類,沒有從事這一行,常年在外,有時候忙的春節都不回家。

  住在方家老宅里的就是方子策這個留守兒童和方老爺子一孤巢老人。

  打方子策剛一斷奶,父母就進了城。

  方老爺子常年在周邊各城鎮操辦各種紅白事,順勢就把方子策帶在身邊。

  因此可以說方子策是跟著爺爺吃百家飯長大的。

  只不過別人吃的百家飯是殘羹冷飯,他的百家飯則是各種的上等宴席。

  藍城城鎮周邊的宴席與市區內的不同。

  因為方家壟斷了周邊城鎮的紅白事,

  所以也出現了專門只干婚喪嫁娶宴席的廚子。

  誰家有事,這些廚子跟著方老爺子一起到主家。

  支起灶臺,備好食材。

  按照主家定的標準,煎炒烹炸、燜溜熬燉,做出來的酒席別有一番風味。

  林野最是喜歡吃這種美味佳肴。

  加上方子策打小就長得好看,惹人喜歡,跟在方老爺子身邊還幫了不少的忙。

  張家小子要結婚,頭天晚上按照當地的習俗,得找小孩壓床,乃是圖個新婚夫婦生大胖小子的吉利。

  方老爺子一把抱起站在旁邊口袋塞滿喜糖的方子策,順勢往床上一扔。

  “滾吧,孫子。”

  在這喜床上滾三滾,主家是眉開眼笑,拿著紅包就往方子策口袋里裝。

  李家的老頭去世了,晚上要哭棚,這邊孝子賢孫哭完棚,供桌上的供品得讓小孩子去搶。

  乃是取一個逝者之物,孩童食之,活人之氣庇護陰人之路,陰人之余福澤后輩的彩頭。

  有的小孩看著供桌上死人的黑白照片害怕,不管大人怎么哄,就是不愿意上前。

  方老爺子在人群里抱起方子策,往供桌前一扔:“搶吧,孫子。”

  小孩嘛,見同齡人一搶,哪里管搶的什么,也都跟著搶去。

  可以說方子策的存在,讓藍城周邊城鎮的紅白喜事更加的完善。

  等方子策大點,上小學了,早上方老爺子把他送到學校。

  到了晚上放學,方子策見不著老爺子,就得站在學校門口打聽。

  哪個村里誰家有喜事了,哪個村里誰家有喪事了。

  問準了哪個村有事,方子策順勢就跟著人大人的車走。

  到了地方找到自家爺爺報了道,都不用人招呼,直接去灶棚,有啥吃啥。

  吃完飯得寫作業。

  若是這家是喜事,方子策就自覺到人家婚房里去,趴在梳妝臺上打開課本寫作業。

  要是這家是喪事,方子策就到人靈堂后面放棺材的地方,趴在棺材上寫作業。

  主人家見了也不生氣,反而很高興。

  畢竟方圓數十里,這么多城鎮,這些年來去世的人,全都是方子策送的最后一程。

  趴在棺材上寫作業,這也算是送材童子了,大吉大利。

  再大點,上初中了,方子策不能說長得人高馬大,卻也是個一米七的大小伙子。

  早上騎著車把方老爺子送到事主家,晚上放學再騎著車去事主家等著老頭下班。

  若是老頭喝多了,主家突然有什么事不明白,也就來問方子策。

  畢竟方子策是方老爺子親孫子,在眾人的眼里,這孫子就是在紅白喜事窩子里長起來的。

  用方老爺子的話就是,方子策是他們這行的祖師爺掰著嘴喂飯。

  方子策學會的第一個四字詞語是深痛悼念。

  別的小朋友學對聯時候,念的是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方子策念的是:美德長在人世里,英靈永存天地間。

  老師講千古絕對,舉例子說有一個上聯叫寂寞寒窗空守寡。

  那邊讓方子策站起來回答,他張嘴就來對個淚滴江漢流滄海,不等老師夸贊,那邊方子策還能再接著對:嗟嘆嚎啕哽咽喉。

  當然,當時林野不知道,這些都是靈堂上出現頻率較高的挽聯。

  方老爺子的一身本事,方子策全都學到手了。

  不僅如此,還頗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意思。

  在這種背景下,從藍大畢業后,方子策就這樣接替了方老爺子的工作。

  成為大了這個古老的職業史上最年輕的從業人員。

  當然對于方子策來說,他倒是也愿意。

  畢竟上大學的時候,他經常城鎮和市區兩邊跑。

  回城鎮一般是主持喪事,當大了。

  在市區,一般是主持婚慶,做司儀。

  每次回來,不管是白事還是紅事。

  方子策都會帶著四個飯盒回來。

  里面裝的是給林野四人打包的菜。

  酒宴上的菜,混在一起,味道別有一番風味。

  林野最喜歡吃的就是這玩意。

  所以此時見到方子策,林野就知道,自己又有口福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