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恒在群里將有關細節全部說了一遍。
  結合歷史上楊廣的守城。
  他覺得這個計策成功的幾率很大。
  他認為世家一定會救援。
  倒不是怕楊廣死了。
  而是為了救他們自己家族的人。
  這是楊廣的一個好習慣。
  無論到哪里,都習慣身邊帶一批世家高官,讓這些世家投鼠忌器,不敢真的孤注一擲,亡命一搏。
  而另一邊。
  看完義成公主的密信,楊廣的臉色異常難看。
  他很想笑!
  若不是方恒提醒,他知道突厥南下的消息,竟還是得至義成公主,但義成公主的密信傳到時,突厥的大軍距自己已不足數十里。
  這是什么概念?
  說明義成公主的密信和突厥大軍,近乎是同時抵達的雁門郡。
  一個沿途暢通無阻。
  另一個原則上需要攻城破關。
  但兩者卻近乎同時到達!
  這足以說明問題了。
  突厥大軍沿路根本沒有受到任何阻攔,一路長驅直入,暢行無阻,這其中的原因,他都不用去想!
  “來人!”
  “去將沈光給朕叫來!”
  楊廣冷聲朝著外面吩咐道。
  眸間卻閃著寒光。
  到這時。
  他那里還不明白。
  這是世家在示威,想借外力來打壓他的氣焰,將他攀升的氣勢打斷,從而消弭前段時間夷平高句麗的影響。
  但他們想多了!
  他楊廣沒有那么容易屈服。
  想讓他顏面盡失。
  不可能!
  這一次,他偏要逆向而行!
  將這些世家的企圖通通踩在腳下。
  他閉上眼。
  心中已經有了對策。
  不過。
  他不會急著發作。
  他倒想看看,這些世家究竟想做什么?
  他們又想得到什么?
  “世家亡朕之心不死!”
  “但這次”
  “朕偏不如你們所愿。”
  “朕要讓你們的謀算,成就朕的大義!
  不多時。
  沈光到了。
  戰車外,傳來沈光的叩見聲。
  楊廣沒有掀開簾子。
  冷冷道:
  “突厥南下的事,你已經知道了?”
  “稟陛下,臣剛得知。”沈光繼續道:“臣愿親領禁軍,護衛陛下周全,只要臣在,定保陛下無恙。”
  楊廣微微額首。
  淡淡道:
  “不用。”
  “朕的安危還不需要你來保!”
  “你有更要緊的事去做,等會進關的時候,你從禁軍中挑選一百名將士,即刻南下,替朕傳旨,征召四方將領,前來雁門滅敵!”
  “朕此行,不欲彰顯國威。”
  “只為以身做餌,誘引突厥南下,從而一戰平北患。”
  “朕當日在征伐高句麗時就說過,愿以天子之軀,鎮守國門,而今就是朕履行承諾的時候。”
  “君無戲言!!!”
  楊廣面無表情的開口。
  仿佛這一切都在他計劃之中。
  淡定的可怕。
  聽到楊廣的話,沈光也不僅心生感動。
  陛下當真是言而有信。
  為了踐行諾言,不惜以身犯險。
  甚至。
  為了不讓突厥生疑,一直等到突厥近在眼前,才讓自己傳旨征召天下將領來雁門關殲敵,這種自信和膽識,他自愧不如。
  他高喊。
  “臣沈光定不負皇命!”
  楊廣掀開簾子。
  將兩封才寫好的密旨遞了出去。
  淡淡道:
  “這是兩封密旨,一封派人送給突厥的義成公主,另一封若你帶兵歸來,見到雁門關危急,打開這封密旨解雁門關之圍。”
  “沈光。”
  “朕將身家性命都交予你一人之手。”
  “不要辜負朕對你的信任!”
  沈光心神一凜。
  連忙跪地,接過這兩封密旨。
  同時大喊道:
  “臣沈光定不負陛下所托!”
  楊廣透過簾縫,深深的看了沈光一眼,眼中充滿了復雜的神色,最后朝外面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下去準備了。
  沈光畢恭畢敬的離開了。
  坐在車輦中。
  楊廣顯然沒有說的那么平靜。
  他這次是真將身家性命交到沈光手里了。
  若是沈光在路上多耽誤幾天,他就真要踐行以天子之軀,鎮守國門的諾言了!
  “可惜給朕留的時間太少了!”
  “世家?呵呵。”
  “你們將突厥南下的消息刻意隱瞞,就是為了將朕的軍啊,但朕有方恒助力,又豈會落到你們的圈套?”
  “這一次,朕倒想看看,隨行的隊伍里,究竟有那些人心懷不軌,又有那些人想置朕于死地,朕之前,還是對你們太過仁慈了!”
  “敢將主意打到朕的頭上。”
  “朕就讓你們死!”
  楊廣煞氣騰騰的低語。
  他動了殺心。
  被人蒙騙到現在,這是楊廣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的,世家這次已經觸及到了他的逆鱗,他決不能容忍。
  這是在拿他的生命在冒險!
  一刻鐘后。
  雁門關到了。
  隨行的大隊人馬,急忙涌入到了城中。
  他們已經知道突厥大軍南下的消息,也得知了突厥大軍距離雁門關只有數十里的距離,這讓他們心生恐慌。
  而在進城時,沈光也悄然帶隊離開了。
  這個消息藏不住。
  但隨行的官員,對這個消息毫不意外,仿佛這在他們的預想之中,只是在進關時,見到楊廣鎮定自若,心頭微微一凜。
  楊廣及隨行的官員都很沉默。
  仿佛都沒有把突厥南下的事放在心上。
  楊廣沒有召集百官,商討御城守敵的事,而百官也忙著收拾住所,沒有時間去進諫、提出守城建議。
  雙方保持著一定的默契。
  只有雁門關的守將,老老實實的將關內情況匯報了上去。
  看著守將呈上來的雁門關內物資兵力情況后,楊廣的眉頭卻是皺了起來。
  情況很不容樂觀!
  城中的守軍只有一萬七。
  加上隨行的禁軍,兵力總共也不過兩萬五六。
  城中的糧草更是不足。
  分攤下來,只能供給二十幾天。
  缺兵少糧。
  這就是這次守城楊廣面臨的最大問題。
  坐在城主府。
  楊廣望著手中的奏折,眼中滿是寒意。
  “這就是你們給朕的難題?”
  “不過。”
  “這還不夠!”
  “朕倒想看看,接下來幾天,你們還會給朕多少‘驚喜’,畢竟這次,你們可是用心良苦!”
  “朕若是不好好應付,豈不是要寒了你們這些大臣的心?”
  “呵呵”
  夜漸深。
  城中卻是暗流涌動,各懷心思。
  請:m.123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