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 396章 治水新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從慎重開始

  換封地也無妨,但興王想要換江南的封地,弘治皇帝就要仔細斟酌了。

  江南之地肥沃,若是給了興王,會損傷夏稅秋糧的稅額。

  如今,正是盛世將至未至的時候。

  朝廷少了這部分稅收,許多工程就無法開展,興許,西北的百萬流民也無法安置了。

  弘治皇帝道:“朕倒是未見安陸州的水災疏奏,嚴卿家,你可見過科道御史傳回的疏奏?”

  御史替皇帝監察地方,比地方官員更可靠,若是都察院沒有,就是興王妃謊報。

  嚴成錦仔細想了想,道:“臣未見過。”

  興王妃卻跪在地上,對著周太后道:“臣妾豈敢欺瞞,朝廷派人前往湖廣便知。”

  周太后微微皺著眉頭,有些拿捏不準。

  弘治皇帝冷聲道:“藩國鬧了水災,治水便是,朕將封地交給他,便是讓他安一方百姓。

  他換了封國,安陸州的百姓也跟著換到江南不成!”

  全場氣氛詭異,歌舞停了。

  弘治皇帝面色緩和了一些:“今日只祝壽,不談朝事,不要打擾了太后的雅興。”

  蕭敬忙去安排,幾個戲子登臺,氣氛才漸漸緩和下來。

  湖廣安陸州的水患,終究是要治理的。

  陪了半個時辰,弘治皇帝起身回奉天殿,片刻之后,內閣和六部大臣被召到大殿中。

  “諸位愛卿,可有收到安陸州的水患疏奏。”

  “有,陛下養病不便,臣代為批紅了。”劉健道。

  弘治皇帝想起來,前陣子命劉健代理朝事,這么說來,安陸州的水患是真的。

  不管是為了給太后一個交代,還是為了安陸州的百姓,這水患都要治。

  “劉大夏和周經致仕后,朝中再無能治水的能臣,諸公可有人能舉薦?”

  弘治皇帝久在皇宮中,少與上三品之外的官員打交道。

  三品以外的官,有無能人,他不知道,只能靠內閣和六部舉薦。

  劉健等人陷入沉思之中。

  謝遷道:“年輕的官員中,倒是未曾聽聞,有人精通治水。”

  弘治皇帝微微轉頭,看向嚴成錦:“嚴卿家,朕記得你殿試的策題,答得不錯。”

  殿試中,那道治水的策題是由他所出。

  嚴成錦寫的答案,在他心中,幾乎是滿分。

  李東陽等紛紛側頭。

  謝遷頷首:“臣也看過那道策題,嚴成錦未曾出過京城,能答出束水歸漕,分而治之,倒是有天賦。”

  據他們所知,嚴成錦并未出過京城。

  但交上來的策題,卻猶如治理過千萬條河流般,每一句皆可為治水之理,頭頭是道。

  嚴成錦不想出京城,更不想見興王。

  劉大夏是明中期的治水能臣,不過,他和劉大廈進行了交易,提前退休了。

  朝中確實青黃不接。

  李東陽和劉健饒有興致,看這小子如何推脫。

  嚴成錦道:“臣有一人可以舉薦。”

  弘治皇帝來了興致,此子雖然每次都推諉,但他舉薦的人,確實好用。

  “誰?”

  “翰林院謝丕!”

  謝遷差點栽倒在地上,饒是他巧舌如簧,此刻能做的,也只是指著嚴成錦,結巴起來:“你……你休要亂說!”

  治水極為危險。

  在堤壩上走,稍有不慎,便會跌落到湍流中,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且謝丕壓根不熟水性,真掉下去,十死無生。

  最重要的是,謝丕壓根不會治水,這、這分明是陷害!

  他只有謝丕一個兒子,寧可不當這官,不去治水。

  嚴成錦繼續道:“若謝丕前去治水,至少有六成把握,平定安陸州水患。”

  這是一顆定心丸,弘治皇帝吃下去后,不派謝丕都難。

  謝遷慌了,揚起芴來差點沒揍嚴成錦。

  嚴成錦早料到會如此,站得遠,李東陽連忙將他抱住:“于喬勿怒,我兒兆先還在滿剌加國,你想想,仔細想想。”

  這么一想,謝遷的氣消了大半。

  想比在海外生死未卜,還是去安陸州好。

  劉健直言:“謝丕自小在京中長大,未見過河,縱然是有治水功績的官員,也不敢擔保,能治所有河流,你如何斷定?”

  不過,治水與地勢和生態有極大的關系。

  換個地方,未必能治。

  大明幾百年歷史中,各種災害加起來上千起,但是水患就占了七成。

  也就是,對于而言,水患最為嚴重。

  如今朝廷需要一個年輕的治水能臣。

  嚴成錦道:“謝丕所學的理科中,有一門為地理。

  良鄉門前有條運河,謝丕帶人治理后,至今未曾出現水患。”

  其實,謝丕也就是扛著鋤頭,去挖了挖泥沙。

  治水不就是如此嗎?

  水流將兩岸的泥沙,帶入河中,所以,河底的泥沙被慢慢墊高,水溢出來,泛濫成災。

  所以,挖河底的泥沙也算治水了。

  日后大明的治水工作,就交給謝丕了。

  弘治皇帝一籌不展,此子不敢撒謊,謝丕或許真有治水才能。

  可是……

  謝丕是謝師傅的獨子啊。

  弘治皇帝看向謝遷,道:“朕意已決,由謝丕前往安陸州治水,謝師傅意下如何?”

  謝遷腦中一片空白,但治理水患,朝廷大臣去得,謝丕自然也去得。

  “聽憑陛下調遣。”

  弘治皇帝命人擬旨,送去翰林院。

  若謝丕能治理安陸州的水患,興王就沒有由頭更換封地了,可給太后一個交代。

  內閣和六部出了大殿后,嚴成錦還留在殿中。

  “散朝了,嚴卿家怎么還不走?”

  “臣等謝大人走遠了再走。”

  弘治皇帝忍俊不禁,拿起疏奏批閱起來。

  嚴成錦從后門溜了出去,卻看見謝遷堵在殿門外。

  “你過來,本官有話與你說。”

  “大人先把芴放下。”

  謝遷的芴乃是象牙所制,打在身上挺疼的,下手重一些,能把人砸死,不得不防。

  見他把芴丟在一旁,嚴成錦才走過去,保持三米的安全距離。

  “大人何事?”

  “我問你,我兒真有治水之能?”

  嚴成錦想了想,道:“還請謝大人相信謝丕!”

  謝遷終于體會到李東陽的錐心之痛:“若…我兒回不來,你當如何!”

  還你一個兒子?

  以謝遷的智商,不像會替別人養兒子的人。

  嚴成錦斟酌片刻,道:“那下官每月,給謝大人送八石米糧。”

  謝遷想明白了。

  我兒每月的俸祿,就是八石米糧,此子,要替我兒養老送終。

  謝府豈會缺八石米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