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84章 史督辭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崇禎十五年

  以文制武并沒有錯,前世里的大國強國的國防部長基本都是文人,由文官系統主管武將的升遷,也沒有錯,但錯誤的是,大明不應該剝奪武將的戰事指揮權。

  比起文人,武將更了解戰事,更知道怎么取得一場戰斗的勝利。

  雖然文官中也有于謙、孫傳庭、洪承疇這樣的猛人,更出現過王陽明那樣的統兵天才,但更多的卻是楊鎬、閻應泰之類的糊涂人物,由他們帶領,在他們的瞎指揮下,原本占據優勢的大好局勢,瞬間就敗的不可收拾。

  文官也就罷了,偏偏到了崇禎朝的后期,因為對文官的失望,崇禎帝大量的往軍中派遣監軍太監,比起文官,太監更是不堪,基本上是誰和他們關系好,誰就能升官做主將,把本來就戰斗力低下的明軍攪得一塌糊涂。

  要想逆轉歷史,改變華夏王朝天崩地裂的局面,只靠一支京營是不行的,大明軍制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革……

  沉思中,忽聽見腳步聲響,陳新甲和吳甡回來了。

  兩人都有點疲憊,顯然又是經歷了一場馬拉松式的策問。

  見到太子,兩人見禮。

  朱慈烺公事公辦,就軍營中的一些軍務向兩人請教,又問河南的形勢,陳新甲搖頭嘆息,一臉喪氣,吳甡雖沒有多說,但眼睛里的憂慮卻是清楚可見的。等到說得差不多了,朱慈烺向陳新甲提出想要從兵部武庫中借用一些鐵鱗甲,陳新甲連忙起身,親自去辦。等陳新甲走后,朱慈烺向田守信點頭,于是后堂中所有的閑人都被清理了出去,并且在后堂周圍十步之內設置警戒線,由錦衣衛把守,不許任何人靠近。

  后堂中只剩下朱慈烺和吳甡兩人。

  朱慈烺直接切入左懋第的奏疏,也就是切入鹽政。

  吳甡聽完之后幽幽嘆口氣:“殿下,就算你不問,臣也打算為此事去見您的,昨日,漕運總督史可法的奏疏也到內閣了,臣給您默念一遍,聽完之后,您對江南鹽政的糜爛會更清楚。”

  接著就抑揚頓挫的默念了起來。

  明朝中央官員基本都是進士出身,人人都是背讀的好把式,像吳甡這樣的大才,隨隨便便看幾次,幾乎就可以倒背如流。

  朱慈烺臉色凝重起來。

  史可法要辭職!

  大明一共設有兩淮、兩浙、長盧、山東、福建、河東等6個都轉運鹽使司衙門,其中兩淮最大最雄,大明每年產鹽四億斤,而單單兩淮一地就占了四分之一,所謂“天下六運司,惟兩淮運司為雄,治蒞三分司,惟泰州分司為最。”

  所以鹽政出了問題,朝廷第一個要查的就是兩淮。

  朱元璋在沒有登基前,就于1366年始置兩淮鹽運使,洪武元年(1368年)再置通州、泰州、淮安3分司判官。各鹽場長官稱百夫長。二十五年(1392年),各鹽場改設鹽課司大使、副使。兩淮鹽區設轉運使1人(從三品),同知1人(從四品),副使1人(從五品),判官3人(從六品),各鹽場大使、副使各1人(俱未人流);此外又設巡鹽御史1人(正七品)。

  時至今日,主要官職并沒有改變,依然延續洪武年的舊制,但不同的是,比起洪武年,現在的鹽官鹽吏一個個可是肥的流油。

  此次左懋第兩淮查鹽,兩淮鹽運使馮導研和監鹽太監楊顯名雖然被拿下,但卻堅不認罪,同知、副使、三個判官也都否認有貪污舞弊的情況,下面的小鹽官一個個也是大聲喊冤,左懋第和方正化拼勁全力,但也只查到了兩三個小吏貪污的證據,其他鹽吏儼然都是清官。

  左懋第到揚州的第一天,身為淮揚巡撫的史可法就陪同查案,但即使如此,也無法撼動鐵板一塊的揚州官場。

  兩淮鹽運司直接隸屬于中央,和布政司、按察司平級,都是直接向朝廷負責的衙門,又有監鹽太監坐鎮,作為地方巡撫的史可法無權干涉鹽政事務,但整個揚州官場對左懋第的抗拒,他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他提出辭呈。

  “縱放私鹽、牟取暴利、勾結朝貴……”這是史可法點出的兩淮鹽政的弊端。

  “巡撫不力,察察不明,有負圣恩……”這是史可法的辭職理由。

  聽完史可法的奏疏,朱慈烺對明朝官場的復雜性有了更多的了解,不要以為你是巡撫、是欽差、拿著尚方寶劍,就可以雷厲風行,察察至清了。如果下面的小官胥吏團結一致對抗,任你巡撫欽差也是無可奈何。

  其實換成皇帝一樣,崇禎十七年,滿朝文武不說話不做事,干等著李自成進京,崇禎帝怒道,文臣皆可殺,其當時的心境估計跟左懋第史可法差不多。

  當然了,不止明朝,歷朝歷代,甚至前世里的文明社會也是如此,上級再有決心,但下級消極怠工拖著不執行,上級也沒有辦法。因為不是一個兩個,是所有人都在拖延怠工,你總不能把所有人都撤換了吧?

  所謂法不責眾,大約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史可法的辭職應該是以退為進,向朝廷施壓的一種手段。并非是真的想要離開巡撫的位置。

  讀完史可法的奏疏,吳甡深深望著皇太子。

  朱慈烺心知他是憐惜史可法之才,想要探知自己這個太子對史可法的態度,于是點頭:“史可法是一個賢臣,朝廷斷不可準他辭呈。不過我還是不明白,他兼著淮揚巡撫呢,為什么揚州官員敢背地里給他使絆子,左懋第更不用是說,那是欽差的身份,難道揚州官員已經目無法紀到這種地步了嗎?。”

  “殿下,這些小官胥吏只所以敢糊弄巡撫和欽差,除了因為鹽政弊案關系到他們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得不頑抗到底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有人在背后組織鼓動他們!”

  “自永樂之后,我朝每隔十幾年,就會清查一次鹽政,每次都是聲勢浩大,最后卻都是無果而終,在幕后那些人看來,這一次當然也一樣,最多不過就是犧牲楊顯名和馮導研兩個倒霉鬼,只要其他鹽官不亂,結黨互保,他們就可以繼續逍遙下去!因此他們才要嚴防死守,不使左懋第和史可法突破任何一個缺口,以防成潰堤之勢。”

  吳甡解釋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