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05、406節 忠武神宮……元軍大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葬元

  當鄭思肖看到石經閣的先秦古簡時,更是激動的難以制止,竟然放聲痛哭起來。鄭思肖和文天祥不同,他是個純粹的學者,雖然帶著文人的狷狂,但也更加至情至性。

  所以失傳古簡對他的沖擊,更甚于對文天祥的沖擊。

  “君上,這是天命啊,天命!”鄭思肖又大笑起來,“何止是唐國天命,更是華夏底蘊,此乃夏也!”

  李洛笑道:“憶翁先生,這些古籍面世,可否能正本清源,改革理教,矯正文道?”

  “可!”鄭思肖毫不猶豫的說道,“這些古簡才是文統所在,淵藪也。代圣人立言之人,要無地自容了。在下一直以為,儒者道也。道,儒之本也。然而如今變成了朱程理學,簡直謬之千里!”

  華夏的文道,從宋代開始更替,傳承千年的“漢學”被“理學”取代。理學的本質是“道德宗教”,主張道德即天理,從而教化本心,進而以德治國!內圣外王!

  也就是…德之道!

  是不是很高大上?

  相對于研究經義訓詁的漢學,理學具有很大的進步性,在思想層面有了質的飛躍,上升到哲學宗教的高度。理學不是憑空生造的,而是根據先秦道家和儒家學說,“復古”而來的。

  理教是崇拜道德天理的宗教,最高神是“昊天上帝”,也就是天道。其次是代表天道的天子,再就是傳承天道的祖宗父母,最后是教授天道的老師。屬于分層次神格崇拜,類似佛教和基督教。

  理教是很精致很嚴密的宗教。理教的廟宇,就是無處不在的孔廟。理教,是糅合儒、道、釋的本土宗教。

  所以,李洛想到很多穿越者全盤否定理學,喊打喊殺,就很為他們尷尬。你們搞清楚理學是什么了么?

  理學和科舉一樣,是很好的形式。然而和科舉一樣,都是在內容上太過于狹窄,最后造成弊大于利。

  科舉考試的內容太狹窄。理學也一樣。

  理學只是規范了道德人格,而對自然哲學(格物)完全忽略了。同時,理學宣揚超越種族的普世仁愛思想,太過于超前,弱化了民族尚武精神,抑制了擴張進取心。

  第二,理學規范太過苛刻死板,尤其是對婦德,甚至發展到變態的地步,禁錮了思想。

  所以,李洛從來沒打算全盤否定理學,只是要動大手術,在內容上改革,完善。將理學儒教裝進道家的大筐子。

  新的理教,就是道教。你不是規范人之道(道德)么?好。武士也是人,那你再增加一個武道規范吧。武士道,也交給你了。

  你不是崇拜天道么?好,自然大道就是天道。那么,自然大道你也要管。你不能光管人,不管事。萬物自然皆有靈么,不能厚此薄彼啊。

  你不是說天道自然么?好,女子裹小腳可是違反自然的,這個你也要管。

  最后,仁愛是好的,可那也要看對誰。圣人的仁恕之道,難道也是為敵人和強盜所設的么?以德報怨,何意報德?所以,你必須提倡華夷之辯,提倡內外有別。

  李洛把這些想法一一告訴給鄭思肖。鄭思肖聽得眼睛越來越亮,李洛所說的,很多都是他想到過的,而且比他想過的更加宏大。

  想不到,唐公年紀輕輕,竟然有如此見識,真是天授之才啊。

  就是文天祥,也聽得愣住了。雖然儒與道有淵源,本身的確也算一種道,可化儒為道真的可行么?

  “憶翁先生,寡人適才所言,能否完成?”李洛很期待的問道。

  鄭憶翁道:“有古簡遺書在手,君上再廣招名儒,倡以大義,又逢蒙元打壓儒家,此事必成也!”

  他說的不錯,倘若現在大宋還在,李洛和他的想法很難實施下去。但現在不同,由于蒙元入主中原,漢人亡國,天下的讀書人都在痛苦的反思,反思為何亡于夷狄之手。

  加上忽必烈這個“儒教大宗師”取消科舉,打壓漢儒,視漢人百姓為奴,所以儒士們目前很不自信,正處于空前的迷茫中。

  在這個時候改革理學,化儒為道,不但阻力最小,甚至讓儒士們看到希望,找到安慰自己的借口。

  “好!那此事就拜托憶翁先生了!”李洛很高興的表態,“寡人打算任命憶翁先生為天道府大天師,兼五廟祭祀大臣。全權負責改革理教,化儒為道。”

  鄭憶翁奇道:“五廟祭祀大臣?”天道府大天師的官職雖然他沒聽過,卻知道是什么意思。他本人雖是大儒,信仰的卻是道家,這個職務是適合他的。

  可五廟祭祀大臣,是個什么章程?

