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雷音秘傳九大法印,靈光寺有其中三印傳承,外獅子印正是其中之一。
  法印加持下,智光禪師施展大光明咒,頓時無盡佛光向外擴張,抵擋住螣蛇的驚神嘯。
  雙方一時間相持不下。
  但這時一道身影出現在智光禪師法身之后,然后一掌拍來。
  正是卓罪再次出手。
  他對于暗算偷襲,全無心理負擔,只求勝敵。
  “大師小心。”
  李夜羽提醒道。
  光是得人提醒,智光禪師也沒有辦法。
  因為身后一掌向他打來的卓罪,一身氣息凝聚間,手掌前方,竟像是凝結成一尊虛幻的巨鼎。
  其中蘊含的力量,遠勝卓罪先前出手。
  此刻的他,分明和螣蛇隕星一樣,修為實力相較原先,硬生生提升了一個境界。
  武皇第二境,問鼎!
  又稱武道修行第十一境。
  達到這個境界的武道高手,一身力量凝練到了極致,仿佛可以像傳說九鼎一樣,鎮壓四方世界。
  卓罪此刻出手,力量凝聚,目標僅指向智光禪師,并不波及下方。
  但眾人下方海面居然下陷,海水仿佛完全凝固,似是被無形的力量壓迫。
  智光禪師法身凈土上所顯化的諸多佛像,難以阻擋卓罪這大巧不工,驚世駭俗的一拳,紛紛破碎。
  卓罪一掌落在智光禪師法身的身后。
  智光禪師大光明咒顯化無盡光輝,抵擋卓罪的九霄雷掌。
  光輝震動間,卓罪的手掌只是微微一頓,便繼續向前。
  與此同時,連螣蛇隕星的驚神嘯,也同樣占據上風,開始震碎佛門法身周圍的光輝。
  只是迎戰螣蛇隕星,智光禪師尚可抵擋。
  但現在被卓罪從后夾擊,他頓時抵受不住,連正面螣蛇的攻勢都趁機水漲船高。
  不過,眼看螣蛇隕星和卓罪一妖一人的攻擊就要落在智光禪師的法身上,那重重佛光卻又忽然穩固起來。
  咫尺之間,將螣蛇和卓罪的攻擊,都抵擋住。
  并非老和尚也忽然實力境界提升。
  而是源自提醒他的人。
  別人出言相助,沒有實際用處。
  但儒家文宗第二境的宗師開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儒家文宗第二境,名之曰“立言”,又稱儒家修行第十一境。
  其名動天下的神通,被譽為“微言大義”。
  微言大義一出,舉輕若重,以微小的消耗,便可以大幅度放大自身法術神通的威力,從而遠遠勝過境界低于自己的對手。
  同時,微言大義不僅可以作用于儒家宗師自身,更可以作用在其他人身上。
  李夜羽乃是九峰書院第三峰最基礎的學生之一。
  他以立言境界的儒家文宗修為開口,頓時讓智光禪師一身佛門神通的威力大大增進,抵擋住卓罪與螣蛇隕星的夾擊。
  與此同時,他頭頂也有文華寶卷呈現,書頁不停反動。
  一重重家國天下展開,要攝拿卓罪他們。
  這時,一條浩蕩星河涌現,強行洞穿了李夜羽的一重重家國天下。
  正是李杰出手。
  李杰雙拳一錯,滔滔星河竟似乎化為一片映照星光的浩瀚大海。
  不過,這時卻有宏平書院的儒家宗師苗通擋在他面前,阻止他為卓罪、螣蛇解圍。
  “差點還以為是大妖。”
  苗通目視李杰:“不過,你果然也從逐鹿,提升到問鼎境界了……”
  說話同時,苗通以自己的文華寶卷,演化出同樣浩瀚的滄海,抵擋李杰的拳勢。
  他同樣是立言境界的儒家宗師,有微言大義的神通加持之下,滄海浩瀚無邊,抵擋李杰沉重至極的鐵拳。
  那邊苗通成功阻擋李杰,這邊李夜羽則相助智光禪師。
  智光禪師外獅子印加持下,大光明咒同樣顯化光輝,光照四方。
  螣蛇隕星勃然大怒,驚神嘯轉而攻擊李夜羽。
  儒家第二境宗師的微言大義,同一時間只能作用于一個對象。
  相助他人,便無法照應自己。
  是以螣蛇隕星馬上調轉矛頭,驚神嘯直取李夜羽本人。
  不過李夜羽作為九峰書院高足,天賦悟性和修為造詣都極為高明。
  他立即以微言大義重新加持自己的文華寶卷。
  雖然最初十幾重家國天下,還是被螣蛇隕星勢如破竹打穿,但越往后,那獨立的天地便越強。
  最后,螣蛇的驚神嘯漸漸變成強弩之末,在打穿對方五十七重家國天下后,被后續的文華才氣擋住,無法繼續向前,雙方一時間陷入僵持。
  沒有了李夜羽微言大義的加持,智光禪師的佛光,立馬黯淡許多。
