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08章 難如登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從慎重開始

  七月天氣有些炎熱。

  轎子里不放兩個冰鑒,都不敢坐轎子,王瓊足足給嚴成錦送了一個月冰鑒,卻被嚴成錦彈劾了。

  可王瓊卻不生氣,嚴成錦彈劾的同時,還呈遞了一封舉薦疏奏。

  沒過一日,王瓊的晉升疏奏就下來了。

  太上皇說民間疾苦情狀甚多,許多弊政不被朝廷明察。

  于是,內閣增添兩位內閣大學士,另一個正是李東陽舉薦的韓文,韓文早已有入閣的資格,可當初為了管制吏部,遲遲沒有準許他入閣。

  同一日,王瓊和韓文接到新皇的圣旨。

  “賢侄啊,老夫的俸祿也不多,就不能再送你冰鑒了。”王瓊自己也舍不得用,這回可得好好享受一下。

  “送宅邸也行。”

  王瓊心說你怎么不管我叫爹呢,臉上卻是不敢得罪嚴成錦的,“一個月,再多就不成了。”

  這也就是送嚴成錦。

  送給其他官員,早就被揭舉了。

  李東陽埋頭批閱疏奏,置若罔聞,張升也仿佛聾了一般,看著戶部的賬目,崔巖看著太上皇列的整頓朝野政要,喟嘆一聲。

  王瓊滿心歡喜,走到自己的書案前坐下,雙手微抬抖落衣袖,露出一雙大手。

  “……為何下官的疏奏,這般多?”

  韓文遞給他一個眼神,又低下頭默默閱奏。

  “王大人以為,嚴成錦舉薦你入閣,是為什么?”張升頭也不抬。

  這時,小太監跑到門檻前張望,隨后,走到嚴成錦的身邊稟報。

  “嚴大人,詹事府要選侍講和經筵講官,新皇召您去謹身殿。”

  尋常,這份差事,要由內閣次輔來選拔。

  也就是謝遷。

  但謝遷身體有恙,告假一日,只能由他這個次次輔擔任。

  選拔翰苑的講官,是要出考題的,太上皇弘治將此番去湖廣巡視,寫成弊政小手冊,內閣每人一本。

  稍加改良,就能作為考題,分出一等二等名單。

  翰苑中,眾翰林眼巴巴望著大門,期望此行來人是王瓊,或者是崔巖也行。

  此二人,在內閣中才學最低,出題沒什么水平。

  李東陽也行,千萬別是那個人。

  翰林們焦急的張望著,殿宇中響起沙沙的翻書聲,臨時抱圣腳的人不在少數。

  張璁轉頭看向旁邊的書案,“公瑾兄,你真不去都察院?”

  “吾志不在此!”

  “來了!”

  只見,一個穿著仙鶴緋袍的官員大步朝翰苑走來,身后跟著一個文吏和一個小太監。

  翰林看見來人的面容時,微微怔了一下。

  是這狗官啊!逼得蔣公致仕不提,諂媚新皇升遷,有何顏面考核我等?

  “大人,學生有一句話……”一個書生道。

  嚴成錦:“出去,你被取消資格了。”

  “……”書生。

  書生還不知自己做錯了什么,雙腿一陣發軟,被都察院的門皂拖出去。

  殿中一片噤若寒蟬劉。

  “沒想到,嚴大人這般年輕。”

  “是啊,當真是才貌無雙。”、

  幾個剛才還在腹誹的翰林,瞬間對嚴成錦改變了印象。

  嚴成錦看著下方的眾人,“本官出的考題不難,答對三題者,為經筵講官,答對一題者,入六部觀者。

  一題不對者,離京任父母官。”

  翰林們昂頭看著嚴成錦,不難既是很難。

  “張璁。”

  張璁站起身來,忐忑向嚴成錦行禮。

  “謹曠官。”

  嚴成錦從李東陽那里了解一些,書冊上有李東陽的注解,答案不唯一。

  翰林們紛紛看向張璁,此題很難。

  要答上來,需知道此曠官,是指什么?又與朝政有何干系。

  膽大心細的考生,已經開始在紙稿上記下,思索解題的答案。

  “曠官,是對于地方官員赴京考察而言,三載考績,考察之際,解官赴京考察,沿途可開賄賂之門,故稱謹曠官。”

  沒錯,曠官不是具體的官職。

  而是說,那些暫時放下部務,入京考察的官員,會沿途行賄受賄,送京官財物。

  嚴成錦微微點頭,“該如何處置?”

  “都察院制考察名冊,記錄入京考察官員沿途,再詢問沿途地方御史,有無貪墨之舉。”

  張璁答完了,還特意扯上了就都察院。

  他小心翼翼的抬頭,望著嚴成錦的臉色。

  翰林們也緊張的看著嚴成錦。

  張璁答得極好,若不能得上等,那嚴成錦真是瞎了眼睛。

  嚴成錦薄唇輕輕啟,一道清脆又悅耳的聲音回蕩在大殿。

  “上等丁級三甲評定。”

  翰林們懵了。

  一雙雙眼睛看著嚴成錦,記錄名次的文官也傻了,“嚴大人,那究竟是幾等?”

  嚴成錦:“你如數記下來就是。”

  這個難題讓他來,至少能有五條措施,張璁還提了都察院一下,明顯有拍馬屁的嫌疑。

  “憫窮吏。”

  這是太上皇在京外微訪時,察覺的弊政,不通民生者,答不上來。

  翰林們的目光落到張璁身上。

  張璁極為緊張,摸了摸汗水才道:“在衙門和各部的吏役,有人是父輩為吏役,兒子卻為傭工,有人是丈夫為吏役,妻子是乞丐。”

  翰林們的目光轉到嚴成錦身上。

  他們大多是富貴出身,哪里懂這個,這次考題真的難啊。

  只見,嚴成錦微微點頭,卻不點滿。

  “為何會如此?”

  “學生也不敢妄自猜測,大抵是吏役冊本未到吏部,以至于無俸祿發放,故而吏貧。”

  張璁在原籍時,大抵知道一些。

  此人竟又答上來了。

  學霸啊,都察院糾察朝野,倒是需要這樣的人才。

  嚴成錦道:“上等乙級一甲評定。”

  這道題比剛才難一些,所以,給的評定也稍稍高一些。

  翰林們大汗淋漓,仿佛正在遭受人家最痛苦的煎熬。

  “恤捕逃。”

  兩個時辰后,嚴成錦帶著名冊來到東暖閣。

  “這是臣在翰林院考核的名冊。”

  朱厚照正聽李東陽幾人稟報朝事,看到考核的題目,“老高,這不是父皇給內閣的整飭冊本嗎?”

  這家伙真是比朕還懶啊。

  “臣以為,他們入朝為官,應當也要知曉朝綱。”

  李東陽翻開看了幾頁,頓時瞪大眼睛,“要發放京外的有一千八百人?”

  “不錯。”嚴成錦點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