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埃里克返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南明第一狠人

  “聽說了嗎,朝廷要成立皇家科學院了,老張,你要去試試嗎?”

  “皇家科學院,那是什么東西?”

  “聽說啊類似于工部,但是又不一樣,是完全凌駕于六部之上,直接對天子負責的。”

  “這么說來豈不是能見到皇上了?”

  “當然,這可是皇帝陛下推崇建立的,你若是能考進去,肯定可以有幸一睹天顏。”

  “聽說啊皇帝陛下是見到了一個歐羅巴使者之后有的類似想法。因為在歐羅巴有類似的機構,皇帝陛下也想效仿。”

  “這皇家科學院主要是做啥?”

  “聽說是啥物理化學研究。”

  “物理化學研究?”

  “對啊,前幾年的時候皇帝陛下不是親自寫了兩本書嗎,那都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的官學進行推廣了。如今啊要考科舉,光靠經史子集,儒家經典是不行了,必須物理和化學也考的好。雖然只是紙上談兵,但這就像是一道門檻,只有邁過去了,才有資格做官。”

  “那豈不是今后當官的都懂這些了”

  “那是當然了,不過這只是第一步。畢竟當官的都學過物理化學,可要想進入皇家科學院做官那就要再遴選一番了。能夠成功在那里做事的,都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了。”

  “哎呀,你這么一說,我倒是有些感興趣了。可是我們畢竟都這個年歲了,不知道皇家科學院愿意收不收。”

  “你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行。我聽說啊這皇家科學院招人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只要你愿意都可以試一試。反正試一試也不吃虧。”

  “你說的也是啊。反正試一試我又不吃虧,我這就去報名。”

  工部官署內,幾名小吏饒有興致的聊著天。

  對他們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極好的機會。

  官和吏雖然是連在一起說的,但實際上卻有著天壤之別。

  因為官是負責派活的,吏是負責干活的。

  兩者的分工不同,更關鍵的是社會地位不同。

  長期以來,吏是處于一個被壓制的狀態。

  久而久之,一定會使得他們喪失進取心。

  因為不管他們多么努力,多么上進,社會地位都不會改變。

  而一旦一類人的上升通道被堵死,那這類人確實也就開始混日子了。

  但是這次皇家科學院的設立,給他們打開來一扇窗戶。

  雖然這一扇窗戶不算太大,但是多少給了他們希望。

  最關鍵的是皇家科學院沒有任何限制,官也好,吏也好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報名。

  若是能夠考上,毫無疑問就完成了一種身份的轉化,這絕對是有益處的。

  所以他們大部分都愿意一試。

  畢竟物理化學的理論知識都是可以自學的。

  而吏長時間在工部做事,對于動手實踐顯然要比那些官員更為擅長。

  從這個程度上來講,他們甚至有更大的優勢。

  如果朝廷真的是一碗水端平的話,他們是有相當大的機會成功躋身到皇家科學院的。

  真的成功了,那就是鯉魚躍龍門啊。

  報名一開始,皇家科學院就受到了踴躍的支持。

  就連負責此事的工部官員都沒有想到。

  雖然心中多少有些激動,但是耗費的精力實在是太大了,讓他一天下來疲憊不堪。

  但這畢竟是天子的旨意,他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只能在短時間內做出政績來。

  不過好在報名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皇帝陛下也沒有要求一開始就要把皇家科學院辦成某一個標準。

  說白了,他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能夠辦成什么樣子還真的不好說。

  不過這件事若是辦的妥帖了,簡在帝心那是沒跑了。

  自此人生飛黃騰達是肯定的了,也算是一條仕途捷徑。

  越接觸越明白自己的差距,越了解越明白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埃里克在進行了一番貿易考察和談判后,心中如是感慨道。

  在來大明之前,他一直以為歐洲是世界的中心,歐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代表。

  可是真的來到大明之后,埃里克才明白遙遠東方的這個大帝國有著多么繁盛的文明和歷史。

  可能每一個橫截面出來都是歐洲難以比擬的。

  即便是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和大明比起來也顯得是如此的不值一提。

  所以他一定要及時的返回法國,告訴至高無上的太陽王路易十四陛下,告訴法國人他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合作貿易肯定是共贏的。

  法國的底子薄,但是有了大明的支持,發展速度一定會十分迅速。

  迎頭趕上,追上西班牙和荷蘭并不是什么難事。

  雖然埃里克在大明過的十分舒適,他很不想離開這個舒適圈,但是他明白繼續留下去對法國太不公平了,對國王陛下太不公平了。

  所以在談妥了幾單大的貿易后埃里克決定楊帆返程。

  用明人的一句話說,路漫漫兮修遠兮,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只希望他返回法國的時候,一切都像是規劃的那樣。

  所有報名參加皇家科學院的人經過初步的遴選已經有五百人進入了最后的環節,那就是面試。

  而面試之人正是大明最尊貴的男人,天子朱由榔。

  因為皇家科學院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等學府,所以朱由榔也會在面試這個環節重點關注這幾方面。

  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經過朱由榔的面試,五百人中只有一百人左右初步符合他的條件。

  這多少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

  原本朱由榔以為大明的科學基因和細胞還是不錯的,只是因為政策的導向問題長期被壓制。

  但現在看來,即便初步恢復,也需要有一個培養的過程,這些人才不可能像雨后春筍一樣一股腦的冒出來。

  朱由榔之前確實是有些著急了。

  好在還有這一百多個苗子,相信只要認真的培養,還是能夠成為皇家科學院第一批的奠基人的。

  等到法國皇家科學院的科學家來到大明交流,他們對于自然科學的理解也能夠更上一個臺階。

  大明的自然科學前途還是光明無比的。

  請:m.wxgtxt.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