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五十四章 光復平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南明第一狠人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李來亨最終決定兵分兩路。

  一路前去潼關配合李定國把陜西清軍余部拍死,剩下一路則直接北上進軍山西。

  開玩笑,山西如今兵力空虛,這個時候不上更待何時?

  趁你病要你命,絕不是說說玩的。

  至于人員分配嘛,李來亨還是頗費了一番腦筋。

  首先前去潼關的領兵將領官位不能太低,至少也得是個國公級別的,不然跟李定國的身份不對等。

  好歹李定國也是當今天子的御賜親王,若是讓一個侯爵、伯爵前去配合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其次呢,李來亨也不想前去潼關的軍隊太多。

  畢竟李國英已經是強弩之末,掀不起什么太大的風浪了。

  如果前去的軍隊太多浪費不說,也會影響到李來亨進攻山西的計劃。

  畢竟相比較于陜西,山西的清軍還是有些抵抗能力的。

  五六萬人雖說不算太多,但要是擰成了一股繩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最終經過商議,李來亨決定由劉體純前去潼關配合李定國完成致命一擊。

  大概是因為劉體純資歷老,比較容易讓李定國信服。

  當然李來亨還存個了個心思,那就是把劉興明帶在他的身邊。

  這樣劉體純不在也管不了許多,李來亨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來用劉興明了。

  對此劉體純也沒有反對,畢竟這是夔東軍一致的意見。

  商定之后雙方各自按照計劃朝向行去,定要在此戰中將夔東軍的利益爭取到極致。

  從陜州過平陸,一路向北便是夏縣。

  李來亨率領大軍抵達縣城時發現這座縣城十分殘破,顯然剛剛經歷過戰事。

  他第一時間命人前去叫門,知縣立即帶著縣中官員打開城門出城投降。

  李來亨不曾想對方會投降的這么痛快,便上前去詢問。

  這一問才知道,原來前不久夏縣剛剛經歷了一場兵禍。

  這一代最大的土匪射塌天前來攻城,夏縣縣令劉巍率領幾百名士兵和衙役拼死抵擋,死傷數百人,但總算是守住了縣城。

  聽聞明軍攻來,劉巍自知自己抵擋不住怕牽連城中百姓便率部投降了。

  李來亨聽罷對這個劉縣令還是有些欽佩的。

  看來也不是所有清廷授予的偽官都是一幫只知道撈取銀子的飯桶啊。

  至少就目前看來,這個劉巍還是值得一用的。

  李來亨動了惜才的心思,第一時間命人將劉巍和他的屬官記錄在冊,準備在呈遞天子的文書奏報之中特意提上一句。

  或許就是因為李來亨的一句話,這個劉巍可以免于災禍。

  亦或者是因為李來亨的一句話,天子可以借助劉巍這個典范勸阻更多的清廷官員投降。

  畢竟只要開了這個先例,會有更多的清廷官員認識到投降明廷的好處。

  以至于類似于夏縣這樣的小縣城會直接投入大明的懷抱。

  能夠少死人總歸是好的,畢竟流的都是漢家兒郎的血。

  李來亨覺得自己做的很有意義,只要形成了一種風氣,要想推廣開來并不是什么難事。

  而且李來亨從劉巍口中還得到了一個很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平陽府只有一萬左右的兵馬。

  而且這是整個平陽府的軍隊人數,不單單是府城臨汾的數目!

  李來亨聞言大喜,興奮的合不攏嘴。

  這真是天助我也。

  想不到清軍如此大膽,竟然抽調兵馬抽調到了這個地步。

  看來清軍也是在賭,賭能夠接應到李國英,為此不惜賭上數萬的兵馬。

  事實證明他們賭輸了,而且輸得很徹底。

  既如此李來亨就不客氣了。

  原本他還想要迂回一下,現在直接卷起袖子干就是了。

  平陽府,臨汾府城。

  知府趙陸愁眉緊鎖。

  明軍大軍壓境,給他三天時間考慮。

  如果他不投降,明軍就會開始攻城。

  城中如今戰兵只有八千,即便算上征集來的鄉勇也就是兩萬人。

  這兵力還沒有明軍的一半多,而且多是烏合之眾。

  這樣怎么可能抵擋的住明軍的進攻?

  死扛到底最多就是賺到一個名聲而已,不值得啊。

  正當趙陸猶豫的時候,心腹突然將一支箭矢送到了他的面前。

  趙陸一眼就看到了綁在箭矢上的紙條,一把將其撕了下來。

  他以為又是李來亨寫的勸降信,但展開一看竟然是劉巍的手筆。

  “子鄴已經投降了?”

  趙陸感到疑惑不已,繼續讀了下去。

  一開始他還不覺得有什么,可讀著讀著他卻是震撼不已。

  原來劉巍將明軍如何優待與他說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趙陸看了也是很心動。

  如果明軍真的能夠按照承諾優待于他,他確實沒有什么可擔心的了。

  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

  他當年之所以當清廷的官,還不是因為清廷實力強大?

  現如今風水輪流轉,明軍勢大他再投靠明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更何況他本就是漢人,骨子里流著漢家兒郎的血。

  能夠替大明做事也算是不枉自己的身份。

  思定之后,趙陸便決定不再抵抗,命人打開城門,親自率領文武官員出城受降。

  李來亨見到趙陸的那一刻,心里別提有多爽了。

  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平陽府,這種好事以往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看來以后都可以先勸降一番。若是守城之人懂事投誠,就免得流血了。

  當然,這也和明軍一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有很大的關系。

  若是雙方打得有來有回或者清軍占優,這些官員肯定不會這么痛快的投降。

  說到底還是要看實力。

  誰的拳頭硬,誰說的話就在理。

  李來亨當然也信守諾言優待了趙陸和他的屬官。

  他還要拿趙陸做典型給其他官員看呢。

  但有一批人李來亨不打算饒恕。

  這一批人就是晉商。

  不是所有晉商,而是特指的晉商八大家族。

  這八大家族當年在滿清入關前就運輸糧食等重要物資出關,幫助滿清茍活到了崇禎末年,不然就沒有之后吳三桂獻出山海關,滿清入主中原的一系列事情了。

  論罪責,這八大晉商逃不了干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