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

  “喂,老王你怎么有時間給我打電話?你可是大忙人啊!”

  “哦?你是說那例視覺認知障礙嗎?我是有些想法,不過還不太成熟……”

  “別別別,你不是剛剛調任國家衛健委醫政管理局擔任領導嗎?新官上任,豈可輕動?千萬別來我這邊,耽誤你這大領導工作。”

  “哦?你是說這個病例非常重要,對于解決語言認知障礙等老年性退行性腦病很有價值?”

  “好吧,好吧,既然你都說了,這是下安黎民、上保社稷的大項目,那我當然要配合攻關啦!”

  “嗯……九月份吧,九月份好,九月份秋高氣爽嘛,適合研究嘛,我也能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嗯,當然了,到時候我這邊也有點小事,老王你得幫忙……”

  張子凡掛掉了王斌教授,或者現在應該稱之為王局的電話。

  從燕山醫院副院長調任至衛健委醫政管理局當一把手,這一步王斌邁得比預想的還要大。

  這自然得益于上半年他向科委申報的,與浩然醫療合作的重大科研突破,受到了上峰的高度重視與肯定。

  除了王斌這邊受到重用,浩然醫療方面更是一連受到了好幾次內部表彰。

  只可惜,張子凡并非體制內人士,對于這種表彰并不是很感冒。

  不過不出意外,張子凡很快就能成為全國神經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了。

  這就是行政職務的強力之處。

  其實張子凡早就在頭頸外科領域貢獻卓著,但名譽地位卻一直滯后。

  目前,張子凡一個人幾乎刷新了唇裂修復指南和甲狀腺手術指南。

  這樣的臨床貢獻,隨便安在一個大醫院主任身上,早就成為全國口腔醫學會內的領軍人物了。

  但張子凡的年齡實在太輕、資歷實在太淺,導師又不是什么名師大家,而且早就退休了,甚至連他本人都是搞民營醫療的……

  雖然說,口腔醫學算是被資本高度滲透的一個醫療學科,但學者的風骨也好,長久以來的偏見也好,業內對于民營醫院的專家還是持有抵制的態度的。

  所以姚士華教授幫忙推了好幾次,但都沒有辦法將張子凡送進口腔醫學會的核心圈子。

  畢竟他只是個普通教授,最多就是江湖地位比較高而已,與王斌這樣的學術官僚的能量相差甚遠。

  但張子凡并沒有什么不滿。

  因為從本意上來說,學者自發地抵制資本,這是一件好事。

  雖然資本不一定都是壞的,但成為資本的俘虜,終歸容易喪失本心。

  張子凡從來不覺得自己的成功可以復制。

  也從來沒有想過給民營醫療正名,最多只能說是給他們帶個好頭。

  所以自己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張子凡還是蠻高興的。

  但這并不代表張子凡就不在乎王斌幫忙爭取到的全國神經醫學學會常務委員的資格了。

  這可是很了不起的榮譽。

  別的不說,從今以后,全國神經外科方面的學術會議,只要張子凡出席,那都是主席臺朝中的待遇了。

  更實際的說,全國那么多醫院的神經外科,只要想建國家級重點科室,張子凡手中都會有至關重要的一票。

  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這事還真有點麻煩。

  好在按照規定,作為常務委員,張子凡也不是每次都需要參評,否則光是接受宴請,都能讓張子凡給酒精泡成蛇。

  說起來也是很搞笑,其實直到現在,浩然醫院還只是一家三丙醫院,沒有任何一個科室是國家重點學科,甚至連一個省重點學科都沒有。

  本來去年參評的時候,孔祥的眼科中心是符合條件的,只可惜他初來東海省,不明白各省的規定,張子凡也是半桶水不太懂醫療學科建設。

  最終導致相關材料上報錯過了時間。

  這一次,張子凡已經決定了,要在年底的考核中,一口氣將眼科、口腔科、頭頸外科、顯微外科、神經外科,五大科室全部申請省重點。

  至于說全國重點,也都報上,能不能過就聽天由命了。

  就在張子凡考慮下半年的科室發展規劃的時候,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推開了。

  老方穿著一身管家模樣的衣服,走了進來,為他倒上一杯冰鎮的……可樂。

  沒辦法,這大熱天的,有什么比一杯冰闊落更加解暑消渴的呢?

