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27章 郡縣安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從慎重開始

  柴府,大門前。

  讀書人提著束脩,準備進見柴升。

  柴升是新上任的兵部尚書。

  比六部中最年輕的張升,還年輕十四歲。

  這意味著,馬文升和曾鑒等人致仕,柴升的仕途,才剛剛開始。

  在六部和內閣中,和柴升結下束脩之禮,最前途無量!

  若能入朝當官,至少可以受柴升照拂二十多年。

  讀書人提著臘肉,站在府門前焦急的等候,一個個等著面見柴升。

  可他們看見,有一個清秀的書生不用排隊,直接就被門子領進去了。

  頓時,像吃了大虧般,咋咋呼呼起來。

  嚴嵩小心翼翼地走進府院。

  這是他迄今為止,見過最恢弘的院子,五進五出,跨門檻都跨累了,還沒到地方。

  繞過正堂,走到中堂,堂上有三個穿著緋袍的大老爺。

  首座的人,身穿錦雞緋袍的,嚴嵩道:“學生見過柴大人。”

  柴升笑容可掬,請的手勢示意:“坐吧,本官惜才,聽說你是北直隸解元?”

  嚴嵩卻沒有坐,聽出玄外之意,柴升想收他做門生。

  “多謝大人賞識,恕學生不能拜入柴大人門下。”

  柴升笑容僵硬在臉上。

  楊同板著臉道:“柴大人是兵部尚書,本官看,你也不是聰明之人。”

  嚴嵩躬著身子:“學生已有心屬的恩師,如柴大人無事,學生想回去看書了。”

  氣氛忽然有些尷尬,柴升心想,嚴嵩應該求著他收為學生才對。

  可如今卻是,嚴嵩竟有些不屑一顧。

  柴升道:“可否告訴本官,你恩師的名諱?”

  嚴嵩搖搖頭道:“那位大人的名諱,不方便透露,再者,他也未收學生為門生,不可稱為恩師。”

  “嚴成錦!”

  “嚴成錦!”

  楊同和莊軒失聲脫口而出。

  在朝中,只有那個人,不便透露姓名。

  嚴嵩錯愕地抬頭,強裝鎮定:“二位大人莫要亂猜,學生什么也沒說。”

  是嚴成錦無疑了!

  楊同愈發篤定,可此子向來對掄才大典不上心,為何會收嚴嵩?

  柴升熱臉貼了冷屁股,又不喜嚴成錦,心中難免不快:“送嚴解元出去吧。”

  嚴嵩從中堂出來,看見了湛若水和崔銑,相互作揖,轉身走了。

  嚴府,

  嚴成錦冥思苦想,大明使臣為何死于東京城?為何又放一個探子回來?

  史上,肅宗黎敬甫在位僅僅六個月,后黎誼繼位。

  黎誼像商朝的紂王,暴虐無道,沉迷酒色,以殺人為樂。

  若將安南交到此人手中,安南不會再臣服與大明。

  朝廷為是否出兵安南,懸而未決。

  派人去調查,路途太過遙遠,不出兵,又有損大明的威嚴。

  他想出了一個兩全之策,準備明日諫言。

  何能小跑進來稟報,討好似的笑道:“少爺,嚴嵩求見您。”

  嚴成錦頭也不抬:“不見,本少爺忙著,再打擾,扣光你年終月例。”

  何能嗖地一下,消失在嚴成錦的視野中。

  片刻功夫,又來到府門前,對著嚴嵩道:“你回去吧,咱們少爺不想見你,快滾。”

  嚴嵩面露難色,想了想:“可否幫學生帶句話?就說柴大人想招攬學生為門生,但學生并未答應,讓嚴大人不要多想。”

  呀,是你多想了?少爺何時會在乎區區一個解元。

  不想打擊這個書生。

  何能滿不在意地應了一聲,砰地關上門。

  翌日,清晨。

  又議到安南斬殺大明使臣的事。

  弘治皇帝面色陰云密布,安南之事不知道怎么處理才好。

  國庫空乏,一旦開戰,動輒幾十萬靡費。

  只為爭一個面子,就要花去幾十上百萬銀子,并不理智。

  昨日散朝后,諸公仍然在議論此事,一直遲遲未定。

  弘治皇帝冷靜下來:“諸公以為,是出兵,還是不出兵。

  朕想了一夜,嚴卿家所言有理,此事,確像亂臣借朝廷之手,除去安南國王。”

  給他人做嫁衣,心中也很不爽。

  柴升道:“若朝廷不出兵,西南必定大亂,臣以為,該出兵!”

  自永樂之后,安南一直肆無忌憚的侵擾西南。

  朝廷不管不顧的態度,才讓他們囂張跋扈。

  若殺了使臣,還能相安無事,一直穩定的西南,將會從此開始受安南侵擾,就連暹羅、吐蕃等國,也會效仿。

  馬文升道:“柴大人說的不錯,為了西南的安定,要出兵!”

  “陛下,李兆先運回的銀礦,僅能煉出九百七十萬兩白銀,如今又要出海了,還有修整大運河的糜費。

  朝廷攻占安南,能做什么?”韓文不贊成出兵。

  戰爭不能掠奪,就是賠本的買賣。

  正在這時,都察院一道不刺耳的聲音加入群聊:“臣或許,有一個兩全之策。”

  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干咳一聲:“嚴卿家說看。”

  “郡縣安南!”

  此話一出,諸公面色微動,顯然明白了嚴成錦的意思。

  永樂年間,成祖就曾郡縣安南,將安南作為大明的疆域。

  但朝廷要派重兵駐守,消耗靡費,又得不到好處,后來,就當作累贅丟了。

  謝遷轉過頭:“嚴大人的意思,將安南作為朝廷的郡縣?”

  柴升還以為是什么高明的辦法:“永樂年間,早已有過郡縣安南,此乃折損靡費之舉。”

  在后世,安南是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國,可見其產糧實力。

  安南全境都能種植大米,但朱棣并未發掘這塊土地的價值。

  拿下安南,朝廷將擁有第三個魚米之鄉。

  嚴成錦道:“臣想,將安南作為朝廷第十五個布政使司,據臣所知,安南產米,勝過江南。”

  弘治皇帝和百官瞳孔猛地一縮。

  江南,占據朝廷賦稅的半壁江山啊!

  劉健詫異:“朝廷怎么不知道?”

  “安南常年內亂,百姓無法安心耕種,且又缺乏農具,荒地無法開墾,才令朝廷被蒙蔽。”嚴成錦道。

  安南如此挑釁大明,正好給大明一個出兵的機會,將計就計。

  弘治皇帝倒是不知道,安南土地如此肥沃:“嚴卿家如何知道,安南的良田肥沃?”

  李東陽有些擔憂地看向嚴成錦。

  不過,見此子并不慌亂,顯然早有準備。

  嚴成錦看向韓文:“敢問韓大人,安南每年向朝廷交換多少大米,可有拖欠?”

  韓文道:“足足有六百萬石左右,從未拖欠!”

  大殿中一片安靜。

  朝廷收秋糧,僅僅一千五百萬石左右。

  安南一個小國,竟能用六百萬石糧,交易鐵具?

  嚴成錦也嚇了一跳。

  只有一種可能,安南朝廷,往死里剝削百姓。

  弘治皇帝板著臉,竟有些激動:“韓卿家怎么不早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