  文天祥主動解釋道:“我唐以道家為國教,但這道家卻也是改革過的。道家有五大廟,分別是祭祀天道的太上老君廟,祭祀天子和祖宗的炎黃廟…合稱五大道廟。”

  “五大道廟,以祭祀天道的老君廟為首。其次是炎黃祖廟。炎黃祖廟除了祭祀炎黃始祖,也祭祀歷代明君……”

  “五大道廟也分等級,最小的叫社,然后是廟,最大的叫宮,太上道宮和忠武神宮已完工。炎黃帝宮,至圣文宮,魯墨神宮三大宮還在修建。”

  鄭憶翁明白了,唐公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啊。又問:“既然道廟分級,那廟祝道士也要分級?”

  李洛回答:“不錯。道官道銜分為道子,道士,道師,道長,道正,道司,道尊,真人,天師,大天師十等,對應文武十品。有《道官典律》加以規范,道官怎么做,祭祀怎么辦,都有章可依。”

  “善哉!”鄭憶翁欣然說道,“臣愿受天道府大天師,五廟祭祀大臣之職!”

  李洛笑道:“那就辛苦鄭公了。大天師位同卿相和太尉,原本應該是一品。但如今我唐只是公國,最高就是三品,這大天師只能是三品銜職。”

  鄭憶翁啞然失笑道:“君上言重了,臣怎會在意官品,但能效力君上,恢復中原,余愿已足矣。”

  正在修建的洛寧城邊,一片占地十余畝、白墻黑瓦的高大建筑已經完工。這片建筑似乎像一座寺廟,可是由于用的是白墻黑瓦,所以顯得很是肅穆莊重,整體風格有種沉郁神圣之感。

  寺廟門口還有一個牌坊,上書四個隸書大字:忠武神宮。

  過了牌坊,就是九級臺階。上了臺階,赫然是一座隋唐風格的重檐殿,并不算高大,匾額上題寫著三個大字:武道閣。

  武道閣是三間殿堂,陳列著各種兵器,盔甲,墻壁上還有大量壁畫,畫的是歷史故事。

  壁畫故事有荊軻刺秦王,聶政殺俠累,狼曋勇謀雪恥,叔梁紇力舉城門,秦堇父三攀懸布,田橫五百士,冠軍侯破匈奴,班超殺使伐交,關云長刮骨療毒,祖逖聞雞起舞,冉閔滅胡,陳慶之孤軍北伐等。

  武道閣之后,就是更高大的主殿:忠武神殿。

  大殿中并排站立著兩座神像,都是高達一丈。左邊的手持青龍偃月刀,右邊手持瀝泉神槍,都是威風鼎鼎,寶相莊嚴,正是關羽和岳飛神像。

  神像前一排三個香爐,正煙霧繚繞,令整個大殿更加肅穆。

  忠武神殿之側,是一個占地兩畝的演武場,南北各是五個顏色不同的靶人,邊上的弓閣中,也五種顏色不同的羽箭。

  除此之外,還有供奉華夏武士靈位的武魂殿,以及用來居住的信士院,道官院等建筑。

  此時,已經快要黃昏。可是忠武神宮仍然來了一群軍官,人人身穿新式玄甲,腰挎唐刀,精神抖擻。

  他們來到武道閣前小廣場上的水池前,先洗手,再用白布擦手。這第一個儀式,叫“凈手清塵”。

  他們凈手之后,然后一起拾階而上,向新上任的道官行禮,然后進入武道閣,靜靜觀摩墻上的壁畫人物。全程不能有絲毫喧嘩,不許交談出聲,力求心與畫游。這第二個儀式,叫“心入畫祭”。

  之后,他們又來到主殿忠武神殿之外,一起接下唐刀,雙手橫胸捧著,慢慢拾級而上,來到忠武神殿的大門口。

  大殿門口,同樣有一個新道官,趺坐蒲團之上,靜靜打量他們。其實,就是監督他們的祭拜儀式。

  大門口兩側,各有一塊巨大的磨刀石。磨刀石邊,又各自有一個沙盤。他們拔出唐刀,半跪下來,在磨刀石上象征性的磨礪三次,然后站起來,用唐刀在沙盤中寫出一個“忠”字。

  然后,再半跪下來,再磨刀三次,又站起來寫出一個“勇”字。

  如此連續施為五次,分別在沙盤中寫出“忠勇智信義”五個武士德字。這第三個儀式,叫“礪刀尊道”。

  做完“礪刀尊道”的儀式,他們再次還刀入鞘,仍然雙手橫胸捧著,魚貫進入大殿。

  接著,他們依次下拜,對著兩尊神像連叩三次頭。這第四個儀式叫“再三稽首”。

  然后他們端坐在蒲團上,雙手拄著唐刀,面對神像,閉上眼睛冥想祈禱,約莫半盞茶的時間,再睜開眼睛。這第五個儀式,叫“禱神滌心”。

  其實就是自我反省,暗中禱告神靈的儀式。

  接下來,他們再次三稽首,然后平舉唐刀,抽出一半刀身,刀身一面對著神像,一面映照自己的臉。然后,猛然“鏘”的一聲還刀入鞘,干脆利落的站起。這是第六個儀式,叫“刀鑒心跡”。

  他們完成了“刀鑒心跡”,就雙手捧刀,緩緩退出大殿,然后轉身,再將唐刀重新挎到腰間。

  難道,六個儀式就完了么?