  不過,他現在的對手,也只剩下卓罪一人。
  老和尚的手印,馬上為之一變。
  外獅子印化為日輪印,無盡光芒頓時凝結于老和尚雙掌外圍,恍若一輪光明大日。
  他五指張開如蓮臺,回身便是一招靈光寺嫡傳的阿彌陀掌。
  無量光華,像是聚集成一個閃光的蓮臺,瞬間便都卓罪面前。
  卓罪面無懼色,回了對手一式九霄雷掌。
  兩人雙掌對碰,立馬便有無盡光雨,向四方擴散。
  卓罪凝結如鼎的掌力這時破開,余威向四周震蕩。
  原本被鎮壓凹陷的海面,頓時海水激蕩,巨浪滔天。
  智光禪師一掌之后,猛然變招。
  他手指向卓罪點去,頓時生出一根菩提樹枝,瞬間刺到卓罪面前。
  卓罪目睹對方的菩提指,心神不禁微微一迷。
  菩提樹枝上,有花朵將開未開。
  卓罪的心神仿佛被凝聚到這花朵上,只關注花朵何時開放,會否開放。
  但只是瞬間,他作為第二境武皇的強大心神,便從對方佛門神通中掙脫。
  眼前菩提樹枝消失,只見閃動光輝的蓮臺,再次到了面前。
  卓罪臨危不亂,當即便又是一掌,擋住對手的阿彌陀掌。
  雖然因為失了先機,以至于被震退半步,但卓罪身形一轉,快如閃電,瞬間就到了智光禪師側面,然后招招搶攻,意圖重新奪回上風。
  智光禪師憑借法身四大自在,于是較量,不落下風。
  但老和尚心神卻隱隱震驚。
  他原以為對方倉促提升境界,不可能將第二境武皇的問鼎之力有效發揮出來,同樣亦沒有這個境界下跟人交手的經驗。
  然而卓罪的面現,卻沒有半點不適應。
  他仿佛已經是個在武皇第二境浸淫多年的老手,不論身手還是應變,都讓智光禪師抓不到破綻。
  這讓老和尚越打越是心驚。
  長安城主,想提升誰的境界實力,便可以隨手做到嗎?
  這等神通,不僅震撼智光禪師,同樣也叫李夜羽、苗通惡人心驚不已。
  苗通接下了李杰的攻擊,以微言大義加持自身神通的威力與實力。
  但李杰拳出連環,并且一拳更比一拳沉重,一拳更比一拳兇悍。
  一時間打得苗通只有招架之功,難有還手之力。
  苗通目光微微閃動一下。
  下一刻,李杰一拳擊出,卻愕然發現,他這一拳的力量,在飛快流逝。
  力量流逝,拳力變小。
  甚至是自己越用力,力量消失便越快。
  甚至他身形移動,也在漸漸變慢。
  李杰初時以為對方有手段吞噬吸納他的攻擊和力量。
  但仔細辨別后,又感覺并非如此。
  更像是他自身的力量出現變化,自行衰落。
  這讓李杰大驚。
  他險些以為是長安城主的法門是榨取他本身力量,短時間內集中爆發一陣虛火,這才讓他看上去像是提升了境界。
  然后現在副作用來了。
  可是一旁的螣蛇隕星與卓罪,卻沒有類似的問題。
  李杰經過最初的詫異后,很快冷靜下來。
  他留心觀察,就見苗通的文華寶卷周圍,像是漂浮一層薄霧。
  是這儒家宗師搞的鬼?
  李杰正思索間,便發現另一個現象。
  他出手略微放慢一些后,方才的異象卻消失了。
  其拳勁不僅不減損,反而有提升的征兆。
  “反著來?”
  李杰目光閃動,輕飄飄一拳擊出。
  其拳力卻猛增,直擊苗通。
  苗通神情不變,只是散去籠罩四方的輕霧。
  于是李杰的拳勢,頓時恢復正常,如先前一般輕緩。
  李杰眼下是武皇問鼎的實力修為,也就是武道第十一境的境界。
  拳力輕重快慢,哪里有不隨心所欲的可能?
  眼見對方散去輕霧,他看似輕緩的拳頭,立馬重新全力出手。
  然而對方的神通,同樣收發由心,一念即至。
  似有若無的霧氣出現,再次將李杰的重拳化于無形。
  李杰從未去過中土,不知道中土宏平書院傳承的經典義理名為“南轅北轍”。
  他出拳,苗通便以霧氣將之化解。
  他利用霧氣特性故意放輕自己出手,苗通則散去霧氣。
  如此一來,幾次反復之下,苗通便搶占上風,使得李杰反而被他壓著打。
  李杰目光沉凝,全是忽然又一變。
  奔騰的大海,徹底化為暗流涌動的靜海。
  靜海不停壓縮之下,竟像是真的凝結成一口巨鼎。
  他置身于巨鼎中,巨鼎仿佛不再受對方的“南轅北轍”影響。
  李杰以靜制動,將苗通的攻擊一一化解。
  他的無懈可擊,不受苗通“南轅北轍”影響,不曾出現疏漏,始終守得固若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