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值房。
  嚴成錦手里拿著今日的邸報。
  坊間的邸報,被老王書坊壟斷,大半個版面是理學院的消息。
  朝中的消息,來于都察院的糾察。
  但如今,鄭乾去京城的都察院衙門坐堂,值房里,只剩嚴成錦一人。
  若他不彈劾,就沒有彈章,所以,邸報空出了一片。
  “許久沒彈章,陛下定會追問,要招納新的御史了。”
  明朝的御史選拔,主要來自翰苑的下等庶吉士。
  翰苑,是人才儲備庫。
  通常由六部先挑,挑完后剩的“殘羹冷炙”,才輪到都察院和五寺瓜分。
  來到翰苑,嚴成錦找老爹的同年屈伸,要了翰林的名冊,又查看了宗卷。
  內閣和翰苑學士會不定時考核,將翰苑的人分配到六部,就如同當初他和王守仁一樣。
  在宗卷上能看到考核。
  “還請屈大人將這三人找來。”
  翰林屈伸看了眼名單,這三人雖然考核不佳,卻也足以進六部了,你可真會挑!
  屈伸尷尬笑了笑,規勸:“賢侄啊,要不你再換三人,這樣害人,不好。”
  如果不是走投無路,沒有人想去都察院。
  都察院與六部不同,御史是七品官,再往上,就是正四品的左右僉都御史。
  七品到四品之間,是空的,想晉升,你就絕望吧。
  本還應該一個叫經歷的官職,可這官只有兩人,弘治皇帝為節省靡費,到現在,也不封一個。
  六部則不同,二品至九品,都有官職。
  且六部之間,能相互調動,彌補空缺,都察院的御史,卻很難調入六部。
  最重要的是,六部容易選入內閣,為內閣大學士。
  翰林院的書生,哪個人的最高夢想不想入內閣,實現自己的抱負。
  “本官就要這三人。”
  翰苑的值房,頗為熱鬧。
  翰林們聽聞保定府出了賊盜,屢次剿賊無功而返,紛紛咒罵保定知縣無作為,要上疏彈劾他。
  嚴成錦對翰苑的氣氛,習以為常了。
  走進里院,這里是翰苑學士張元禎的值房。
  翰苑學士是翰林院的部堂,只設一人。
  若想從翰苑要人,需先從經過張元禎同意,再經由吏部調動,四品以下的官員任命,不用經過弘治皇帝。
  值房中,一個男子身板挺直,端坐在書案前,五官透露出掩飾不住的正氣。
  匠人正用剃刀,修剪他的美髯須。
  張元禎在看今天的邸報,不過,是通政司發出的邸報,不是坊間的邸報。
  翰苑知悉京城外的事,才能寫彈章。
  “大人,都察院嚴大人來了。”
  他抬手示意停止修剪,錯愕了片刻,才道:“不見!”
  來翰苑還能做什么?
  聽說,都察院把御史都派到邊陲了,定是來要人的。
  嚴成錦大步走進值房:“張大人不愿見本官,可是為了兩位楊大人之事?”
  他彈劾過楊一清和楊廷和。
  張元禎常與二人吟詩作對,在府上小酌,關系就形同……李東陽和謝遷這對好基友。
  張元禎面上微微一扯,生硬地道:“不知你在說什么。”
  嚴成錦也浪費時間:“本官想要這三人,調入都察院充任御史,請張大人向吏部遞名冊。”
  名冊放在書案上,張元禎輕飄飄地看了眼,差點跳起來:“你這不是害人!本官已安排去戶部和吏部觀政。”
  “那本官,只能如實稟報陛下,彈劾張大人懶政失職,阻礙他人升遷。”
  升遷?
  你管這叫升遷?
  張元禎氣得頭暈目眩,嘴皮子微微顫抖:“你說本官…本官懶政失職?”
  老夫每日卯時之前,就來翰苑了!
  去戶部和吏部,哪一個比不上都察院?
  “你…你還想彈劾我,你等著……老夫去稟報陛下!”張元禎氣不過,戴上官帽沖出值房。
  嚴成錦懵然地站在原地。
  他與張元禎本無嫌隙,但雙楊之事,讓張元禎對他頗有看法,才會這么氣急敗壞。
  脾氣如此火爆,活不了幾年了。
  華蓋殿,
  弘治皇帝用帕子擦了擦手,打開從文華殿送來的新修撰古籍。
  正在這時,蕭敬抱著浮塵進來:“陛下,張元禎求見,還帶著一眾翰林,像是來打架的。”
  很快,張元禎走進殿中,朝弘治皇帝微微躬身:“陛下,嚴成錦要翰苑交出三人,否則,便要彈劾臣。”
  弘治皇帝微微蹙眉,最見不得這等不公之事。
  “何事?”
  “他向臣要三人,為都察院御史,臣不愿,陛下你看這三人,許天錫是李東陽大人的門生,頗有才華,臣已安排觀政吏部,第二人是張霖雨,是王華的門生,觀政戶部,第三人是姜云,未觀政,此人倒是平凡。”
  嚴成錦要的三人中,有兩人是二甲進士。
  弘治皇帝看完后,倒是明白嚴成錦的心情,歷來各衙門爭奪人選,也時有發生。
  連宮里的十二監,也不例外。
  “這三人的意愿呢?”
  張元禎微微躬身:“他們自然不愿意去都察院。”
  御史難以升遷,還有一個原因。
  御史是個得罪人的活,你彈劾了大臣,大臣便不會舉薦了。
  弘治皇帝看向蕭敬:“都察院許久沒來彈章了吧?”
  “回稟陛下,都察院只有嚴成錦一人,他不寫……自然沒有彈章。”蕭敬回答道。
  陛下說的都察院,自然是京城的。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叫嚴成錦來。”
  小太監去都察院宣旨,不用給銀兩,嚴成錦也知道是什么事。
  但慎重起見,他還是掏出二兩銀子。
  小太監如實小聲提示:“陛下讓您換三人。”
  考慮到陛下或許會怪罪,他才選在一群渣渣里,選了三個稍微高點的渣渣。
  陛下竟還是不許。
  “臣嚴成錦見過陛下。”
  弘治皇帝板著一張臉,生怕給這小子慈眉善目,讓他蹬鼻子上臉。
  “朕聽了張元禎上奏,你換三人吧。”
  嚴成錦仔細揣度,若換三人,還能寫出什么好彈章。
  “陛下可知,臣為何要選這三人?”
  “為何?”
  “許天錫資質愚鈍,策問寫得循規蹈矩,去了吏部難有作為,張霽雨連算學也不精通,卻觀政戶部,姜云更是平淡無奇。
  而三人在翰苑時,都寫過彈章。”
  弘治皇帝微微轉頭,朝張元禎投去詢問的目光。
  張元禎一時語塞:“臣倒不清楚。”
  翰苑是京城人數最多的衙門,他哪里顧得過來,其中有一部分為侍講舉薦。
  “朕再看看,你們先回吧。”
  嚴成錦微微抬頭,想問臣有一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看弘治皇帝心有靈犀般,警告似的看向他。
  還是等會兒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