  至于咖啡什么的,現在張子凡見到就想吐。

  “院長大人,這是這次學校招生的報名情況。”老方遞上了一份單薄的表格。

  想不單薄也不容易,浩然醫高專招生名額只有100人。

  就算這么少的人數,張子凡還都擔心招不滿。

  打開投檔表,張子凡就知道自己沒有瞎擔心。

  果然,原本100人的招生計劃,投檔的只有107人。

  不要以為有107人投檔,這就說明能完成招生計劃。

  張子凡之前已經向招生辦咨詢過了。

  按照往年的經驗,像浩然醫高專這樣的民辦大專,很多情況下都是被學生拿來湊數的。

  不少人雖然被投檔過來,但很快就會后悔。

  在預錄取之前就主動打電話來聯系,要求退檔的學生就會有不少,更別說那些錄取了之后不來報道的家伙了。

  這些學生會占據一個名額,但是最后卻選擇復讀。

  當然,這也是個人的自由,但客觀上,對于學校方面,以及其他想報考而分數不夠的學生不太友好。

  看著招生辦發過來的文件,張子凡無奈的搖了搖頭。

  “朱振宇這小子真的報了啊!”

  張子凡翻到了一號考生,赫然正是東海省立刻第三名,如今袁強的小跟班,朱振宇。

  但再往下翻,張子凡發現生源質量居然要比自己預想的好。

  超過各省本科分數線的學生居然多達52名!

  想了想,張子凡便猜到了原因。

  作為民辦大學,只要符合要求,各省招生名額是可以自主分配的。

  浩然醫高專并沒有像大部分大學一樣,重點照顧本地生源,以及北上廣生源。

  張子凡將大部分的招生名額放在了內陸省份,以及類似河北之類比較“慘”的高考大省。

  河北嘛……

  一個全國老百姓都不忍心黑的省份,原因就不能細談了。

  總之,張子凡給這些省份投放了大部分的名額,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或許是因為浩然醫院已經小有名氣,或許是民營學校中低廉的學費,或許是這個年代比較罕見的“包分配”的招生簡章。

  所以就算作為民辦大專,費用要比普通大專貴一點,但畢竟要比三本院校便宜,還是有很多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選擇降檔報考浩然醫高專。

  總之浩然醫高專在這些省份的招生情況很好,而在東海省、浙省等沿海省份,報考的人就不太踴躍了。

  在拿到投檔名單后的幾天里面,張子凡陸陸續續接到了各種電話。

  有些電話是黑中介打來的,開口就是“張校長,我手上有一批生源,你要不要買”,讓張子凡嚇了一跳,還以為碰上人販子了。

  有些電話是心力交瘁的學生家長打來的。

  以前大家經常嘲笑英國人,投票脫歐了才去上網搜索“什么是歐盟”。

  但實際生活中,這種迷糊的人還真不少。

  不少考生和家長都報了浩然醫高專了,居然對這所學校一無所知。

  更有甚者,還有一個內蒙的考生打電話來問,浩然醫高專到底是在二連浩特還是呼和浩特?

  對此張子凡非常無語。

  之前聽一個禿子說,有河北的考生報考石河子大學,就是為了留在石家莊,離家近一點。

  看來幾十年前過去,一切都沒有改變。

  當然,還有不少電話是招生辦打過來,或者是家長直接打過來,要求退檔的。

  對于這部分考生,張子凡沒有像大部分民辦大學的老師一樣苦苦挽留。

  畢竟張子凡辦學主要也不是為了錢,學費定得也不是很高。

  作為民辦大專,每學年只有七千左右,屬于中下水平。

  這個價位學校還是能賺錢,但利潤率也就那么回事。

  就算一個學生賺3000,一百個學生一年也就30萬,還沒劉建明這貨一個禮拜的工作量高。

  他給老板種一口牙,這三十萬的利潤就回來了,根本用不著剝削窮學生。

  而且張子凡現在手里根本不缺錢,這30萬基本還是會以獎學金的形式發還給他們。

  經過半個月時間的退檔、調檔,并讓負責科研教學的楊副院長組織人員電聯學生家長明確情況,最終浩然醫學院錄取人數為97人,比預期少了3人。

  其中河北省12人,東海省10人,贛省9人,滇省9人,徽省7人,吉省7,川省7人,豫省6人,浙省6人,粵省5人,桂省5人,湘省3人,陜省3人,黑省2人,內蒙1人,甘省1人,遼省1人,帝都1人,荊省1人,胡省1人。

