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五章 文安之面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南明第一狠人

  沒有高談闊論,沒有夸夸其談。

  王賀年講了許多很實在的東西。

  朱由榔不是學經濟出身,但聽了后也覺得王賀年說的很有道理。

  在皇商這塊他確實需要一個代言人,王賀年是個不錯的選擇。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大殿之內許久的沉默令王賀年憋不住了,他鼓起勇氣主動問道。

  “你說吧。”

  “陛下,臣自從加入錦衣衛之后還沒有接到任務。雖然是暗衛,是不是也應該有所作為...”

  從加入錦衣衛的那刻起,王賀年便覺得自己的人生發生了重要改變。

  可這么多天過去了,他并沒有接到所謂的任務。

  “這個你不用操心,朕已經吩咐下去了,到了時間會有人主動聯系你的。”

  朱由榔淡淡說道。

  呃...

  王賀年沒有問出個所以然來,心中直是感慨不已,陛下真是深不可測啊。

  “沒有其他的事情就先退下吧,朕和文閣老還有些話要講。”

  聽天子如是說,王賀年立刻識趣的退出殿去。

  天子和內閣首輔的對話可不是他這個小人物能夠旁聽的。

  卻說王賀年走后,文安之應召入宮。

  此次他是帶著皇明日報的樣報來的。

  作為皇明日報的總編纂官,文安之對報紙的所有內容負責。

  他既要保證報紙的內容能夠體現朝廷收復失地光復天下的決心,也要擺出事實來。

  譬如前不久的昆明之戰,重慶之戰就值得大書特書。至于東虜的暴虐統治,倒行逆施,可以作為反面例子進行對比。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兩相對比下誰正誰邪就一目了然了。

  “給文閣老賜座。”

  朱由榔見到文安之手中拿著的報紙,就知道皇明日報的初稿已經做出來了。

  “謝陛下恩典。”

  文安之拱了拱手,端坐在了大殿中央的錦墩之上。

  韓淼看著文安之露出了羨慕不已的神情。在大明能得天子親自稱呼閣老的恐怕也只有文安之一人了。

  “文閣老手中拿的可是皇明日報。”

  “陛下英明,此為老臣剛剛編纂出來的樣報,還請陛下過目。”

  皇明日報是朝廷的官報,是朝廷的喉舌,自然要代表朝廷的利益。

  作為皇明的掌舵人,朱由榔自然要保證報紙的內容符合朝廷的利益。

  韓淼從文安之手中接過報紙,恭敬的交到天子手中。

  朱由榔展開來看,一目掃去排版十分精美整潔。

  不愧是文安之編纂出來的東西,美觀度是不需要質疑的。

  再細看內容。

  報紙的頭版頭條就是朝廷奇襲重慶,收復西南重鎮。

  文章洋洋灑灑寫了數百字,可謂是鞭辟入里。

  最關鍵的是文章還從側面寫出了重慶百姓如何歡迎王師的,這彰顯了皇明深得人心。

  也許大明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在和東虜作對比的時候,百姓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站在大明這一邊。

  “這篇文章寫得極好,深得朕意。”

  朱由榔夸贊道:“看文風,應該是文閣老的手筆吧?”

  文安之那可是崇禎年間做過祭酒的。

  祭酒是什么?那是大明官立大學的校長啊。

  能夠做到這個位置上的人,文筆自然是沒得說。

  朱由榔甚至覺得文安之來寫這篇文章有些殺雞用牛刀了。

  不過萬事開頭難,文安之應該也是想要皇明日報有個好的開始,這才親自執筆。

  等一切步入正軌,趨于穩定之后,估計文安之就要退居二線,讓年輕人接棒了吧?

  畢竟總編纂只需要負責大局,具體的版塊可以給后生們去做。

  若是事事親力親為,以文安之這個年紀真得累壞了不可。

  “陛下謬贊了,老臣不過是信手偶得之。”

  文安之還是很謙虛的,和聲解釋道。

  朱由榔接著去看,有一些版塊講了朝廷一些政策。

  譬如遷都成都,鼓勵百姓到四川定居。對來四川定居的百姓給予免除賦稅一年,以及按照人數分發田地。

  至于鹽政等等也有提及。

  朱由榔微微頷首。

  對于報紙的內容他很滿意。

  有了政策宣傳,朝廷的意思便能讓更多的人知曉。

  越來越多的人向四川遷移,朱由榔的目的便達到了。

  至于皇明日報的內容有些過于嚴肅,朱由榔倒認為問題不大。

  既然是朝廷官報,就要有個官報的樣子。

  過于關注那些花邊事件,反而會降低報紙的權威性和形象。

  “文閣老,這報紙很好,就照這版本刊印吧。”

  “老臣遵旨。”

  文安之拱手領旨道。

  稍頓了片刻,文安之接道:“老臣此來還有一事。”

  “請講。”

  朱由榔對文安之很是客氣。

  “老臣想去做太子殿下的老師。”

  額,這個...

  這個朱由榔還真是沒有想到。

  照理說皇明太子應該接受最好的教育。

  不過太子朱慈煊卻是個例外。

  由于出生在亂世,朱慈煊一直跟著朱由榔跑路,根本沒有時間認真系統的進行學習。

  也就是李定國擁護朱由榔進駐云南之后,才勉強得到兩年喘息之機。

  朱由榔擁有部分記憶,文安之這么一提就全都記起來了。

  這么看來,朱由榔這個父親確實有些不太稱職。

  往大了說,這是沒有盡到天子的職責。

  太子是皇儲,是未來大明唯一的合法皇位繼承人。

  雖說如今朱由榔正值春秋鼎盛,但總有老去的那一天。

  到了那時接班人的素質如何變顯得尤為重要。

  以太子現如今的素質,顯然不太合適。

  “這個確實是朕欠考慮了。”

  雖說朱由榔有強行背鍋的成分,但既然代入了角色便要適應全套。

  朱慈煊這個便宜兒子還是要好好培養一番的。

  只是朱由榔有些擔心文安之的身體。

  畢竟文安之已經七十余歲了,除了擔任內閣首輔外,還要兼任皇明日報的總編纂官,若是再加上個太子老師的工作,會不會太累了一些?

  ......

  ......

  ps:第一更送到,求推薦票啊!下周極為關鍵,求大伙兒推老坤一把拿到三江啊!第二更要下午或者晚上才能寫出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