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武軍團的五萬人、伏波軍的二十萬人,駐守東部丘陵,遭到東國大名的東軍進攻,越后之龍上杉謙信親自督戰。
上杉謙信在越后國武將們的擁護下,毘(pi)字戰旗招展,戰役昂然。
上杉謙信為毘沙門天之化身,擁有令軍團狂熱的sss級特性“毘沙門天”,類似于圣女貞德的sss級特性“圣貞德”,可以大幅度提升軍團士氣,以及進入狂熱狀態。
“征戰二十年,此為平生所未見之強敵。”
上杉謙信見二十多萬夏軍防守東部的丘陵,修建了簡單的土壘、木柵欄,設立鹿角,不由感慨。
巖屋城合戰,上杉謙信勉強與織田信長聯手,也沒能全殲樂毅軍團。
各個大名還是不敢全力以赴。
夏軍的壓力越來越大,大戰也越來越慘烈,各個大名們被卷入大戰,配合也越來越默契。
“求死而戰則得生,欲生而戰則必死。我已經時日無多,諸位是否愿隨我一戰?”
上杉謙信臉色蒼白,看向自己的家臣們。
“我等愿隨主公,擊破強敵!”
越后軍團在家主上杉謙信的激勵下,士氣高漲。
“越后之龍將亡,他會不顧一切進攻。”
老烏龜德川家康推舉上杉謙信為東國軍的主將,有意消耗夏軍和越后軍團。
心存死志之人,臨死前爆發的能力相當恐怖。
德川家康的三河武士列陣,受到德川家康“三河魂”的加持,防御力提升。
德川家康屬于“輔助進攻”以及“防守”類型的武將。
德川四天王的“赤鬼”井伊直政率領井伊赤備隊,擔任三河軍團的騎兵主力。
武田家、真田家,也各自出動自己的赤備隊!
東瀛戰國,武田、井伊、真田,三支赤備全部集結!
這也是為何織田信長將東國大名視為打破僵局的力量。
上杉謙信、德川家康、武田忠義、北條氏政、真田昌幸五大名圍攻二十萬伏波軍。
周瑜、陸遜、呂蒙、陳璘、鄭芝龍五個水師將領,正在觀望四個大名的軍力。
上杉軍傾盡全力,發兵10萬。
德川軍出兵5萬、武田軍出兵7萬、北條軍出兵8萬,而真田家,因為領土極小,以及巖屋城之戰的損失,只剩下3000兵力,已經是兵力最弱的大名之一。
不過,真田家依附于武田家,真田昌幸、真田幸村都是名將。
五個大名,一共發兵30萬,比周瑜、陸遜的兵力多出10萬。
“根據我們在東瀛四島部署的斥候提供的消息,東瀛的武田、德川、真田家,各有一支赤備。真田家的赤備可能只剩下幾百人,真正有戰力的還是武田家、德川家的赤備。另外,小心武田忠義的‘風林火山’。”
周瑜已經可以看到五個大名之中的赤備騎兵,也是東瀛少有戰斗力的騎兵。
周瑜的能力在野戰時會下降,不如水戰。
周瑜、陸遜要面對的是擁有孫武、武田信玄特性“風林火山”的玩家大名武田忠義。
武田信玄有“風林火山”,而上杉謙信具有特性“毘沙門天”,兩個人已經是東瀛名將的天花板。
東漢區的sss級特性有上百個,東瀛區相當于東漢區一個州,sss級特性還是有的,只不過遠沒有那么多。
周瑜、陸遜一個“火燒赤壁”,一個“火燒連營”,也是極具破壞力的sss級特性,與“風林火山”、“毘沙門天”一樣,各有用途。
周瑜觀察五個東國大名的軍勢,對陸遜說道:“圍攻我們的大名,可能是東瀛四島最驍勇的幾個大名,唯有使用神火計,才能破局。”
陸遜點頭。
大夏王朝擅長陸戰的名將,多數前去參與西征,周瑜、陸遜、呂蒙、陳璘這些水將也不得不上岸與東瀛大名們交戰。
“太子殿下那邊,似乎遭到不少兵力圍攻,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否可以堅守。”
楚武駐扎的營地,遭到伊達家、最上家、佐竹家、南部家、安東家等東國大名組成的聯軍圍攻。
佐竹義重出兵3.5萬,伊達政宗出兵3萬,最上義光出兵2.5萬,南部晴政出兵1.5萬……一些最小的大名,出兵1千或者2千。
二十多個大名、小名,硬是拼湊出了20萬聯軍。
佐竹義重、伊達政宗、最上義光,三家合兵9萬,幾乎占了聯軍的一半,所以三人具有絕對話語權。
東瀛戰國,與古華夏的亂世一樣,同樣是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
至于天皇,只是個吉祥物。
這一次,伊達政宗等大名,再次以20萬兵力,圍攻楚武的軍團。
《領主》里,東瀛四島的人口也是數千萬級別,本土作戰,各個大名全力征兵。
在傳送陣開啟之前,動用舉國之力的倭軍在九州島取得了兵力優勢。
九州島有數座傳送陣,夏軍只有平戶島一座傳送陣,還需要乘坐戰船從平戶島抵達博多灣,在福岡城升級到大城之前,后續兵力補給速度太慢。
實力雄厚的東軍成為織田信長的希望。
伊達政宗以獨眼打量楚武防守的土壘:“夏軍臨時建造的防線,比元寇防線更加簡陋,應該只是在福岡城升級為大城之前,用于阻擋我們進軍,戰后將其拆毀……我們完全有能力攻克土壘。”
實力最強的武田、上杉、北條、德川四個大名嘗試圍殲周瑜、陸遜軍團。
而實力較弱的其他東國大名組成聯軍,圍攻兵力較少的楚武軍團。
伊達政宗并不知道他再次與楚武交鋒。
他的任務就是帶領二十多個東國大名,攻破楚武的本陣。
元寇防壘之戰,倭軍處于防守方,而巖屋城合戰、福岡城合戰,織田信長賭上國運,全力進攻。
“不知對面主將是何人?”
