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恒陷入了沉思。
  按照字面意思,肯定是撤回洛陽,施行仁政,更加容易挽回民心。
  但......
  這一條其實很冒險。
  三次征伐高句麗都失敗而歸,這對皇權的打擊太大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即便再施行仁政,恐怕都無濟于事。
  泱泱華夏大國,連一個彈丸之地都解決不了。
  這太傷民族自尊!
  而且,方恒也不覺得仁政施行會有效。
  隋朝經過楊廣這幾年的消耗,早已經不負當年盛況,官員貪污腐敗,地方官員陰奉陽違,世家貴族欺上瞞下。
  中央政令難入地方。
  施行所謂的仁政,只是飲鴆止渴。
  但......
  如果繼續攻打高句麗。
  那就再次陷入到了歷史的死局。
  前方死戰,后院起火。
  改變不了楊廣的命運,也改變不了歷史的進程。
  聊天群里十分安靜。
  沒有人在發言。
  所有人都靜悄悄的望著聊天框,等著方恒做出選擇。
  他們也給不出自己的意見。
  時代不同,情況不同,冒然開口,只會讓楊廣的局面更加困頓。
  他們現在唯一能指望的。
  只有方恒!
  這一個自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仙!
  如果連方恒都改變不了楊廣亡國的局面,恐怕他們幾個也難逃亡國命運,他們希望方恒這個仙,能給他們帶來變化!
  方恒點開了隋朝地圖。
  他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看了一遍。
  最后......
  決定給高句麗安一個主子。
  一個在當時很難考證,但是能讓這次征伐變得有理有據的主子!
  靺鞨!
  方恒要徹底改變這次戰爭的風向!
  “我要讓這次戰爭成為正義之戰,成為人民之戰,成為高句麗的滅國之戰!”
  方恒越想越激動。
  他的腦海中,飛快的理清了一條線,一條能夠將楊廣當前局勢挽回的線。
  打仗,就要有利可圖!
  夜已深。
  但方恒完全沒有了困意。
  他在隋朝地圖上指指畫畫,又翻看了一些關于隋末的資料,終于確定了這個想法是可行的,而且大有可為。
  方恒:
  “如果我是楊廣,我會攻打高句麗!”
  “而且是孤注一擲!”
  “一戰,滅國!!!”
  聊天群一片寂靜。
  四個帝王已經有些摸不著頭腦。
  前面指責楊廣打高句麗的是方恒,現在說要打高句麗的還是方恒。
  這究竟幾個意思?
  隋廣:
  “方恒,你前面不是說,打高句麗勞民傷財,而且對隋朝無任何益處,為什么現在又決定打高句麗了?”
  楊廣不解。
  說實話。
  他其實內心無比抗拒班師回朝。
  畢竟,他一輩子縱橫天下,從來沒有在一個地方接連跌倒過,不將高句麗剿滅,他胸口的怒氣難消。
  但如果方恒真的建議班師回朝。
  他還是會考慮。
  在亡國亡社稷之前,個人的榮辱,他能放下。
  聽到方恒說攻打高句麗時,他心頭意動,但更多的還是不解。
  方恒淡然一笑,喝一口泡好的枸杞。
  在屏幕上打下了六個大字。
  “你們不會打仗!”
  隋廣:
  “?”
  商辛:
  “?”
  贏亥:
  “......”
  閔由檢:
  “先生......果然大才!”
  胡亥和朱由檢是真的無力吐槽了。
  楊廣還不會打仗?
  他們可還清楚的記得,楊廣滅陳朝,征林邑,伐張掖,這些那一個不是靠打仗打出來的?
  方恒不會腦子不清醒了吧?
  被方恒吐槽不會打仗,楊廣也是一愣。
  自己好像打過很多仗吧?
  方恒直接無視了四人的回復,興致勃勃的高談論闊起來。
  紙上談兵。
  他還是很專業的。
  “楊廣的確不會打仗,他也根本沒有明白打仗的奧義。”
  “打仗的目的從來都只有一個。”
  “謀利!!!”
  “謀利分為兩種,一種是純粹經濟上的,另一種則是政治上的。”
  “而楊廣作為戰爭的發起者,接連發起的戰爭,最后反倒是自己落得滿地雞毛,得到的只有滔天民怨,我說他不會打仗錯了嗎?”
  見方恒說到打仗,帝辛和楊廣頓時就精神了。
  兩人都是在戎馬中坐穩的江山。
  但他們打仗,從來都只考慮武力因素,從來都沒有想過通過戰爭來獲利,甚至這個念頭都沒有出現在腦海中。
  商辛:
  “楊廣的確不會打仗,但你說的這以戰謀利是怎么謀的?”
  “打仗不都是花銷如流水嗎?”
  帝辛是真的想知道。
  雖然他們不知道那句諺語。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但每次戰爭一開啟,就會消耗大量的國力,這一點他們所有人都清楚。
  打仗。
  打的就是一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
  楊廣雖然不喜帝辛的發言,但還是耐著性子問道:
  “@方恒,你這話何解?”
  方恒輕笑一聲。
  “打仗要學會轉嫁成本,將戰爭的花銷轉嫁到戰敗國上,如果不是為了占領領土,就要對其進行嚴酷的剝削。”
  “畢竟,這是戰爭!!!”
  “與其兩敗俱傷,不如讓戰敗國記憶更深刻!”
  群里頓時安靜了。
  華夏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講究以理服人。
  而方恒的話。
  落到四人眼里,卻是離經叛道!
  方恒也猜到了四人的想法。
  “戰爭如果不能獲利,那就毫無意義!”
  “而且,蠻夷真的值得同情?”
  “我不知道你們怎么想,我只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打完最后一句。
  方恒的手都在抖。
  他承認。
  自己情緒化了。
  但他沒有任何怨言!
  對待敵人,就要以秋風掃落葉般的殘忍,將敵人徹底壓垮,決不能給其任何喘息的機會,不然只會后患無窮。
  華夏血淋淋的屈辱史,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然而。
  令方恒完全沒想到的是。
  他的話竟引起了聊天群其他人強烈的共鳴。
  商辛:
  “不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些蠻夷,一向視我們華夏人為奴隸,一旦被抓獲,面臨的就是永無天日的酷刑和折磨。”
  “對蠻夷,決不能心慈手軟!”
  贏亥:
  “所言極是!”
  “當初始皇尚在之時,就對蠻夷厭惡已久,多次派兵剿滅,若不是匈奴奸詐,大秦何須鑄長城?”
  隋廣:
  “蠻夷絕不可留!”
  “自晉五胡亂華以來,中原板蕩,民不聊生,若非隋文帝定鼎中原,恢復漢制,恐怕中原再無華夏。”
  閔由檢:
  “蠻夷當誅!”
  “明終蒙元之亂,現后金又起,蠻夷之禍,層出不窮。”
  “若非力有不怠,我必定親自率軍夷平蠻夷,永絕后患!讓中華再不受胡禍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