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73章 回京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從慎重開始

  京城,艷陽高照。

  國子監的祭酒和博士們罵聲一片。

  朝廷竟將心學,列入北直隸的秋闈中。

  “陛下竟會為此下圣旨,如今距秋闈不過兩月了啊?”

  圣旨是不可違抗的。

  “既是張大人已首肯,我等也只能照辦了,只是王守仁讓監生去良鄉,這是何意?”

  要講學來國子監就是,良鄉藏書樓能裝得下三千考生?

  再加上良鄉的書生,恐怕有五六千人。

  “畢竟是圣旨,且先讓他們到良鄉吧。”

  國子監生覺得詫異,朝廷歷來以四書五經取仕,忽然改為心學。

  這倒是讓不少監生對心學好奇。

  朝廷連下兩道圣旨,昭告天下:北直隸的秋闈不會太難,那就應當不會太難。

  國子監,大門打開,

  青衣儒裳的監生排成長龍,宛如一條粗壯的水流,行走在大街上。

  此時,良鄉的書生涌入藏書閣后寬闊的校場,心中激動。

  國子監生得宮中博士講學,他們卻只能自己啃讀經書。

  這樣一來,就公平了。

  嚴嵩后悔沒早聽王守仁講心學,抱著蒲團等王守仁開講,補上學問。

  國子監生,陸續涌入校場。

  嚴成錦對著王守仁:“若伯安兄要監生領悟知行合一,不妨讓他們去挖掘河渠。

  房山有許多需要開墾的荒地,利國利民。”

  王守仁眸中微動。

  難道這次秋闈的心學考題,是治水?

  奉天殿,弘治皇帝氣喘吁吁跑到金水橋時,蕭敬遞過金黃絲帕。

  “王守仁在良鄉講心學,監生的反應如何?”

  王守仁讓監生去挖溝渠,蕭敬小心翼翼:“才一天就怨聲載道了,王守仁沒講心學,讓監生去挖溝渠。”

  弘治皇帝蹙眉,難道這是心學的教導之法?

  讀圣賢之人,豈能干這種勾當。

  牟斌快步走來,微微躬身:“陛下,楊一清回京了,在奉天殿求見,有急奏!”

  此時,奉天殿。

  朱厚照來找弘治皇帝請安,卻看見楊一清站在殿中,“楊師傅,西北馬政如何?”

  楊廷和回過頭,看見朱厚照,不情愿地道:“還好。”

  朱厚照狐疑,楊師傅不太對勁,分明是有急事要奏。

  片刻,弘治皇帝直接來到奉天殿,來不及更換龍袍。

  楊一清在西北剿除馬匪和賊人,如今終于回到京城了:“陛下,達延汗與阿爾乞集結軍部十萬,延綏告急。”

  河套是韃靼的必爭之地,比遼東更重要。

  朝廷在西北,用巨石和混凝土建造長城。

  一旦完工,西北將固若金湯,達延汗舉兵反撲,就來源于此。

  弘治皇帝渾身一緊,急問:“韃子怎會有如此多兵力?”

  楊一清微微抬頭,吐出四字:“有瓦剌人!”

  元朝覆滅后,蒙人分裂成兩股撤出中原。

  一股是韃靼,他們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有皇族血統,稱黃金家族。

  一股是瓦剌,是依附于成吉思汗的外臣。

  朝廷與韃靼戰爭頻繁,導致北方的瓦剌日漸強大。

  但瓦剌和韃靼也互爭領地,為何會被達延汗說服?

  “更關鍵的是,達延汗還在集結虜人,想一舉奪回河套。”楊一清咬牙道。

  韃靼人最厲害的,是騎兵。

  十萬大軍,足可以沖破延綏邊城,通常會集結三邊兵力對抗。

  但如今韃靼把瓦剌請來了,甘肅和寧夏的兵力調走,若遇到瓦剌的大軍,河套同樣會丟失。

  “三邊危在旦夕,需朝廷派京營出征延綏。”

  楊一清來不及想,為何瓦剌會與韃靼結盟。

  當務之急,是保下河套。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躬身作揖:“父皇,兒臣告退。”

  弘治皇帝瞥了眼,心煩地讓他滾出去。

  朱厚照興高采烈跑回東宮,抽藏在被褥下的錦盒,共有五萬八千余兩。

  不過,有一張是嚴成錦當初寫的紙條:此紙值三萬兩。

  延綏告急,本宮這筆銀子,能招募一支千人大軍!

  眼下要先找老高兌換銀子,這家伙,應當不會賴賬。

  來到都察院值房,朱厚照把文官趕出去。

  嚴成錦蹙著眉頭:“殿下來都察院做什么?”

  一張白條出現在書案上。

  朱厚照笑著道:“本宮來兌銀子,你不會想賴賬吧?”

  “臣一向信守諾言,只是……”嚴成錦微抬頭:“殿下拿著這張紙不好嗎?為何要換成銀子?”

  “這是本宮的銀子,想換就換。”

  嚴成錦低頭沉思,朱厚照舍得用銀子的地方,只有打仗。

  這廝整日把砍死達延汗掛在嘴邊,難道想溜去關外?

  “方學!”

  方學走進來,作揖:“嚴大人!”

  “今日朝廷可有邊陲的急奏傳回?”

  “沒有。”

  鄭乾在西北督修長城,只要有敵情,會傳回疏奏。

  朱厚照通常是在奉天殿得到消息,不可能比都察院更快。

  但嚴成錦還是問:“殿下要銀子招募兵馬?”

  朱厚照面色淡定:“這么多錦衣衛盯著,本宮如何出京?你快將銀子換給本宮。”

  嚴成錦仔細想了想,還是覺得派人查清楚為好:“殿下先回宮吧,明日,臣就籌措銀兩送上。”

  朱厚照看重兄弟義氣,這筆銀子是要給的。

  可以稟報陛下,再將銀子要回來,連同朱厚照存的五萬兩!

  “那你明日,就送到東宮吧。”

  深夜戌時,新月如鉤。

  李府的亭謝中,丫鬟提著燈籠,微黃的燈火映在水面,碎光粼粼。

  李東陽舉起酒杯,興致勃勃:“應寧兄剿滅西北匪盜,還一方百姓安寧,有大功。”

  “誒,西北如今也不安寧,明日早朝,賓之兄就知道了。”

  楊一清抬頭望向李東陽:“嚴成錦改了科舉?”

  “嗯,只在北直隸試行,此子就住在東區,離本官府上不遠,這就命人將他喚來。”

  “愚弟記得,此子夜不出戶吧?”

  “為兄有辦法。”

  李東陽轉頭對下人吩咐一聲。

  很快,嚴成錦便出現在李府,說好了是與清娥夜會………

  他看見李東陽坐在涼亭中,便知道是故意引他來,準備轉身溜了。

  “一年不見,嚴大人!”

  聲音賤賤的,嚴成錦覺得有些熟悉,竟發現是楊一清。

  “楊大人怎么回來了?”

  “西北出了大事,需本官親自回來一趟。”楊一清望著他。

  嚴成錦感覺不妙,走進亭榭中:“可是河套告急?”

  楊一清錯愕片刻,頷首點頭:“正是。”

  這……

  朱厚照該不會已經在去河套的路上了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