  從人員構成上來看,除了少數省份自治區,浩然醫高專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學生。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九月的腳步終于還是到來了。

  一輛從祖國北方駛來的普速旅客列車,緩緩停靠在S市火車西站。

  劉小亮、管如潮、張超三人,跟隨著擁擠下車的人流,扛著大袋小袋的行禮走下火車。

  一下車,他們就將行禮放在一旁,用力揉起了大腿。

  十幾個小時的硬座票,就算是年輕力壯的三人,也都感覺渾身散了架一樣。

  尤其是從內蒙上車的張超,更是用力活動了一下筋骨,身上發出咔咔的響聲。

  “大哥,這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地方嗎?這天堂也太熱了吧?”

  劉小亮用手擦了擦額角的汗水,一直以來對于江南的美好向往,被37度的高溫瞬間融解。

  管如潮搖搖頭,道:“我聽說南京是個大烤爐,沒想到S市也一樣,希望學校能安空調吧……”

  聽到這話,劉小亮和張超神情復雜。

  他們既希望能有空調,又有些擔心電費。

  除了管如潮來自帝都,家庭條件優越,他們兩人家庭條件都不好。

  他們原本都是能念三本的,但是三本的學費實在太高了。

  隨便念一個專科又覺得不甘心。

  這才千挑萬選,選擇了一家位于東部發達城市,同時還能分配工作的民辦專科學校。

  但老實說,這年頭民辦學校的雷實在太多了。

  直到現在,兩人還是十分忐忑,一種前途未卜的迷茫感始終縈繞在心頭。

  相比較之下,三人中的老二管如潮,就沒有這種迷茫。

  他只是覺得江南出美女,打算來這邊混張文憑,然后去老爸安排的單位上班。

  說起來,按照正常情況,管如潮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坐硬座來S市的。

  按照他的條件,飛機、高鐵、臥鋪,都是可以選擇的交通工具。

  之所以選擇硬座,源自于他那令人哭笑不得的執著。

  得益于互聯網的發達,如今大學新生在入學前早就通過貼吧、論壇之類的渠道找到組織了。

  管如潮就是百度“浩然醫高專”吧的吧主。

  這倒不是什么官方委任,是他自己搶占先機得來的。

  通過這個貼吧平臺,不少浩然醫高專的錄取生都彼此取得了聯系。

  其中管如潮最聊得來的,就是來自內蒙的張超,以及來自滄州的劉小亮。

  好巧不巧的,管如潮發現他們三人的姓氏恰好是“劉、關、張”三個。

  當然,管與關只是諧音,但管如潮堅持認為,自己祖上就是關改姓過來的。

  總之,他們三個一見如故,約定一起坐火車來S市。

  為此,管如潮也阻止了想要陪同的父母,坐上了普速列車的硬座。

  “兄弟們,喝水!”

  管如潮從售貨機上買了三瓶脈動,遞給了兩人,“這鬼地方太熱了,咱們趕緊找人吧,學校招生老師不是說會有人接嗎?”

  “應該是大巴車吧?咱們先出站看看,如果真有,這學校看來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劉小亮將管如潮遞過來的脈動收了起來,然后伸手想要幫他拿行李。

  “我自己來就行!”管如潮搖搖頭道,“哪有讓大哥拿行李的道理!”

  他正要去拿行李,忽然覺得一陣涼爽。

  只見巨大的陰影籠罩了過來。

  “同學,你們是浩然醫高專的學生吧?”

  管如潮等人抬起頭,兩個鐵塔壯漢手里拿著一張類似通緝令的畫像,仔細地比對著三人的樣貌。

  “呃……是的……”劉小亮答道。

  “那就好,跟我們走吧!”

  說著,那兩個鐵塔壯漢如同拎小雞崽子一樣,將三人的行禮提在手上,朝著車站外走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