  當然沒有。

  接下來,他們來到忠武神殿之后的“武魂殿”。武魂殿中燃燒著鯨油長明燈,也有一個新上任的道官坐鎮。

  武魂殿中,供奉著李洛建軍以來,在剿殺生番,滅海盜韓恭,征討日國之戰中戰死的數百名海東將士的靈位。一面唐軍戰旗圖案,繪在墻壁上。

  每一個靈牌上,都寫著戰死將士的姓名,籍貫,族屬,軍職。

  大殿中的柱子上,有一副對聯:

  “精忠報國英烈在,誅魔衛道戰魂存。”

  沒錯,華夏武士德律中說,華夏的敵人是魔,賊寇惡人是魔,自己內心的貪婪,膽怯,無恥,愚昧,不忠不義同樣是魔。

  武士的衛道,不光要誅殺國家百姓之敵這樣的魔,也要誅殺自己內心的魔。從而內外兼修,成就真正的武士之道。

  香煙繚繞中,進來的這群武士軍官面對著靈位,摘下頭盔,低頭致哀一會兒。這是第七個儀式:默哀祭靈。

  然后他們轉身離開,在跨出大殿門檻后,再轉過身來,對著殿內鞠躬行禮,喊道:“黃泉相見!”

  這是他們進入忠武神殿后,第一次允許說話的時候,而且也只能說“黃泉相見”四個字。

  這是第八個儀式,叫“相約九泉”。

  他們說完黃泉再見,這才來到東邊的演武場,拿起弓,依次用不同顏色的忠箭,勇箭,智箭,義箭,信箭,分別射擊不同顏色的五個靶人。五個靶人的名子,分別叫不忠,懦弱,愚昧,不義,無信。

  靶子在十丈之外,一輪五箭全部射中,這個儀式才結束。

  這就是第九個儀式,叫“道箭誅魔”。忠勇智信義,就是五道。而不忠,懦弱,愚昧,不義,無信,就是五個心魔,必須要誅殺。

  “道箭誅魔”的儀式結束,才能在管理道箭的道官那里登記,在祭祀記錄上留下姓名,軍職,所屬部隊,祭祀日期。然后,領取一道“平安符”。

  這九個儀式,就是目前唐國武士祭祀武廟的規范流程。如今才剛開始流行。

  九個儀式中,除了第八個儀式“相約九泉”必須要說出“黃泉相見”四個字之外,其他八個程序,統統不能說話,一律保持沉默。

  文官和百姓也可來忠武神宮祭祀,但是只有四個儀式,另外五個儀式不用舉行。

  凡是來忠武神宮祭祀的,都是信士。

  這群武士剛出了忠武神宮,門口就又來了一群武士。

  自從忠武神宮修好啟用,這幾天軍中的武士們絡繹不絕來祭祀。至于祭祀的流傳儀式,當然早就通過下發的《華夏武士道格》學習熟悉過。

  按照規定,武士應該每月來武廟祭祀武圣關岳以及英烈。無故三月不來的,革去武士功名。武士身份一旦失去,軍職官職也會失去。

  按照華夏武士道德典范,倘若武士無故對百姓見死不救,袖手旁觀,就是懦弱和不義,乃是失德行為。輕則記過反省,重則革去功名。

  當然,華夏武士的待遇地位,也凌駕于百姓之上。

  “劉衛泰,如今你已經升為團副,該請我們喝酒吧?”祭祀完的武士,剛離開忠武神宮,就有人要剛剛升職為團副的劉衛泰請客。

  劉衛泰原名劉三九,是李洛救了他,又收他為學生。劉衛泰畢業后就當了隊正,參加過征日之戰,回海東后又升為聯副,如今終于升為團副。

  李洛總共只培訓了兩百個軍官生,如今全部是聯級和聯級以上軍官。

  劉衛泰笑道:“好好好,請客就請客。等這次休沐,咱就到太上神宮附近的酒樓請你們。”

