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一十章 錢(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夢幻年代

  隨機推薦:

  沈夢溪也是百花影帝!

  別看不起我百花——沈夢溪加持之后,至少外界比較認可!

  “對了,阿謀也是影帝,你們誰給他開通一個賬號?”張藝某工作室…

  過了一會,張藝某工作室回答‘導演忙著做晚會,實在沒時間上網…’

  “晚會?是土豆款年晚會嘛?”

  “居然能請動張藝某擔任導演,太厲害了吧!”

  “求求你,做個人吧,你是總監制,你親自邀請的張藝某…”

  “就是,那天我親眼看見你跪在地上邀請的張導…”

  熱度起來之后,當然是例行的宣傳…

  “是嘛…”沈夢溪發了個撓頭的表情,然后來了一句:“我不記得了,這三個月,我飛了日苯,邀請了和田光司、BAAD、WANDS、生物股長…還飛去洛杉磯邀請了漢斯季默…然后跟國家交響樂團討論了五天…太忙了…”

  “另外,為了促成BAAD這次中國行,我真的費了老大勁…”

  立刻有人發評論:“BAAD?《好想大聲說愛你》?”

  沈夢溪回答:“對,《好想大聲說愛你》,《灌籃高手》…請問,你會打籃球嗎?那年夏天,是我青春的開始!”

  “你的清楚你居然是日苯動畫?”

  “…對的,被專家認定的黃色動畫!”

  在2006年左右,日苯動畫已經在我國主流媒體中幾乎絕跡了——最開始是黃金時間段所有電視晚上9點前禁止播放海外動畫,一年后把限制時間延長到晚上10點前禁止播放。

  理由很扯淡,影響青少年健康發育…

  其實也是一種文化保護,隨便找個借口而已。

  扯了一會蛋,沈夢溪果斷轉移話題…

  ——免得被帶節奏,審丑狂歡!(過氣網紅馬老師表示很淦!)

  腦慘這么多,為什么要對馬老師下手?

  隨便舉幾個例子,任正隆學者,他是四川農大副校長,有一句名言“起征點太高就剝奪了低收入者作為納稅人的榮譽。”

  李劍閣,科學院教授,說過“我們不能提高勞動者工資,低工資是我們的優勢,否則,外國投資都跑到越南等工資比我們低的地方去了。”

  梁蓓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投資學教授、博士,她說:“我覺得80后男孩如果買不起房,80后女孩可嫁給40歲男人。80后男人如果有條件,到40歲再娶20歲女孩也是不錯的選擇…”

跟這幫人相比,馬老師算什么呢  豺狼當道,安問狐貍?

  《讓子彈飛》真的是神劇——他姓丁的能火,我馬邦德火不得,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泰囧》的爆紅,真的讓業內由衷莫名其妙的感覺…

  從內容上看,這個故事最多算不錯,別說跟《一鏡到底》相比較,就是《人在囧途》都比它有深度一點!

  《一鏡到底》,講訴了一幫本來想著“不用拍的那么講究,沒有人會看那么仔細,順利拍完才是重點”的劇組人員,到后來齊心協力解決困難,“任何細節都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到最好”——這才是電影的精神。

  口碑高達8.1分,已經年度十大觀影推薦…

  《泰囧》…

  有點普通,玩的元素,公路追逐、叢林打斗、對決泰拳高手,看著是挺愉快的,但也就那樣…

  同檔期的《十二生肖》,程龍玩命了!

  最讓人不解的——《泰囧》的票房走勢居然超過了《一鏡到底》!

  什么原因?

  硬要分析的話,難道是因為《一鏡到底》沒有王寳強?

  好吧,反正各種各樣的分析…

  誰也說不上來。

  最近又有話題了…

  《一鏡到底》、《泰囧》兩部電影誰更賺錢?

  根據制作方夢溪傳媒公開的資料,《一鏡到底》成本5800萬,《泰囧》成本3800萬…

  很明顯《泰囧》更賺錢!

  但是呢,《一鏡到底》是植入多達二十幾項…

  其實《泰囧》的植入也有很多,手機、筆記本都有植入…

  很多人更關心寧昊、徐爭恩能夠賺多少錢…

  寧昊接受采訪透露過‘我們跟夢溪合作,錢這方面,他不會虧待我們…’

  知情人士爆料‘夢溪公司合作的導演,如果你對項目有信心,可以選擇分賬模式,也可以自己加入投資…’

  具體份額,沒公布…

  引發了很多人的猜測!

  31號,上午,沈夢溪接受《人物周刊》專訪,聊到了分賬、導演片酬、演員片酬:

  “電影產業講究的是內容、創意,你比別人有才華,就能賺的更多!”

  “我們簽的都是階梯式分成合約,基礎導演費用十萬塊,后續全都拿分賬…保證項目回本的基礎上,公司和導演、演員東都有的賺…”

  “現在是搶人的時代,電影產業飛速發展,有才華的導演不缺投資,不缺合作方,光靠關系能拉攏一時,最終還是會分道揚鑣!”

  “華語娛樂市場潛力太大了,一旦稍微兌現潛力,能創造的盤口太大了!”

  “好比《泰囧》,很多人覺得創造了票房奇跡,其實這只是一部爆款電影的基本盤口…我們的主流群體人數在急速上漲,影院銀幕數量也在翻倍的增長階段。”

  “如果說潛力,內地電影市場的潛力應該在美國市場的兩倍以上…問題是觀眾有審美疲勞,還有其他娛樂方式的沖擊…估計再有五年,應該達到第一階段飽和期,這個飽和數字嘉定在600億左右…”

  “那如何在六百億之后,繼續上漲?”

  “只能通過一部又一部的好電影持續拉動觀眾…”

  沈夢溪扯得有點遠,對面采訪的記者明顯更關心實際問題:分紅條例。

  “是這樣的,我們每一部電影會根據成本劃定分賬基礎點,比方說《一鏡到底》,這個電影收回成本的票方式1.5億,那1.5億之后才是分賬要談的東西!”

  “1.5億~5億之間,導演團隊拿5的分紅,演員團隊拿3的分紅,5億~8億則是10和5;超過8億,那就導演團隊15,演員團隊拿8…”

  “《一鏡到底》這個戲目前還沒下映,分賬還沒到賬,具體金額還要等錢到賬之后,才能公布…”

  “你會對外公布?”

  “…涉及到財政支出,當然要寫進財報…我們是上市公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