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九十一章 靠鄰登州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南明第一狠人

  “前邊就是登州城了!”

  蒼茫大海上,一支水師浩浩蕩蕩的行駛著。

  幾百艘船規整的排成一個扇形,行進速度幾乎一致,遠遠看去十分的規整。

  這自然是以鄭氏水師為班底的北伐大軍。

  于七攥緊拳頭,神情顯得十分興奮、激動。

  雖然他率部離開登州還不到一年,可總感覺時間過去了很久。

  這近一年來他忍辱負重,加倍操練將士們,就是為了等到報仇雪恨的這一日。

  他不僅要報仇還要證明自己,證明他可以拿下登州。

  當初離開登州是迫不得已,是為了保全實力。如今得了機會他自然要重新殺回來,把本就屬于他的東西拿回來。

  不得不說在淮安的這段時間是于七最幸福的一段時間。

  原本他自詡家學淵源,抱著一套戚家軍的訓練方法不放。

  可來到淮安他從發現之前他是多么的故步自封,坐井觀天。

  戚家軍確實很犀利不假,但針對不同戰局理當有各種不同的應對方式,戚家軍的訓練方法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適用的。

  如果一味抱著這個方法不放,非但可能不會起到理想中的效果,還可能把將士們引向氣路。

  于七學到最多的還是虎賁軍的線列陣和排隊槍斃。

  據說這是當今天子,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親創。

  在平原大規模作戰時這個戰術可謂是大殺器。

  雙方拉開陣仗對射,虎賁軍就沒有輸過。

  僅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排隊槍斃的犀利之處。

  于七并不缺火器。

  登州在整個北方可以說是火器最多的地方了。

  不僅是火炮、火銃還有一些其他新奇的玩意。

  一開始于七對其不算太重視,只覺得火器不過是一些笨重的東西,尤其是火炮只能用來守城。但現在他也得把火器和士兵們日常訓練相結合了。

  有優勢不用,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目前于七麾下的這支軍隊火器配比雖然比不了虎賁軍、鄭家軍但也算是排在明軍各部中前列的,這一點讓于七引以為傲。

  此次攻打登州于七可謂是煞費苦心。不但提前在沙盤上做了諸多演練策劃,還和鄭經、甘輝頻繁討論,幾乎把所有可能性都考慮到了。

  在于七看來登州的特殊性是三面環海。

  這就意味著登州和其他任何城池都不一樣。

  要想攻打登州必須先控制一處碼頭或者海灣。

  唯有如此,水師大軍才有落腳之地。

  有了落腳之地,明軍才可以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勢,不然終究是無根浮萍罷了。

  于七很清楚就在距離登州不遠的海面上有一座名叫虎跳島的小島。

  這座小島雖然不大,但距離登州城很近,近到從虎跳島出發只用半個時辰就能抵達登州城。

  故而于七極力建議鄭經先把水師大軍駐扎在虎跳島。

  這樣明軍就有了一個落腳之地,不用急于進攻。

  探聽清楚消息后可以把虎跳島作為跳板進攻登州城。

  這比盲目的沖擊清軍封鎖的海灣碼頭要合理的多。

  鄭經當然是從諫如流。

  長期跟隨父親生活讓他整日耳濡目染,對于海戰有了一套自己的認知。

  他很清楚島礁對于水師軍隊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島礁落腳水師便是再強大也只能打一波。

  一波如果沒有打下來就會出現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尷尬情況。

  敵軍只要及時做出調整,增派兵力封鎖海灣港口,進攻一方將很難再有建樹。

  這也很正常,畢竟防守方有先天的優勢,這個優勢要比陸戰防守時大的多。

  所以鄭經在跟于七一番商議后當即就決定先在虎跳島駐扎,一切再從長計議。

  北伐不是一兩個月能搞定的,所以也不急于一時。

  鄭經不求在此次北伐中大放異彩,只要中規中矩不拖后腿就是極好的。

  刨除父王鄭成功的光環因素,鄭經還是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實力做成一些事情的。

  此次北伐就是他最好的機會。

  至于甘輝嘛自然也沒有什么意見。

  在他看來明軍的強勢之處在于兵力強大,而清軍占據了一個地形的優勢。

  明軍要擴大自己的優勢就必須出奇制勝,趁著清軍沒有準備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若是雙方都準備好了卷起袖子開干,明軍的火力優勢未必能夠發揮的出來。

  不過甘輝有一點擔心那就是聽說這虎跳島被一窩海盜占據。

  他倒是不怕這些海盜,明軍要消滅這些海賊就跟碾死一只螞蟻一樣簡單。

  甘輝擔心的是不能把這些海賊趕盡殺絕。

  若是放跑一兩個,讓這些海賊給清軍報信,明軍的優勢就會減少不少。

  所以明軍必須做好籌劃盡可能全殲虎跳島上的海賊,幾乎沒有容錯。

  而海賊們整日在刀口上舔血,警惕性可謂極高。

  要想在不被他們注意的情況下靠近并不容易。

  尤其是福船廣船那樣的大船,體積實在是太大了,遠遠望過去就那么大一只,想不被看到是不可能的,除非海賊們全部眼瞎。

  所以甘輝建議在水師主力到達虎跳島外圍后士兵們換乘小船靠近島嶼。

  這樣虎跳島上的海賊并不會第一時間就發現明軍。

  只要有這么一個時間差,哪怕是一炷香的工夫也足夠了。

  對此鄭經是十分贊同的。

  他父王生平的習慣就是不打沒準備的仗。

  但凡出手就要有一擊必殺的把握。

  對付這些海賊對明軍來說可以算是殺雞用牛刀,必須要辦的妥妥帖帖漂漂亮亮。否則光是鄭家軍的名聲都沒地方放。

  此戰于七自請為先鋒,這倒也正常。畢竟若論對這一代的了解,恐怕沒有人比得過于七。

  而且于七也憋了很久想要發泄一番。

  如果說清軍是正菜,那這些海賊就是開胃小菜。

  于七打算拿這些海賊練練手熱熱身,這樣對上清軍時狀態也不會太差。

  不然要想把狀態一下子調出來是不可能的。

  對此鄭經欣然應允。

  父王總是教導他要知人善用,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位置,如今他自然要嘗試一番。

  請:m.123wx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