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61章 狗子的逆襲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漢從吹牛開始

  小吏擼起袖子開始下場親自操縱著被改裝過后的直犁。

  直接在縣府后院的一小片空地上操縱了起來,縣府準備的有牛,先前也都體驗過,了解過具體的操作。

  所以實際操作起來并不難,雖然不太順暢。

  “縣丞,好像的確比先前輕了一些……”小吏有些猶豫不定。

  “去喊幾個農夫!”陳集心中一喜,連忙囑咐道。

  對于這次的事情,沒有一個縣敢糊弄的。

  單靠漢王的一道命令就能讓境內各縣如此賣力?

  自然是不可能的。

  連帶著命令一起下來的,還有兩條警告。

  凡發掘采納者,日后據實際情況論功行賞。

  凡被斥候匯報玩忽職守者,革官免職。

  除了這兩條,王庭還給了一份指導建議手冊,陳集現在準備的這些,包括正在用的這些,都是依照這份手冊提前準備的。

  很快,幾名在前院幫著無聊站崗的農夫匆匆趕來。

  熟練的操縱著新犁,各自體驗了一番。

  “縣丞,此犁的確比舊犁省一些力氣,不過俺感覺應該沒有兩成……”

  “對,用的時候感覺有些不太順暢,那犁刀總感覺隨時會掉一樣……”

  “嗯,俺也一樣……”

  “嗯,有勞各位了!”陳集滿意的點著頭。

  這個答案不意外,但也沒有失望。

  狗子已經提前告知,這是臨時改裝的,存在一定的問題。

  例如說不太順暢,感覺會掉這個問題,其原因就在于它是改裝的,固定的接口都是臨時搞出來的。

  按照新的布局去打造一口新犁,這個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同樣因為這個問題,所以這些耕種一輩子的農民才會覺得沒有兩成。

  狗子所謂的兩成,是一具完整的新犁。

  “召集工匠!”陳集朝著小吏囑咐道。

  這些全都是現成的,甚至為了加快速度,他們直接將一具新犁拆分。

  需要更改的部件直接拿著原料開始打造,其他的部件則用拆下來的舊犁部件。

  僅僅一個下午的功夫,一具新犁便搞好了。

  不顧夜色來臨,陳集再次將幾名農夫招來,逐一試驗了新犁。

  最終,經過一番測試,幾名農夫紛紛表示差不多能省兩成的力氣。

  對于這個結果,陳集大感驚喜。

  直接在縣府將狗子安置了下來,翌日清晨,從縣城守軍中借調了一隊人馬,帶著新犁與狗子一同前往郡城提交任務。

  碭郡的郡城本在睢陽,但睢陽當下還不是漢土,且漢境在碭郡擁有的城池也不算多。

  所以便將郡城臨時設置在了大梁,那里是魏國舊都。

  而現在魏王咎的都城,則是在臨濟,距離大梁不足百里,間隔一條大河,屬于東郡境內。

  新犁好不好用,農夫說的才算,到了郡城,測試的場地更大,要求也更為嚴格。

  數十農夫,數十頭牛,在城外的官田人歇牛歇犁不歇的連續試驗了三天三夜,發現這座新犁的確要比舊犁好用的多,而且還省力。

  連續三天三夜的高強度測試,也沒有出現什么大問題。

  于是,陳集等人打道回府,郡府派人帶著新犁與狗子一同踏上了西進國都之路。

  王宮內。

  王不餓現在也是有些頭疼。

  對于農具類的東西的確好辨別,好不好用,拉出去試一試就知道了,效果立刻可以看到。

  但是其他方面的一些東西,就沒那么容易看到效果了。

  聽著二位丞相的匯報,王不餓也是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某縣上報,治下某鄉某村某人進獻提高產量之策。

  聽著是挺高大上的,一看內容。

  得嘞……

  將糞便倒入缸中,蓋上蓋子,用時加水,如此,產量方可比周邊高約一成。

  這個辦法王不餓當然知道,糞便的發酵過程嘛。

  但仔細了解之后才知道,這個時代的用法跟后世農村不一樣。

  發酵的辦法并不完善,而且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各家有各家的方法。

  但是在用的時候,沒有發現有加水稀釋的。

  這就比較難受了,不加水,便只能少撒,避免同一區域內密度過大而導致燒死莊稼。

  所以,施肥這種技術活,一般都是有些年紀的耕種老手干的,新手上去咔咔咔的一通猛干,糞便也浪費了,地也種死了。

  “令其歸鄉休整,開春前返回洛陽準備官田測試,測試期間,年奉五十石。”王不餓直接開口道。

  他當然知道這個辦法是可以的。

  但執政不能靠我感覺,更不能靠你感覺。

  關乎國家農業發展大計,必須要經過確切的試驗,要讓大多數人看到成果之后才能確定。

  雖然很無奈,但是這個過程還是必須要有的。

  不然現在倒是圖了個快,可等有朝一日自己不在了,這種風氣也形成了,那國家是要亂套的。

  自己的謹慎,妥協,其實也是為了給后代子孫建立一個祖制的規矩。

  “王上,新犁有結果了……”殿外再次傳來喜訊。

  兩天前王不餓便見到了新犁,但同樣的,還是讓人拿去城外測試。

  “如何?”沒等王不餓問話,張良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效率比先前提高了差不多三四成,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一頭牛就能拉動了……”

  “當真???”張良大感震驚。

  他總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一頭牛不是拉不動一座直犁,只是持久力是個大問題,耕不了幾畝地就徹底拉不動了。

  所以現在的耕地,正值壯年的牛,是兩頭一起拉一座犁,其他牛則是三頭拉一臺。

  這突然之間不僅效率提高了這么多,連耕牛的數量也減少了,這又意味著什么?

  “千真萬確,不少人都看著呢,一頭牛一日能耕十畝地呢,若是兩頭壯年牛,一日可耕十八九畝。”

  乍一聽很嚇人,但換算一下,十八畝也就相當于后世的六畝罷了,這還是雙牛,若是單牛,換算過來也就不到三畝地多一些。

  “純牛?”王不餓問道。

  “純牛!”

  聽到這個答案,王不餓終于是笑了,事情可以一步步的來,但是這件事情,絕對能讓來年漢國的糧食產量暴增。

  現在牛的數量不多,也不可能什么活都讓牛干,有些村子也就一兩頭牛。

  為了提高耕牛的利用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耕種更多的耕地。

  一頭牛身邊配著幾個女人孩童或者壯年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此可以讓牛省一些力氣,也能加快一些速度。

  而牛只負責翻地,后面的平地就是純人工操作了。

  所以,在這種模式下,一頭正值壯年的牛,配上兩名壯漢,一天差不多能翻十畝地。

  而在新犁的加持下,基本可以確定,一頭牛一日十五畝不是什么問題。

  “賞!封……”大感欣喜的王不餓突然愣住了,因為對犁做出改裝的狗子沒有姓,為了激勵更多的百姓,靈機一動,道:“封狗子大夫,食邑百畝,賜姓王,封工匠湯步大夫,食邑百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