伊達政宗看向對方的夏軍防線。
伊達政宗在注視夏軍軍陣時,楚武也在注視倭軍軍陣。
“可有信心擊敗敵之軍勢?”
楚武指著伊達政宗等東國大名的軍勢。
這已經是夏軍與倭軍的第三次合戰,楚武對自己的對手已經沒有那么陌生,他詢問蘇烈的意見。
目前楚武的兵力,有五萬低階兵種、兩千低階重騎兵,還有兩三千在巖屋城之戰存活下來的高階兵種。
蘇烈答道:“末將從未與倭軍交戰,不好說可以將其擊敗,但末將定會全力以赴。”
諸葛亮在一旁說道:“我方設有石壘、木柵欄、鹿角,雖然只是低階兵種,卻可堅守。巖屋城之戰,想必對方的高階兵種,損失也有不少,只要防備武士即可。”
“確實如此。”
楚武這邊的高階兵種損失嚴重,而伊達政宗的騎馬鐵炮隊損失也很多。
除了實力最強的幾個東國大名有特殊兵種以外,其他弱小的東國大名,唯一的高階兵種,可能只有武士。
高階的武士加上低階的足輕長槍隊、足輕弓箭隊,這是東瀛大名最常見的陣容。
赤備騎兵、騎馬鐵炮隊算是少見的特殊兵種。
武士的比例遠少于足輕的數量。
20萬東國軍,形成了幾十個軍陣,伊達政宗、佐竹義重、最上義光在內的大名騎馬聚集在中間,對誰組織第一批攻勢產生了爭執。
毫無疑問,第一批攻打夏軍土壘的大名,會損失慘重。
這個時候,幕府體系的缺陷出現,各個大名不怎么愿意打頭陣,畢竟損失的是自己的家臣。
“分為三支攻擊隊、一支預備隊,我們輪流進攻,一旦兵力損失十分之一,則換上另外一隊兵馬,如何?”
“誰擔任預備隊?”
“擔任預備隊的大名,如果夏軍出陣追殺,即使全軍覆沒,也要阻擋夏軍,重任不亞于攻擊隊。”
“可以。”
東國大名們同意了伊達政宗的提案。
二十萬東國軍,分成了四隊,伊達政宗帶領一支攻擊隊,率先發起攻勢。
伊達政宗有3萬兵馬,其他幾個大名拼湊2萬兵馬,合兵5萬,向夏軍的土壘壓來。
“全軍進攻!”
越后軍團的“亂龍旗”舉起,十萬越后軍團,大舉進攻周瑜、陸遜的防線!
上杉謙信親自督軍!
德川家康、北條氏政、真田昌幸、武田忠義作為后續的進攻兵力。
戰國第一兵真田幸村手持十字槍,背后僅僅剩下幾百人的真田赤備隊舉著六文錢的旗幟。
德川家康瞇著眼睛。
這可能是越后軍團最后的輝煌。
如果上杉謙信可以取得戰功,他在東瀛四島的威名更盛。
周瑜、陸遜看到黑壓壓的越后軍團出動,令人揮動令旗,火矢隊在土壘、木柵欄后方就緒。
鄭芝龍帶著鄭家水師士卒上岸作戰,相當于統帥80多的武將。
陳璘的大明嶺南水師,裝備了火器,上岸后戰力有所下降,但仍然可以應對東國大名的鐵炮隊。
上杉軍的足輕手持木板、竹束,推著楯車,向周瑜、陸遜的防線推進。
“齊射!”
周瑜下令射擊,火矢隊手中的長弓曲張,直指前方,千支火矢射出,編織成火雨,然后落下,插在上杉軍足輕的木盾、竹束上!
周瑜、陸遜的火攻加成,導致不少竹束被點燃,躲在后方的足輕不得不放棄燃燒的竹束。
越后軍團的足輕長弓手也在同時釋放弓箭,箭雨如同蝗蟲,落在夏軍筑起的土壘和木柵欄上!
天才一秒:m.dushu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