  正說到這里,忽然迎面走來幾個將領,為首的挎著紫色刀鞘的唐刀,那就是大武士了。

  恰好,此人劉衛泰認識,正是山豹旅旅帥:申花生。

  申花生原本是元軍百戶,因為熟悉南方雨林,又很有能力,現在已經升為山豹旅帥,掛中郎將軍銜,是唐軍將領中排的上字號的人物。

  “卑職劉衛泰,見過申旅帥!”劉衛泰立刻右手捶胸,行禮致意。其他人也趕緊行禮。

  申花生點點頭,算是受禮。唐軍等紀森嚴,軍職低的見到軍職高的,必須行禮。而軍職高的,不必回禮。

  “祭祀過了?儀式還熟么?”申花生問。

  劉衛泰道:“回申旅帥的話,卑職也是第一次來神宮祭祀,儀式不太熟,好在沒出差錯。”

  申花生點點頭,“多來幾次,也就熟了。”說完,頭也不回的帶著一群武士往忠武神宮而去。

  由于每天都有不少武士專程來忠武神宮祭祀,通往忠武神宮的路上很是熱鬧,立刻催生了商機。現在已經開始有人在路邊開店了。

  武士們絡繹不絕祭祀忠武神宮的事,很快就匯報給李洛和崔秀寧。

  “武士們都主動去祭祀,看來我們的宣傳還是很有效果的。”李洛笑道,“儀式本身就有很強的洗腦催眠作用,尤其還是這種群體性的儀式典范,對人心的影響就更大。”

  “幾次祭祀下來,他們就會逐漸塑造武士的自我意識。不到兩年,華夏武士道德就能深入人心。”

  崔秀寧道:“武士們有武德當然是好事,可會不會適得其反,讓武人尾大不掉?他們的群體性意識一旦形成,肯定會超越軍隊,形成一股政治力量,就像后世的日本。”

  李洛笑道:“你多慮了。武士們像文人那樣形成自我意識是好事,完全利大于弊。畢竟文官掌握著行政權,財權,輿論,武士們政治上斗不過他們的。”

  “后世的日國,武人專權,那是因為日國缺乏傳統的文官體系。中原恰恰相反,文官傳統根深蒂固。所以日國是武將壓制文官,中原是文官壓制武將。”

  “你千萬被小看歷史的慣性。要是我們不扶持武將,用不了多久,文官們就能把他們踩下去,你信不信?就算將來武士階層徹底成型,也只能和文官分庭抗禮,想要壓過文官絕無可能。你別忘了,武士道將來是由理教來規范的。”

  崔秀寧笑道:“好吧,你一說就是滔滔不絕,可有理了。我不管,只要不給我兒子留下一個亂攤子就行。對了,三個軍官學堂什么時候開課?”

  “馬上臘月了,就臘月初一開課吧。”李洛做了決定。

  唐國終于要成立軍官學堂了。

  按照兩人的規劃,唐國軍官學堂分為海軍學堂,陸軍學堂,特情學堂三所。

  海軍學堂學期一年,每批招生兩百人,必須是識字的水師軍士才能報考,擇優錄取。海軍學堂的老師是十人,全部抽調唐軍水師中李洛的學生來擔任。

  李洛的學生,有幾十個是水師軍官,從中抽出十人到海軍學堂任教,并不影響水師的日常訓練。

  陸軍學堂學期半年,每批招生五百人。生源是什長級別的識字軍士,擇優錄取。分為騎科,火器科,弓弩科等五科。

  陸軍學堂教師,同樣以陸軍中李洛的學生軍官為主,抽調三十人。

  特情學堂,當然是培養情報特務人才。每批招生兩百人,學制一年。生源從陸軍,水師,警士,甚至百姓子弟中挑選。

  特情學堂的教師,主要是崔秀寧的學生。

  當然,李洛和崔秀寧也是三個學堂的老師,而且還是教長。兩人定期還要親自授課的。三個學堂的學生,當然也是兩人的學生。

  崔秀寧現在已經懷孕三個多月了,肚子開始顯懷了,但是上課肯定沒問題。她的身體素質,屬于女人中拔尖的那種。

  幾天之后,就到了臘月初一。三個學堂同時開學,李洛在三個學堂出席了開學禮,又分別上了一節課。

  臘月初二,李洛就再次離開海東,回到海峽對岸的泉州。

  時間一晃,就到了臘月十八,快要過年了,官府準備開始封印放假。

  正在這時,一個來自安南的重要情報傳來。

  臘月十三,唆都統帥的大軍在咸子關,中了安南昭文王陳日燏的埋伏,元軍大敗,死傷無數,唆都負傷突圍,蒙古將領烏馬爾,黨項將領李恒等大將,多半戰死。

  元軍終于大敗了!

  李洛頓時有點激動。

  元軍從十月中旬公開征越,十月下旬就攻入安南境內,如今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大敗了。歷史上第二次征越,五六個月時間元軍才徹底戰敗。可是這次,不到兩個月。

  這主要是因為特察局向陳朝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情報。

  天才一秒:wap.71wx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