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0章 唐僧講法,觀音送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西游開始簽到諸天

  水陸法會,眾僧講法,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說法。

  理越辯越明,法越說越通。

  無有能蓋壓群雄者。

  聽諸圣僧講法說道,唐僧時而搖頭晃腦,時而眉頭緊皺,時而遺憾搖頭。

  卻是對眾僧所講之法有著不同見地。

  法會持續七七四十九天,七七四十九天中卻是有一千二百圣僧要講法說道。

  相當于每天至少有著二十四名圣僧要布法說道。

  講到后面,幾乎沒什么可以說的了。

  到了第四十九天,輪到唐僧上臺時。

  一眾圣僧見到唐僧年紀如此年輕,一開始都頗有微詞,整個法會頓時嗡嗡一片。

  唐僧開口,大音希聲,一下子,蓋過所有的吵鬧聲。

  “以三法為統,以覺法為道;開而當名,變而彌廣。法雖三焉,而類無不盡;覺雖一焉,而智無不周。觀諸法而會其要,辯眾流而同其原;斯乃始涉之鴻漸,舊學之華苑也。圖大成于未象,開微言而崇體;悟惑色之悖德,杜六門以寢患。入深緣起,見生死際。爾乃辟九關于龍津,超三忍以登位;垢習凝于無生,形累畢于神化。故曰無所從生,靡所不生,于諸所生,而無不生。……”

  唐僧在禪榻上講解著小乘佛法,一眾僧侶除了一開始有些吵鬧之外,之后便深入佳境,一個個專心聽了起來。

  化生寺外,卻是來了一個素衣老僧人。

  聽到唐僧所講之小乘佛法,時不時點點頭,一臉滿意的樣子。

  講到最后,唐僧看了看天色道:“此奉太宗圣命,參禪講法,普濟苦海群生,大開方便門庭,……”

  本想就此結束,卻聽到老和尚開口高喊道:“貨賣袈裟!”

  眾人的注意力頓時集中在老和尚身上,只見老和尚漫步走入,邊走邊叫到:“貨賣袈裟錫杖,識此寶者分文不取,不識此寶者萬金不賣!”

  臺下唐王太宗陛下見此,略作思考便命左右將這老和尚給帶回宮去。

  大明宮。

  唐太宗位坐高臺,見下方老和尚,開口問道:“和尚,你這袈裟要價幾何?”

  老和尚一笑道:“袈裟五千金,錫杖五千金,計萬金。”

  一眾大臣聽言,紛紛駭然。

  萬兩黃金相當于十萬兩白銀,百萬錢,一億文銅幣。(1枚銅幣為1文,錢,兩白銀,兩黃金)

  當時米價20文一斗約12.5斤,一億文的話能夠買62500噸大米。

  雖然對于此時的唐朝來說,這并不算多,當時將其與一件袈裟與一根錫杖放在一起對比的話,傻子也知道該選擇什么。

  不過太宗皇帝并沒有立馬就拒絕了老和尚,而是開口問道:“和尚,你這袈裟有何好處?”

  “這錦斕袈裟乃冰蠶抽絲,經天宮仙娥之手織就而成,上有金、銀、琉璃、玻、硨磲、赤珠、瑪瑙等各種寶物,穿我袈裟,有那神佛護體,萬圣朝禮,不墮地獄,不入迷障。……”

  老和尚侃侃而談道,簡直將這袈裟與錫杖夸得天花亂墜。

  唐王一聽,不由得驚訝,別的不說,如果真如這老和尚所說的話,那這袈裟可真是無價之寶了。

  頓時命太監傳令道:“快宣玄奘法師進殿。”

  “傳三藏法師進殿!”

  “傳三藏法師進殿!”

  “傳三藏法師進殿!”

  聲音一個傳一個,直傳達到唐僧這里。

  不一會的時間,唐僧便來到了殿中。

  見到太宗皇帝便拜道:“貧僧玄奘,覲見萬歲。”

  “法師免禮!”

  唐僧答道:“謝萬歲。”

  “這位云游僧人有錦斕袈裟一件,九環錫杖一根,皆是寶物,朕愿買下送與法師。”

  太宗皇帝看著唐僧說道。

  唐僧倒是沒有推脫,直接謝恩道:“貧僧謝恩。”

  唐王太宗陛下聽此,不由滿意看向老和尚道:“就請和尚獻出寶物,朕自有重金相酬。”

  老和尚見此,將寶物遞到唐僧手中道:“此乃錦斕袈裟與九環錫杖……”

  見此,太宗陛下不由得興起道:“法師,你可穿上與朕看看?”

  “自無不可。”

  說罷,便換上了這錦斕袈裟。

  只見袈裟上無數寶光閃耀,猶如佛光普照,煞是莊嚴。

  一眾大臣見此,連連稱贊,太宗陛下見此,亦是點頭表示肯定。

  唐王命左右獻上萬金銀票,卻見那老和尚推諉。

  見此太宗陛下疑惑問道:“那和尚,你原說那袈裟五千金,錫杖五千金,為何又不要錢?”

  老和尚哈哈一笑道:“非也,貧僧有愿在前,能識此寶者分文不取!今見陛下明德,敬我佛門,況高僧有德有行,宣揚大法,理當奉送。”

  聽老和尚一言,殿上大臣,無有頷首而笑。

  唐僧正欲上前感謝老和尚,卻見老和尚看向唐僧開口問道:“敢問圣僧,剛才宣講的可是小乘教法?不知圣僧可會講大乘教法?”

  唐僧聽此,皺眉道:“老師傅,這東土僧眾講的都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老僧笑道:“你這小乘教法只可渡己,卻度不得他人。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渡難人脫苦,能解世間百業,能消無妄之災。”

  唐僧正準備問這三藏大乘佛法,卻聽那太宗一臉興奮地問道:“那和尚,不知這三藏佛法現在何處?”

  “大乘佛法三藏在那西天靈山大雷音寺,我佛如來之處,離此十萬八千里。”

  和尚如此說,聽得眾人議論紛紛。

  這十萬八千里的距離,整個唐朝大部分的人一輩子都沒走過這么遠的距離過。

  見到唐王太宗陛下及眾臣滿臉失望之色,頓時挺身而出道:“弟子愿效犬馬之勞,去往西天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可謂是一波三折,太宗陛下頓時高興道:“好,法師既能如此,朕愿與你拜為兄弟。”

  “善哉,善哉。”

  一旁老和尚聽此,不由得號道。

  嘴上依舊毫不留情打擊著眾人道:“只是那西天路途遙遠,多有虎豹豺狼,妖魔鬼怪,窮兇極惡之輩,只怕有去無回,害得性命。不知法師還敢去嗎?”

  “我已發了弘誓大愿,此去定要直至西天,不得真經誓不回還。”

  雖然心中對于未來的道路有些茫然,但是唐僧依舊開口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老和尚長長號了聲阿彌陀佛,繞著唐僧走了幾步道:“肯去者,能得正果,證就金身。”

  “阿彌陀佛。”

  卻見老和尚化作觀音像,飛升而去。

  眾人見之,紛紛拜地大呼觀音保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