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沒有見到高家小姐,見到的是那位跟著自己從寶蓮燈前傳世界來到洪荒的那個弱水女神。
見到弱水,黃楊不由得問道:“弱水,你怎么成了高家小姐了?”
只見那高家小姐一臉疑惑地看著黃楊問道:“誰是弱水?”
黃楊不由得疑惑,弱水不久是你自己么?問我誰是弱水,能別這么智障好嗎。
“你就別跟我開玩笑了,我還得跟著師父去西天取經呢。”
黃楊有些無奈開口道。
“誰跟你開玩笑了,我是高翠蘭,高家小姐高翠蘭,至于你說的弱水是何人我卻是不知道。難道是某個不要臉的碧池趁我不注意暗中勾引上了你?”
“真的不是弱水?”黃楊再次疑問。
神識再一次探測高翠蘭。
高翠蘭見到黃楊定定地看著自己,莫名其妙地感覺到有股視線落在自己的身上,不過除了看著而自己的黃楊之外,并沒有其他人。
不由得緊了緊身上的披風。
神識詳細地探測了一遍,黃楊并未解開心中的疑惑,但是卻更加疑惑了。
這高翠蘭確實是個凡人,但是黃楊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弱水的痕跡。
非常淡,如果不是與弱水待過一段時間,黃楊也認不出。
這弱水是在搞什么明堂?
黃楊不由得在心中問道。
見到高翠蘭怒氣漸上臉上,黃楊頓時打住:“好了,好了,不說了……”
對于黃楊來說,世界上有三種人惹不得:老人、女人、小孩。
老人會訛你,女人和小孩會哭死你。
要惹上了,簡直就像牛皮糖一樣,甩都甩不掉。
這高翠蘭就占了其中之一。
說實話,高翠蘭長得也不賴,瓜子臉,月娥眉,皮膚白皙Q彈可破,青絲三千垂落,猶如畫中仙子。
但是黃楊此時心不在此,哪怕長得再美也是無用。
“我與高小姐似乎未見過面吧,若是無事,吾還得與師父一起前往西天求取真經,卻是不能在這高老莊中多留了。”
高翠蘭吟了一首詩以表達心意:“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音無賴似窮愁。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皆似夢。無邊私語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黃楊雖然化作翩翩君子模樣,對于這些吟詩對句卻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要是叫黃楊背幾句詩詞的話,黃楊還是背得下來的。
只見那高翠蘭道:“八戒法師不成見過小女子,小女子卻是在那包廂上見過八戒法師多次了,見到八戒法師,心中甚是歡喜,若不嫌棄,小女子愿與八戒法師締結良緣,成就陰陽之好。”
“不妥,不妥,吾向佛之心堅定,還望女施主莫要強求。”此刻黃楊卻是猜測這高翠蘭是不是那些閑得無聊的菩薩羅漢之類的變化而來的。
原版西游記黃楊可沒少看,對于那些仙神的節操黃楊卻是不抱太多的希望。
動不動就是坐騎下凡為害一方,童子下凡為禍一方。
吃人、殺人之事這些坐騎童子之流可是沒少做。
做了這么多惡事,到頭來不過是受些苦難之類虛的東西,實際的懲罰卻是沒有多少。
人命在這些仙神的眼中,如同草芥。
背了白馬,三藏騎著;行者肩擔鐵棒,前面引路。一行三眾,辭別高老及眾親友,投西而去。有詩為證,詩曰:滿地煙霞樹色高,唐朝佛子苦勞勞。饑餐一缽千家飯,寒著千針一衲袍。意馬胸頭休放蕩,心猿乖劣莫教嚎。情和性定諸緣合,月滿金華是伐毛。
三眾進西路途,有個月平穩。行過了烏斯藏界,猛抬頭見一座高山。三藏停鞭勒馬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須索仔細,仔細。”八戒道:“沒事。這山喚做浮屠山,山中有一個烏巢禪師,在此修行,老豬也曾會他。”三藏道:“他有些甚么勾當?”
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罷了。”師徒們說著話,不多時,到了山上。好山!但見那:山南有青松碧檜,山北有綠柳紅桃。鬧聒聒,山禽對語;舞翩翩,仙鶴齊飛。香馥馥,諸花千樣色;青冉冉,雜草萬般奇。澗下有滔滔綠水,崖前有朵朵祥云。真個是景致非常幽雅處,寂然不見往來人。那師父在馬上遙觀,見香檜樹前,有一柴草窩。左邊有麋鹿銜花,右邊有山猴獻果。樹梢頭,有青鸞彩鳳齊鳴,玄鶴錦雞咸集。八戒指道:“那不是烏巢禪師!”三藏縱馬加鞭,直至樹下。
卻說那禪師見他三眾前來,即便離了巢穴,跳下樹來。三藏下馬奉拜,那禪師用手攙道:“圣僧請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禪師,作揖了。”禪師驚問道:“你是福陵山豬剛鬣,怎么有此大緣,得與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觀音菩薩勸善,愿隨他做個徒弟。”禪師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問道:
“此位是誰?”行者笑道:“這老禪怎么認得他,倒不認得我?”禪師道:“因少識耳。”三藏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孫悟空。”禪師陪笑道:“欠禮,欠禮。”三藏再拜,請問西天大雷音寺還在那里。
禪師道:“遠哩!遠哩!只是路多虎豹難行。”三藏殷勤致意,再回:“路途果有多遠?”禪師道:“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只是魔瘴難消。我有《多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三藏拜伏于地懇求,那禪師遂口誦傳之。經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寂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此時唐朝法師本有根源,耳聞一遍《多心經》,即能記憶,至今傳世。此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