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七個建虜親貴,殿中還有三個漢臣:祖可法、張存仁、范文程。這三人都是黃太吉的智囊,為黃太吉所倚重,參與建虜一切的軍國大事。
其中張存仁原是明朝遼東副將,大凌河之戰,隨祖大壽降清,武職轉文職,擔任建虜都察院承政,后又改任都察院右參政。不得不說,這個漢奸當大明武將時沒什么名頭,但轉為建虜文臣之后,卻著著實實的有一些高明見解,為黃太吉所倚重,崇禎十七年,還曾經寫信招降過吳三桂。
建虜入關后,張存仁擔任閩浙總督,殘酷執行建虜的易發之策。前言中,和侯方域通信,火燒榆園起義軍就是他的毒計。
祖可法是祖大壽的養子,是一個儒將,崇禎三年隨祖大壽收復濼州。崇禎四年在大凌河之戰中,作為人質被扣留在建虜大營。次年五月,從征歸化城,授爵一等男,任建虜都察院承政。后改任都察院右參政。今年六月,建虜改革軍制,成立漢軍八旗,祖可法授漢軍正黃旗副都統。
這兩人都是黃太吉的心腹。
范文程就更不用說了。歷史上最是有名。遼東戰事以來,雖然明軍投降的武將有不少,但卻鮮有文臣投降,尤其是松錦之戰前,真正文官投降的是一個也沒有,象張存仁這樣的武將投降后都授了參政,以武轉文,可想建虜文官的匱乏程度,所以范文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范文程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在沈陽考取了秀才,時年18歲。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建虜八旗軍攻下撫順,范文程與兄范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甘為漢奸。黃太吉繼位之后,對他深為倚賴,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都有他的深度參與。
除了這三人,另外一個大名鼎鼎的漢奸寧完我,原本也是建虜倚重的漢臣,黃太吉剛繼位就封他為大學士,二等甲喇章京,但寧完我在崇禎九年犯了大錯,被削世職,盡奪所賜,現在是正紅旗的一個下賤包衣奴才,沒有資格參加今日的議政會議。
至于剛剛投降的洪承疇,因為還沒有取得建虜的信任,此時被黃太吉供養起來,只尊不重,入塞這樣的機密軍國大事,是不可能讓洪承疇參與討論的。
說是討論入塞,但其實整場會議的主題只有兩個。
一個是征明大將軍的人選,另一個就是忽然冒出來的大明皇太子朱慈烺!
關于朱慈烺的材料有厚厚一疊,建虜潛伏在大明的諜工,將所能了解到的情報,分批分次送到了沈陽,經過整理,最后送到了黃太吉的案頭之上。不止黃太吉,在場的每一個人,從七個建虜親貴到三個漢臣,都已經仔細讀過了這一份的諜報了。
開封大勝,查抄張家口,不但是震驚了大明百姓,也令這些建虜親貴和漢奸們震撼不已,在這之前,這些人都已經了解到大明太子在朝堂上提出了治國四策,廢遼餉,撫軍京營,整飭京營兵馬,當時張存仁范文程等三人就已經看出,大明皇太子非是一般人,未來必定是大清的強勁對手。
但代善,濟爾哈朗,包括多爾袞兄弟都不是太在意,在他們看來,一個長在深宮里的小孩子,能有什么了不起,不過就是明人的以訛傳訛、虛張聲勢罷了。
不過等到開封大捷的消息傳來后,親王郡王們就再無人敢小看大明皇太子了。
—此為防盜版,正式內容請十五分鐘后刷新,如果是半夜,請凌晨刷新,對造成的不便,深深表示歉意。
太子處置劉澤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額頭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過是不是回到官署再問訊他們?大街之上,不宜久留啊殿下。”
“張勝,姚文昌!”
