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庫空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日月永在

  正月初八,大朝會。

  坐在奉天殿的龍椅之上,聽著雙喜宣讀新年賀詔,這讓朱允炆臉上的笑意之中又添三分喜氣。

  等雙喜宣讀完,文武群臣拜賀之后,朱允炆這才開口。

  “都平身吧,新年伊始,普天同慶,諸位卿家就不用多禮了。”

  等人群都起了身,按照往例,朱允炆大方的宣布今年新年的加俸,將只加俸京官擴充到全天下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員。

  一律加俸一個月。

  不要問為什么,問就是任性。

  大殿里一片喜氣洋洋,眾人又是一番躬身道謝。

  其實細想想,皇帝還是很不錯的,不僅開明而且很大方,除了平素里幺蛾子有些多,而且長了一張狗臉,說翻就翻以外,其他也沒什么缺點了。

  硬要說缺點的話,可能就是太有主見,不好騙。

  “今天朝會只說兩件事,一是通報今年朝廷的計劃財政支出,二一個便是商量今年科舉的事。”

  大明的朝會在朱允炆這個皇帝的帶領下,已經越來越具有效率和紀律化,很多事都是直入主題,緊抓重點,似以往那種上來先是一通絮絮叨叨的廢話的奏本已經沒有立足基礎了。

  建文五年,朝廷的計劃財政支出戶部早在年關前就做好了,跟前幾年一樣,內閣和五軍府到謹身殿找朱允炆這個皇帝一起商量,都沒了意見之后,朱允炆和內閣加印頒行。

  今年自然也是如此,像計劃財政支出這種大事,都會拿出來過一遍新年的大朝會。

  這是讓大家伙都知道,今年國家能賺多少錢,要花多少錢,虧空或者盈余有多少。

  而在新年的第一個大朝會之后,朝廷的計劃財政支出報表同樣會刊到求是報之上,普傳天下。

  這也算是最早的政務公開吧。

  “財政這一塊,夏元吉你來通報吧。”

  皇帝點名,戶部尚書夏元吉便站了出來,捧著奏本開始進行通報。

  “建文四年,我大明總歲入五千九百一十萬兩,總開銷,八千四百二十萬兩,虧空兩千五百一十萬兩,如果加上陛下自內帑中自掏腰包拿出來的兩千萬兩,建文三年,我大明總開銷便是破了一萬萬兩!”

  一萬萬!

  大殿之中,一片嘩然。

  以往洪武朝年收入只有兩三千萬兩,那時候朝廷也能活下來,年底的時候還能有結余,現在倒好,一年收入頂過去兩年,反而虧空大到這么一個地步?

  兩千多萬兩的虧空啊,朝廷的家底子還有嗎?

  “國庫空了。”

  這種疑問不等同僚提出,夏元吉已經主動開口道。

  “江西一場大洪水,國庫的家底子眼下唯一剩的就只有幾大糧倉了。”

  江西一場洪災,為了這場大水,朝廷除了撥糧以外,就是花錢從江西土地的大戶買糧來進行賑災,因為江西的交通情況現在很糟糕,朝廷輸糧,送的越多,消耗反而越大,反不如押解銀子去江西買糧來的節省。

  而為抗洪將士加銀,如果不是朱允炆這個皇帝自掏腰包,國庫那是一點錢都拿不出來的。

  “今朝去江西買糧的錢,還是戶部找皇商借的。”

  夏元吉面色淡然,很是淡定的說道:“該省的一文錢國庫都不出,該花的錢,戶部再難都會撐下去。”

  為了江西這場浩大的洪災,戶部硬著頭皮從皇商手里借了一千萬兩!

  這是華夏民族,有史以來第一次朝廷向商人借錢!

  逼捐或者直接抄家那種行為在我國歷史上屢見不鮮,但是伸手借錢,天知道當初夏元吉找到朱植時,臉上有多么的難堪。

  “行了,卿家就不要吐苦水了,去歲該花的錢總算是花完了,朝廷也算撐了下來,說說明年的事吧。”

  這個時候,朱允炆開口打斷了大殿內的議論紛紛。

  國庫干涸他這個皇帝哪里不知道,就單說一次鼓勵健兒抗洪的賞銀,他這個皇帝不也是一樣把內帑掏個一干二凈。

  現在不僅是國家沒錢,他這個皇帝一樣是一個窮光蛋。

  見朱允炆主動開口岔開話題,夏元吉也就不再糾纏建文四年,而是繼續往下說道。

  “今年的開支戶部跟內閣、總參還有五軍府也算擬了一個章程出來。

  大頭還是軍費,今年朝廷又裁了一批上歲數的老兵,大概有十萬人,剩下九十萬的軍隊就是一千八百萬兩,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軍備,合在一起兩千余萬兩吧。

  工部和吏部仍然是大頭,而且今年江西還做不到全省恢復生產,加之免了江西三年的稅賦,這一塊,戶部也有開銷銀。

  按照內閣眼下的票擬,今年國庫的預計支出仍然不會低于五千萬兩!”

  說到這,夏元吉嘆了口氣,向朱允炆提出了一個建議。

  “陛下,國庫眼下已經空了,國庫還在舉債度日,皇商那邊還拖欠了一千萬兩的借支,上半年還要結總參、工部、吏部的餉銀,臣建議,上半年提前加稅吧。”

  這個建議讓奉天殿里暫時安靜了下來。

  加稅不是征稅,他夏元吉的意思就是提前征收建文六年的糧稅!

  能收的也只有糧稅,因為商稅是按照營收來征收的,不存在提前征收的準確性,唯有地里刨食的百姓,每年的收入是定數,可以提前征收。

  但是,提前征稅,那只有國家窮到實在揭不開鍋的時候才會干的事情。

  朱允炆連絲毫的猶豫都沒有就斷然拒絕。

  “不用,上半年的軍費、工部工銀、吏部餉銀,朕來出。”

  雖然內帑沒了錢,但是皇商有啊!

  大不了,朱允炆這個皇帝去找皇商借,每年從他那一份分潤里扣除便是。

  “錢的事,朕撐得住,朝廷也一樣撐得住,朝廷撐不住朕來撐!”

  以目視夏元吉,朱允炆神情淡然,仿佛絲毫沒有掛懷一般。、

  “繼續說下去,把今年戶部的擬定開支都通報出來吧。”

  夏元吉嘆口氣,手拿題本,干脆一項一項的按數實報,讓奉天殿里一眾臣工無不聽得眼皮直跳。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原來大明眼下花錢的地方如此之多!

  省有省的過法,大方有大方的過法。

  朱允炆的性格跟太祖完全是截然不同,太祖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能省則省,而朱允炆則截然相反,他先想的是怎么賺,賺不到才會去想省錢的事。

  眼下,西南那一塊,六國雇傭兵集團也已經訓練的差不多了,該補充的軍備,總參也補足十萬人的,隨時可以開赴南天竺,閩浙水師下海的戰事也迫在眉睫,投資自然是不菲。

  但朱允炆相信,回報也是一定可以看到的!

  天才一秒:m.2mcn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