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93章 手段狠,卻也能忍(1)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太子爺的鬼迷心竅

  “主子......”玉珠扶著沈錦喬,聲音里都帶了哭腔,沈錦喬跪得太久,連走路都不太穩,尤其是連續讀了一個半時辰的佛經,沈錦喬聲音哼一聲都是嘶啞,聽著都讓人心疼。

  沈錦喬倒是沒說什么,被扶著上了步攆,終于感覺身體松了些。

  一路抬回東宮,沈錦喬已經能自己走了,不過膝蓋依舊酸痛,雨嬤嬤立刻就讓人去燒熱水熬藥草給沈錦喬泡腳。

  除了泡腳,還得給沈錦喬熬潤嗓子的湯藥。

  一番折騰下來沈錦喬更是累,但還是堅持等他們弄完再休息,畢竟嗓子和腳是自己的,可不能落下病根。

  沈錦喬喉嚨不舒服,飯都沒吃幾口就休息了。

  雨嬤嬤給她放簾子,沈錦喬看著頭頂的華帳:“雨嬤嬤,陛下身體不適,太子卻不能在身側侍疾,本宮身為太子妃,自然要替太子盡孝,所以以后都要給陛下念佛經,以后多給熬些潤肺的茶。”

  雨嬤嬤點頭:“奴婢明白了,太子妃真是一片孝心。”

  沈錦喬緩緩閉上眼睛:“玉珠年紀太小,太多規矩不懂,勞煩雨嬤嬤費心多教教她。”

  玉珠是沈錦喬的心腹,最不可能背叛的人,而太子妃讓雨嬤嬤教,就是愿意給她信任,讓她成為真正心腹的機會。

  雨嬤嬤立刻就懂了:“玉珠是個好孩子,奴婢一定好好教,不辜負娘娘重托。”

  雨嬤嬤被調來侍候太子妃的時候,她這輩子的榮辱都仰仗面前這位,自然是希望能得信任被重用,如今終于有機會,她自然要抓住。

  不過這么多天觀察下來,她也看出來了,這位太子妃年紀小,心里卻是個有成算的,腦袋機敏、心思玲瓏,手段狠,卻也能忍,這樣的主子,讓人心甘情愿追隨。

  沈錦喬一直念佛經,念完之后就回去,而她殘忍挖了幾個太監眼睛的事情也已經傳遍宮闈。

  雁云挖了人眼睛,卻不允許別人造謠,當眾就定了幾個人的罪,說他們擅闖太子與太子妃的寢宮,以下犯上、目無尊卑、蔑視皇族,論罪當誅,太子妃仁慈,挖了他們雙眼,留下他們賤命一條,以儆效尤。

  從今往后,誰敢對太子妃不敬,先想想這幾人的下場再說。

  后宮里不乏有人覺得太子妃殘忍,哪怕他們早就明白這宮里的殘酷,死人也是貴人們一句話的事兒,但當真發生的時候,他們不免還是覺得冷血殘忍。

  心里罵沈錦喬手段殘忍、私底下議論她冷血無情,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對沈錦喬有畏懼之心,不敢造次。

  好言好語換不來威嚴,立威哪兒有不見血的?

  沈錦喬不在乎后宮的人怎么議論,她只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這幾年盛京里的風言風語她一次都沒有躲開,她何懼人言?她不怕他們議論,議論了,怕她才好,至于她的名譽,可不是他們議論一下就扭曲的。

  沈錦喬第二天差不多時間起床,沐浴更衣,洗漱用膳,一切準備妥當了,這才前往夏帝寢宮去讀佛經。

  一張桌案,一個香爐,一摞佛經。

  沈錦喬當然不會傻傻吃苦,自己帶了質量極好的墊子,以及潤喉的藥茶。

  讀佛經是盡孝,但她不會讓自己遭罪。

  李德看到她這架勢,頓時就不樂意了:“太子妃,您這是來給陛下讀佛經的還是來享受的?盡孝貴在心誠,如此陣勢,著實敷衍。”

  李德現在是鐵了心的要找沈錦喬不自在,沈錦喬眼皮都沒多抬一下,夏帝還在這里,李德也就挖苦幾句,別的什么也干不了。

  “李公公這話說得,我們去燒香拜佛尚且還有個蒲團,讀經書放個墊子,怎么就不心誠了?況且本宮又不是讀給你聽的,你聽不到我的心誠只能證明與佛無緣。”

  李德氣得憋紅臉,夏帝卻哈哈笑了出來,不過笑了兩聲就打住開始咳嗽,雖然咳出了血,但臉上卻帶著笑意,指著沈錦喬:“牙尖嘴利。”

  語氣里并無多少怪罪之意。

  沈錦喬欣然接受這個點評,牙尖嘴利能懟得別人啞口無言,沒什么不好。

  沈錦喬繼續讀佛經,夏帝要處理些朝政,她怕打擾到,就把聲音壓低,保證夏帝能聽到,卻也不會覺得吵。

  大概是這佛經確實有寧神之效,夏帝覺得精神都好了些,召見了幾位大臣。

  襄王、陳太師、冷太尉、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祿親王等。

  他們進來的時候看到沈錦喬在一邊讀佛經都是驚訝,見禮之后匯報事情,而等他們匯報完了出去才發現,沈錦喬讀佛經的聲音一直沒有斷過,可見心誠。

  沈錦喬幾乎每日都會去讀兩個多時辰的佛經,還專門挑夏帝宣召臣子的時段,不到幾日,沈錦喬念佛經念得無比順口,十幾本佛經都能倒背如流,不需要看,閉著眼睛都能完整的念出來。

  而她的收獲還不止如此,朝中所有官員都知道了,太子妃為了盡孝,代替太子給夏帝念佛經,每日跪在那里念兩個時辰,祈禱夏帝身體康健。

  一天兩天尚且不足以說明什么,可這么多天她一直都在,態度從來沒有絲毫的不情愿和不耐煩。

  便是陳太師等人都對她刮目相看,忍不住稱贊太子妃的孝心和賢德,氣得李公公恨不得一杯熱茶潑到沈錦喬臉上去,本來是讓她來受罰的,結果卻成就了她的好名聲,。

  但是很顯然,李公公那點兒恨意傷不了沈錦喬,沈錦喬是太子妃,夏帝對她印象也算好,只要夏帝不想殺沈錦喬,李公公就拿她沒辦法。

  而沈錦喬之所以甘愿受罰,為的就是朝臣中的口碑。

  市井之人說她好壞,無關痛癢,跟他們計較,有失身份,還有理說不清。

  后院之人論她長短,總是伴著嫉妒和算計,說好說壞,對她影響不大。

  唯有朝堂,文武百官若是都認為她賢良淑德,那可不僅僅是議論兩句那么簡單,而是她的威信、威望積累的開始。

  天下的當權者,便是皇帝也不希望自己德行有虧染上污名,可見這個‘德’字的重要。

  而能體現這個德字的,不是容貌、不是才華,是修養、孝心、仁賢、規矩。

  章節錯誤,點此報送(免注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