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18章 本官舉薦,我爹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從慎重開始

  兵部尚書的人選,有兩個人。

  兵部左侍郎左宗彝和南京兵部尚書柴升。

  按陛下的習慣,通常是由本部侍郎升任尚書。

  但左宗彝在督修長城,戍守阿拉善邊陲,身兼兩職,那就只剩下柴升一人了。

  弘治皇帝突然問道:“劉大夏尚能飯否?”

  百官神色凝固在臉上,陛下該不會想重啟劉大夏吧?

  嚴成錦暗啐一口,在陛下眼里,果然沒有真正的退休啊,身為打工人,一輩子都是打工人…

  返反聘前朝老臣極為常見,王恕八十多歲,還被朝廷拉出來用了。

  相比之下,六十多歲的劉大夏還算年輕。

  大殿中一片沉寂。

  這時,吏部給事中常僉道:“臣與劉公有些書信來往,字里行間,劉公身體安好。”

  劉大夏離任時,是兵部侍郎,出任本部尚書順理成章。

  “陛下,不如讓南京兵部尚書充任?”李東陽道。

  嚴成錦想讓自家老爹擔任,這是他心中的首選,讓南京兵部尚書擔任,這是次選。

  劉大夏是最后一個選擇。

  他與劉大夏交易鄭和航海圖的事,若被錦衣衛翻出來,將會人設崩坍。

  “舉賢不避親,臣舉薦家父嚴恪松,家父戍守邊陲屢立大功,任兵部尚書一職,綽有余裕。”嚴成錦躬身,不理會周圍的目光。

  雖說舉賢不避親,可你這也太親了吧?

  弘治皇帝抖了抖嘴角,三邊需要守將,他不想調嚴恪松回京。

  其次,嚴恪松身為安定侯,有爵位在身,再任兵部尚書,權柄豈不通天。

  “陛下不可,即便啟用劉大夏,也不能將嚴恪松調回京城啊。”

  “不錯,有爵位之人,豈能任六部部堂,嚴成錦,你身為都御史,難道不知?”

  六科的兩個官員接連說道。

  弘治皇帝手掌摩挲龍椅的扶手,忽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抹堅定的神采:“傳朕旨意,啟用劉大夏!”

  嚴成錦面色僵硬,劉大夏致仕致了個寂寞,充其量就放了個長假。

  劉健等人躬身,對劉大夏的政績,一致認同,退朝后,回到內閣擬旨。

  木炭只能派兵部的給事中,押送前往遼東。

  下了值,嚴成錦猶豫,是否需要給劉大夏寫一封信,讓他不要應承陛下。

  一旦他與劉大夏的交易敗露,或許,會影響他入閣。

  在京城,無煙煤迅速蔓延開來,賣炭翁變成了賣煤翁。

  士紳們嫌棄去良鄉領無煙煤麻煩,干脆從賣煤翁手里買,就花個運送錢。

  棋盤大街上,人群扎堆圍在一起,尤為熱鬧,像梨園看戲般。

  嚴成錦卻沒聽見唱戲的聲音,隔著轎簾問何能:“那邊在做什么?”

  何能激動得聲音提高好幾度:“少爺,那邊許多稀奇的玩意兒,你要不要下轎子看看?”

  人多的地方,少爺向來不會去。

  “不去,你告訴本少爺是什么。”

  “有大蛇,很大的蛇,小人保證,少爺沒看過這么大的蛇。”何能補充一句:“太子殿下也在!”

  何能這狗東西,分明是自己想去看,還來誘引他。

  嚴成錦委托錦衣衛清場,葉準帶著幾個人,將圍觀的百姓全部驅逐了,才遠遠透過轎子看了眼。

  真有條大蛇,纏繞在一個番人脖子上,比上一世,他在動物園中看到的小多了。

  一旁的籠子中,還關著綠猴、金剛鸚鵡、樹懶、森蚺等。

  因為稀奇,才招致了這么多百姓。

  番人三分茫然七分恐慌,見客人被驅逐走,錦衣衛又將他團團圍住。

  朱厚照咬著虎牙,不樂意地道:“誰讓你們驅逐百姓?本宮正看得高興呢!”

  這狗太子又溜出宮了,葉準面頰抽搐一下,笑道:“嚴大人吩咐的,屬下也是奉命行事。”

  朱厚照轉過身,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發現嚴成錦的轎子,喜滋滋的走過來。

  “老高,本宮將這番人請去給太后解悶,如何?”

  “太后喜歡看戲,未必喜歡這番人,不打擾殿下,臣走了。”

  放下轎簾,嚴成錦陷入沉思中,走到棋盤街的街頭,竟又看到番人手執項圈,逗弄一頭熊瞎子。

  回到府上,便命人將王不歲找來。

  從良鄉趕回來,王不歲氣喘吁吁地小跑進院子:“少爺,您找我?”

  “為何京城多了番人和奇怪的猴子?”

  王不歲笑道:“開海禁后,番人帶來了許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在天津衛港口更多,少爺喜歡,小人請到府上?”

  開海禁有一段時間了,許多番人涌來大明,他倒是聽番人說過,來自奧什么國。

  嚴成錦摸著下巴,看來外來物種入侵,比想象中的更嚴重。

  綠猴,就是一種無解病疾的起源。

  一旦成病,連汪機也束手無策。

  海外跨境貿易,畢竟有攜帶病菌的風險,若不管制,將泛濫成災。

  穩妥起見,要向陛下諫言,令惠民藥局的大夫,前往天津衛檢測,合格才能入境。

  “將京城中,番人手中的活物,全都買下來。”

  王不歲暗自咋舌:“小人這就去辦。”

  “少爺,有一封書信,是程敏政大人寫來的。”門子走進正堂里。

  嚴成錦讓何能把信拆開,念了一遍,朝鮮借力役十五萬人。

  一旦集結完畢,就安排船只渡海,登陸大明的土地。

  翌日,大清早。

  嚴成錦跑了十圈,換上干凈的緋袍,入宮面圣。

  到了東暖閣,拉出袖口中的信:“陛下,朝鮮的十五萬力役,準備入境了。”

  弘治皇帝眼皮子抬了下,又耷拉下去,“昨日,朕也收到了程敏政的疏奏。”

  “雇傭力役有風險,入境需謹慎,臣請乞,準許臣在天津衛,設立監察海關。”嚴成錦道。

  大明一直閉關鎖國,對海外管轄的,僅有市舶司。

  市舶司,只掌海外諸蕃朝貢市易之事。

  但不像海關,會外來的物種進行檢查和扣留,只查看戰用物資。

  如今,東南沿海貿易頻繁,若不設立海關管制,不知會泛濫成何種景象。

  韓文譏諷道:“嚴大人給銀子?如今,到處都要銀子,嚴大人若是能將米價也壓下去,才叫本事。”

  國庫就是這樣,才一直屯不起來。

  李東陽頷首,在天津衛設立海外監察司,相當于設立了一座衙門。

  一時之間,嚴成錦也不知如何解釋外來物種入侵的重要性。

  良鄉傾力造船和維持海外貿易,又大力挖掘煤炭,再邁開步子,就要扯到蛋了。

  “良鄉也沒有銀子,韓大人說笑。”

  弘治皇帝長嘆一聲:“為今之計,只能等李千戶帶銀子回來了,希望島國真有銀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