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69章 不考四書五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從慎重開始

  早朝,

  想起宮外大批書生離京,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朕聽聞,宮外之事,嚴卿家要如何處置?”

  百官側目,此事,因嚴成錦擔任主考官而起。

  返鄉路途遙遠,只怕考生來不及在三月,返回原籍,錯失秋闈。

  嚴成錦躬身作揖,試題雖然出完了。

  但,距離秋闈,還有近三個月。

  不能交給禮部封卷,更不能在朝堂上提及,會出大事。

  “臣雖沒有著書,但這次的策題,并不難,陛下可以昭告天下。”

  這個消息傳出,能安穩住書生。

  李東陽低頭沉思。

  看此子篤定的神色,想必,已出完考了。

  百官宛如被雷擊中。

  “不會太難?難道,此子的已經將考題出完了?”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誰知是真不難,還是假不難?”

  殿中竊竊私語。

  弘治皇帝將信將疑。

  此子為了出題,連宅院都搬走了:“司禮監傳通政司,出邸報穩昭告天下。”

  “奴婢遵旨!”

  等百官退去,六部和內閣被留在大殿,關上殿門。

  朱厚照沒見嚴成錦,不樂意了:“老高何時出來?”

  今日,他去嚴府,發現府還在,人沒了。

  老高搬走了,連他也不告訴,他特意來找嚴成錦,問他搬到何處了。

  小太監堆著笑意:“陛下和嚴大人在商議秋闈之事。”

  朱厚照眸中放光,來了興致,趴在敞窗上扣了個眼睛睜大眸子往里看。

  此時,大殿中。

  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目光炯炯:“嚴卿家的策題出完了?”

  李東陽幾人神色凝重。

  張升一臉正色,秋闈的策題事關禮部。

  北直隸的主考官通常會先到各府監考多次才有可能被任命為京城的主考官。

  明初至今,京城的主考官皆四品以上的大儒。

  嚴成錦不僅沒有離開過京城連大儒也算不上。

  嚴成錦看向李東陽幾人,道:“陛下佐證,若今日之事傳出去,不是臣鬻題。”

  朱厚照眼前放光使勁讓耳朵貼著窗紙聽清楚要考什么。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三公和六部大臣全神貫注。

  “臣這次策題,不是從四書五經中所出。”

  各種吵雜的聲音響起。

  明朝科舉的考題,出自四子的書,以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這是定例。

  不管換成哪一個主考官,都需要從里面出題。

  不從里面出這不就是改制了嗎?

  張升脾氣火爆:“好啊,本官就料到交給你會來這一出!不從四書五經中出題,你想從哪里出?!”

  “科舉取士為朝廷選舉棟梁之才歷來如此臣以為,此舉不妥。”熊繍躬身。

  劉健頷首點頭,想插幾句話,卻發現,差不多被說完了。

  李東陽沉吟片刻:“你要從理學院中選取試題?”

  “下官不能說,陛下將主考官給臣,還望相信臣。”

  劉健生氣地嗤鼻,你打太極呢?

  內閣和六部的大臣,除了劉健和馬文升外,脾氣都極好。

  可此時,不禁有些動氣。

  不在四書五經中出題,還不告訴他們從哪兒出。

  嚴成錦略微低頭,不敢說。

  從心學中出題,既然科舉考的是圣人的學問,王守仁也是圣人,為何不可?

  儒學更重于禮,講究反求諸己。

  心學更講究研究和實踐結合。

  而科學的發展,正是來源于大量的實踐和實驗。

  大明如今更需要心學。

  通過科舉能將心學,推廣至天下,且儒學和心學,并不沖突。

  就像語文和數學,并不沖突。

  只是,怕說出來會被大臣噴死。

  畢竟,王守仁還只是名不經傳的書生。

  弘治皇帝思索片刻,對內閣和六部大臣:“諸公退下吧,蕭伴伴替朕將太子押走,朕知道他在外頭。”

  窗戶上的人影,就是朱厚照。

  劉健幾人相視一眼:陛下想與嚴成錦獨議。

  紛紛躬身作揖,退出了大殿。

  蕭敬想留下聽聽,可將弘治皇帝臉色嚴肅,應了聲是,便退出去。

  “殿下,別偷聽了,陛下讓奴婢帶您回東宮。”

  朱厚照背負著手,看了眼蕭敬:“本宮有急事要出宮,你就不必跟著了。”

  蕭敬賠笑,你是要出宮散播消息吧?

  “殿下,宮中之事,萬萬不可外傳。”

  朱厚照輕哼一聲,不樂意了:“放心,本宮知道分寸,不會亂說的。”

  大殿中,只剩弘治皇帝和嚴成錦兩人。

  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面色如常:“你要從何處出題?”

  嚴成錦仔細思索片刻:“臣出的題目,來自心學。”

  霎時,弘治皇帝感受到一陣涼意。

  從四肢匯入胸口,嚴成錦的回答令他十分錯愕,以至于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心學是王守仁的學說,朕讓他在良鄉講學,已是寬仁。

  “朝廷尊儒學為正統,其余皆為閑書,更何況心學是否有理,還未有結論!”

  嚴成錦看向弘治皇帝,遲疑:“臣有一句話,或許會沖撞諸公和圣人,不知……”

  “你說!”

  “內閣的劉公三人,以及六部的六位大人,代表的是儒學。

  王守仁、宋景、謝丕、李兆番和汪機,代表的是心學,

  陛下認為,他們哪一方,更有功于朝廷?”

  王守仁屢次替朝廷征戰,平定戰亂。

  宋景不必說,火器和良鄉皆出自他之手,大明的商業得以興盛,與他有莫大的關系。

  汪機更不必說,救太后和朕有功……

  而劉健和謝遷等老臣,為治理天下,立下功勞無數。

  就猶如左膀和右臂,他評不出好壞來。

  可弘治皇帝想不明白:“宋景等人,與心學有何關系?“

  “王守仁的心學,正是從宋景等人身上,所悟出的道理,知與行合一。

  臣不是質疑朱學,只是,該如何格物?或許,只有朱子自己才知道。

  沒有具體方法流傳于后世,后人就不能效仿,那么圣人的真理,便只有朱子自己知道。

  而心學不同,知和行合一,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

  “只是此事,還請陛下保密,臣怕百官會……”

  弘治皇帝沉默不語。

  此時,大殿外,李東陽幾個大臣還未離去,心急如焚。

  科舉試題,不從四書五經中出,要從哪里出,非得等這小子出來,問個究竟。

  良鄉,官道上,

  一匹棗紅色快馬飛馳,朱厚照興高采烈地拍著馬屁,直奔良鄉藏書閣。

  衙役知他身份不簡單,將馬牽到馬廄里。

  藏書閣里的書生少了些,卻依舊還有許多人。

  “本秀才有消息,秋闈有兩道策題,不考圣人的學問。”

  大堂中一片嘩然。

  四書五經考了近百年,突然不考了?

  質疑朱厚照的聲音四起。

  朝廷剛才發出邸報,今年的秋闈考題,不會太難,怎么又變了?

  楊慎知道朱厚照的身份,忙問:“小朱秀才,從何處得到的消息?”

  “那人的姓名,不能透露,爾等若不信,會吃大虧,本秀才手上有講義,你們要不要?”朱厚照笑問。

  “楊兄,莫要信他,他就是想騙銀子。”

  楊慎知道朱厚照是太子,搖頭:“小朱秀才與嚴大人相熟,他所言,應當是真的。”

  與嚴成錦相熟?

  書生們呆若木雞。

  十年寒窗苦讀儒學,突然告訴我等不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