朱慈烺立刻叫出兩位指揮使對質。
兩人都是滿頭大汗,跪在太子面前如同是洗澡。
“聽好了,本宮只問一次,但有一字虛言,必嚴懲不貸。李青山冒功,究竟怎么回事?”朱慈烺俯視他們,冷冷問。
張勝,姚文昌雖然是劉澤清的死黨,但在帶天出征的太子面前,卻也不敢撒謊,不然就是“欺君”之罪,何況當日知道真相的人極多,他們不說,自有他人會說,于是兩人不敢隱瞞,一五一十的將當日真相說了出來。當日,李澤清帶兵圍攻梁山,不想卻走了李青山,劉澤清覺得沒有面子,于是勾結軍中將領,將李浩然生擒李青山的功勞掠為己功。
不過張勝和姚文昌卻竭力撇清跟李浩然之死的關系。
當兩人自白時,同樣跪在地上的劉澤清面無死灰,他知道,自己今日肯定是逃不過了。這個總兵,肯定是丟了,幸好李浩然之死他做的漂亮,只要他咬死不承認,太子找不到證據,最多就是罷職,等過了這個風口,他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一匹快馬疾馳而來,到了太子身邊小聲而報,卻是中軍官佟定方。
原來精武營兩個把總隊已經悄無聲音將劉澤清的五百親兵堵在了城門口不遠處的一片空地上。如果劉澤清的親兵隊膽敢作亂,立刻就可以絞殺。
一切安排妥當,朱慈烺冷冷看向劉澤清。
“劉澤清,你知罪么?”
事到如今,劉澤清不能不認了,他一咬牙,重重叩首:“臣一時豬油蒙了心,搶了李浩然的功勞,臣有罪,臣該死。但臣絕沒有派人殺害李浩然!”
都見到棺材板了,居然還嘴硬,朱慈烺心中冷笑,聲音冷冷道:“劉澤清虛報戰功,欺騙朝廷,著立刻拿下,押入軍中候審!”
聽到此,劉澤清大吃一驚:“殿下,臣是陛下任命的總兵,你不能這樣對臣啊……”
他以為就是降職,最多就是撤職,想不到太子居然要將他拿下。
武襄左衛早已經一擁而上,將他打翻在地,剝去甲胄,結結實實的捆了起來。
跟在劉澤清身邊的副將鄭隆芳見事不妙,想要悄悄溜走,也被武襄左衛按倒在地捆了起來。
山東文武都看的目瞪口呆,太子出手居然如此果決,一點轉圜的機會都不給。巡撫王永吉連忙上前,慌張道:“劉澤清雖然有罪,但還是應該交給有司處置,何況申氏所言只是一面之詞,尚沒有其他佐證,劉澤清一鎮總兵,干系重大,一旦有變就悔之莫及了,望殿下三思啊!”
朱慈烺當然明白王永吉的意思,劉澤清是總兵,在軍中盤踞多年,不說手下的親兵,就是副將參將也都是他的親信,冒然拿下劉澤清,萬一那些副將參將們不服,帶兵嘩變,山東不就亂了嗎?
身為巡撫,王永吉擔心山東的安定,想要圓融處理,并沒有錯。
但太子卻仿佛沒有聽見,轉頭對田守信說道:“去跟劉澤清的親兵傳令,令他們放下武器,繳械投降,但有反抗者,以謀逆論處!!”
“遵令!”
田守信帶著兩名錦衣衛疾馳而去。
劉澤清本人在城門口迎接太子,其五百親兵在城門口不遠的一處空地上列陣,因為距離主將比較遠,聽不到城門口的聲音,自然也就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同時,對于左右兩邊忽然出現了兩隊京營士兵,除了驚羨于京營的武器裝備之外,他們也并沒有多想。
直到一名緋袍太監縱馬而來,在他們陣前勒馬站定,高聲喝道:“太子殿下有令,劉澤清違背軍紀,已被革除總兵之職,其麾下親兵(家丁)立刻繳械投降,但有頑抗者,以謀逆論處!”
劉澤清的家丁都驚慌無比,他們是家丁,平常都被劉澤清喂飽了銀子,只聽劉澤清一個人的號令,驟然聽到劉澤清被革職,朝廷令他們繳械,一時不知道該準備辦了。
田守信目光嚴厲,再喊一遍:“爾等愣著干什么?還不快快扔下兵器?劉澤清被革職,已經不是總兵,爾等再跟著他還有何意義?”
