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七十九章 影響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夢幻年代

  還沒完呢,劇情類最佳影片也頒給了《狩獵》…

  《藝術家》拿了喜劇/歌舞類最佳影片。

  制片人大衛的感言很簡單:“《狩獵》其實是一部寓言類型電影,我們都喜歡聳動的新聞,人們不關注真相,更關注這個故事是否與自己預想的一致,或是對自己有利。而惡意一旦形成,將伴你一生。”

  “我們看了很多評論說電影過于刻意,但我們展示的只是現實的縮影,試問邁克爾杰克遜的卵同事件,有幾個人關心真相,大部分人迫不及待給他扣上了帽子!”

  沒錯,這也是提前制定好的沖獎策略——制片人和演員在金球獎這種重要場合說出這個消息。

  《狩獵》立馬占領了輿論高低!

  而且是當機立斷的——萊昂納多宣布《狩獵》是獻給邁克爾杰克遜的瞬間,收視率提升了好幾掛,然后一堆人在推特上問起了內戰爆發時間…不是,是邁克爾的事情…

  當晚,邁克爾杰克遜的網頁搜索量暴漲2000,推特、臉譜網,全都在討論《狩獵》、沈夢溪、邁克爾·杰克遜…

  邁克爾杰克遜的影響力太驚人了!

  簡單列舉一個例子,在杰克遜死亡報道幾分鐘后,谷歌、Twitter、Facebook、《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大型網站紛紛癱瘓…

  具體在經濟效益上,對發行方最有力的事,反顧應場館持續擴大!

  《狩獵》11月上映,到現在,北美僅僅剩余不到200家影院,排片率更是只有可憐的不足百分之三,而在金球獎的第二天,《狩獵》繼之前的點映擴大放映之后,放映的北美院線和排片率再一次大幅度的擴充,整個北美范圍上映影院數暴漲到2200家之多,排片率更是提高到了接近百分之二十五!

  最重要的是,有相當數量的北美影迷,受到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這三個重量級金球獎小金人的影響,最主要受到邁克爾·杰克遜的響應,陸續走進影院,或是再次觀看,或者是第一次觀看這部影片,使得原本不足八萬美元的單日票房,一舉超過300萬美元,并且在隨后的這個周末里面,三天連續報收584萬美元、676萬美元和590萬美元,北美再收1850萬美元。

  加上之前的工作日積累,《狩獵》的北美票房已經緩緩接近1.5億美元大關!

  不出意外,北美破兩億不是夢想!

  對沈夢溪影響最大的是…暫時走不了,他得各種出席脫口秀、采訪節目,還有很多頒獎他也得到場…

  公關嘛,勢都起了,這時候你閃人了?

  “其實《狩獵》的故事并不算突出,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有舞臺劇《薩勒姆的女巫》,諷刺的是北美用自由民主的旗幟殺人…后來改編了電影《妒焰飛灰》,又叫《激情年代》,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

  沈夢溪在酒店接受《看電影》的采訪…

  “…我覺得還算正常吧,畢竟之前的前哨來看,影評人、媒體大都站《狩獵》,能收獲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算是預料之內的!”

  “那你是內地第一位拿到金球獎最佳導演的導演…”

  “這么說,我也算創造歷史了?”

  “對!”

  “哈哈…”沈夢溪笑了笑…

  國內,尤其是互聯網上,已經快把沈夢溪捧上天了——很多時候,民族情感會壓到個人情緒,甭管你對他感不感興趣,都會搜索她的消息,順便跟人談論。

  這幾天,對話開頭很多都是:

  “你知道沈夢溪嗎?”

  “知道啊,怎么了?”

  “他拿金球獎了!”

  “臥槽!這么牛逼嗎?”

  就跟范八億時間似的——‘你知道范餅餅嗎’、‘知道’、‘她逃睡被罰八個億!’、‘臥槽!真有錢!’

  連帶著《狩獵》的搜索量增加了好幾倍…

  公司宣布2月27號上映——奧斯卡之后。

  “你是邁克爾杰克遜的粉絲?”

  “…嗯,”沈夢溪點頭…

  不管怎么樣,邁克爾杰克遜這桿大槍不能放了…

  至少在奧斯卡之前不能說實話!

  “那馬上就到奧斯卡了,有不少影迷期望你能拿奧斯卡,你覺得自己有希望嗎?”

  “不好說…還要看競爭對手們的表現。”

  “你最擔心的是哪個?”

  “《藝術家》唄!”

  “質量很好?”

  “那倒不是,我買了《藝術家》的電影票,看了五分鐘,就離場了,因為我對默片時代的故事實在沒興趣,但是《藝術家》是那種會奧斯卡評委們眼前一亮的電影,因為它是一部黑白默片!”

  《藝術家》實在太對學院的胃口了——甚至影片中的男主角的遭遇和性格,都是翻版道格拉斯·范朋克——那個牽頭成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人。

  就你說,這電影拿最佳影片有懸念嗎?

  奧斯卡提名已經公布了。

  《狩獵》拿了七項提名: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男配角、劇本、攝影、剪輯…

  算是提名大戶,但比不上《雨果》還有《藝術家》——這兩部都拿了十項提名。

  其實,今年哈維準備了雙保險:《藝術家》和《鐵娘子》。

  《鐵娘子》被完全壓了下去。

  不僅沒有入圍最佳影片,聯最佳導演也沒有入圍!

  ——《鐵娘子》拍的很瑣碎,過于女性化,將撒切爾夫人的人性一面置于前臺,而她作為精明政治家的一面則被快進,甚至忽略。

  口碑很差!

  哈維分析了一下,《雨果》拿獎的概率很低,那就針對《狩獵》吧!

  怎么針對?

  慣用的制造相關丑聞的方式!

  當年,他用這種手段拉過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馬丁·斯科塞斯以及羅曼·波蘭斯基都眾多人的后腿,讓他們或丟掉最佳導演,或丟掉最佳影片。

  沈夢溪有什么丑聞?

  還是那個公開講話——我對奧斯卡沒興趣!

  呵呵,他不知道,《紐約時報》、《洛杉磯新聞報》報道的‘奧斯卡背后的大BOSS—哈維·韋恩斯坦!’、‘哈維·韋恩斯坦,真正能決定奧斯卡歸屬的人!’

  就硬炒作,把哈維的權勢無限放大,炒作到學院對他惡心的程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