聽到田守信這番話,又看看左右不遠,兩隊殺氣騰騰的京營士兵,劉澤清的親兵們都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咣郎朗……”兵器和甲胄在地上扔成了一座小山,然后兩個京營士兵押一人,將他們全部押入城外的臨時營帳中。
直到劉澤清的五百親兵順利被繳械,排成隊,一個個地被押入營中了,朱慈烺才看向山東巡撫王永吉,肅然說道:“審理之事就交給你們山東巡撫衙門和按察使衙門了,我猜殺害李浩然的兇手,就在他們中間!希望爾等能嚴格審訊,絕不使兇手逃脫!”
聽到此,山東官員又是吃驚,怎么?太子殿下要審訊劉澤清的親兵?那可是五百人啊,一堂一堂的要審到什么時候啊?
而劉澤清卻要要暈了,因為當日殺害李浩然的,就是他手下的親兵,一旦親兵招認,那他的罪行就再也隱藏不住了。
“現在是中午,最遲明天早上,本宮必須見到結果。”
朱慈烺盯著山東巡撫王永吉,淡淡微笑:“至于怎么才能令那些頑固者開口,以撫臺大人之才,一定能夠想到,本宮就不贅言了。”
楊軒初次臨陣、
不想在離著鎮子還有一里路的時候,忽然馬蹄聲響,一名賊騎兵忽然從鎮子里面闖了出來,隔著七八十步,相互就看到了對方。
雖然操練嚴格,但畢竟是新兵,緊張總是難免,楊軒手下的一名親兵端起來就是一槍。
但卻沒有打到,那賊兵嚇的撥轉馬頭跑回了鎮子。
那親兵知道自己壞了事,嚇的臉都白了。
楊軒雖然惱怒,但卻也沒有責怪,只令人回去通報劉肇基,就說行跡已露,。他則帶著二十個兵守在原地,繼續監視流賊的動向。
雖然是第一次上真正的戰場,但楊軒卻是談笑風生,和手下的二十個兵丁開著玩笑,在他疏導下,二十個人漸漸都輕松了起來,等鉆天猴帶著二百多人,呼啦啦地從鎮子里涌出來時,楊軒臉色一下就凝重了,但仔細觀察過流賊的數量之后,他卻又笑了:“只有兩百人,哈哈,正好夠我們練兵,都把銃端起來,聽我號令!”
海興都是平原,周圍沒有山,且土地貧瘠,莊稼成活不易,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因為含鹽量高,所以連草都不怎么長,一眼望十里,人很難隱藏,不過幸虧有一個小土坡,現在楊軒他們就隱身在小土坡的后面。
楊軒說的輕松,但手下的兵丁卻是緊張的冒了汗,他們只有二十人,一半鳥銃兵一半長槍兵,雖然操練刻苦,雖賊兵畢竟眾多,萬一一窩蜂的涌上來,那他們就完了。
但千總大人命令已下,沒人敢不從,再者千總大人都敢冒險,我們當兵的又怕什么呢?
賊兵越來越近,三當家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的最中間。作為一名有經驗的流賊,他清楚知道隊伍的前方后方都是不安全,都容易遭受攻擊,唯有隊伍的最中心,眾人拱衛之下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自身的安全。
只有剛才僥幸逃過一劫,現在帶路的那名賊兵一臉疑惑的伸長了脖子,向道路兩邊看,又看前方剛才他這是在這里遇見官軍的,現在怎么不見,莫非是跑了嗎?
心中這個念頭剛一閃過。
“砰砰砰……”
耳朵里忽然響起巨大的聲響,還沒等他明白過怎么回事,一顆鉛彈就已經打中了他的胸膛,將他掀翻在地。
忽然的襲擊將流賊打的一陣大亂,前行的流賊撲倒了一片,中彈的沒中彈都倒在了地上,中間的流賊嚇得都趴在了地上,只有三當家“鉆天猴”依然冷靜,他一指前方土坡冒起白煙之處,大喝:“在那里!不要怕,他們只有十個人,沖上去,殺了他們!”
在三當家的喝止之下,流賊終于恢復了鎮定,趴在地上躲避鳥銃的賊兵也都爬了起來,揮舞著手中的長槍大刀,嘶吼著,向白煙還沒有完全散去的土坡殺去。
但官軍卻已經不在現場,只看見二十幾個官軍正撒丫子往東面跑,其中還有一個騎馬的。ntent
崇禎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