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槍相撞,宋軍大將吳玠與闖王軍大將劉宗敏在大雨中交戰,張角召喚的雷霆不時落下,照耀宋軍營地。
  吳玠與劉宗敏生死相搏!
  一刀,一槍,兩員武將于十幾個呼吸間交戰數十回合,戰靴在泥土中踏出兩寸深的腳印!
  “死!”
  吳玠拼命攻擊劉宗敏,短刀砍中劉宗敏的肩甲,劉宗敏發出一聲悶哼,長槍刺中吳玠的側腹!
  雨水落在兩個武將的甲胄之上,濺起帶著鮮血的水花!
  農民軍與宋軍在營地來回拉鋸,氣勢高漲的農民軍壓制了宋軍的軍勢,宋軍在營地周圍設立的鹿角幾乎全部被破壞。
  八萬農民軍從各個方向攻入宋軍營地。
  “吳玠,我軍已經潰敗,速退!”
  曹彬握著一把長槍,將一個黃巾力士釘死,催促吳玠退走。
  農民軍占據天時,勇猛突擊,曹彬也無法控制兵馬。
  浴血奮戰的吳玠收刀,闖王軍大將劉宗敏倒在血泊之中。
  吳玠氣喘吁吁:“我們撤走。”
  宋軍敗退,喊殺聲逐漸消失,李自成帶著闖王流民營,追殺二十里。
  “噗……”
  張角無法承受使用“風云變色”的代價,大口吐血,鮮血沾滿長袍。
  “風云變色”的代價,一次比一次沉重。
  “估計再用一次,將會身死道隕……”
  張角察覺到身體的虛弱。
  風云變色的特性很變態,代價也無法承受。
  張角的雙鬢已經發白,他已經沒辦法承受第三次動用“風云變色”的代價。
  “主公,已攻破宋軍營寨,俘虜萬人!”
  大戰落幕,張梁回來向留守營地的張道稟報。
  張道說道:“此次張角出力甚多,當記首功。你們二人也不賴。”
  “主公,我們二人活捉了敵方大將!”
  陳勝、吳廣兩個農民軍首領,在混戰中活捉一個宋軍將領。
  張道看到陳勝和吳廣二人押著一個敵方大將回來,后者披頭散發,臉上還有污泥。
  在大雨之中混戰,幾乎所有將士都灰頭土面。
  吳廣說道:“此人不愿意講出他的姓名,但此人的盔甲高級,肯定不是普通武將。”
  張道親自詢可:“你是何人?”
  被俘虜的宋軍將領應聲答道:“敗軍之將,何以言名。”
  “如果不說出你的來歷,那么,被俘虜的荊州軍,全部坑殺。”
  張道盯著這個武將,很明顯,這是楊十郎的部將之一,而且自尊心頗高。
  這也很正常,但凡是名將,多少會重視尊嚴。
  宋軍將領不得不答道:“敗軍之將,潘美。”
  “原來是潘美。”
  張道恍然大悟。
  潘美與曹彬、楊業都是北宋開國之初的武將。
  潘美、曹彬是宋帝趙匡的部下,而楊業原本是北漢國的武將,后來北漢滅亡,投靠宋朝,為宋朝效力。
  有意思的是,曹彬、潘美、楊業都參與了宋太宗趙光義的北伐,被蕭綽、耶律休哥、耶律斜軫擊敗,楊業戰死,曹彬、潘美被降職,慘遭宋朝建立以來的大敗。
  曹彬、潘美、楊業的組合算是北宋初年的夢幻組合,可惜對方的君主是蕭綽,而自家的君主是趙光義。
  張道的農民軍意外活捉潘美,相當于削弱了楊十郎的一部分實力。
  “潘美,荊州大勢已去,何不投降于我?暫時投降于我,相當于將來為夏王效力。”
  張道試圖為楚天招攬潘美。
  潘美的能力還算可以。
  潘美搖頭:“恕不能降。”
  “來人,將其押下,繼續進攻。”
  張道見勸降不成,沒有耽擱時間。
  打下整個荊州,這些武將無處可去,自然會投降。
  楊業對北漢也很忠誠,當宋朝攻陷北漢,照樣會為宋朝效忠。
  潘美聽說張道還要繼續進逼宋軍主力,臉色微微一變。
  不過,潘美也無濟于事,他已經是階下之囚。
  “大將劉宗敏戰死!”
  在陳勝、吳廣活捉潘美時,張道的農民軍為了擊敗十萬宋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闖王軍的先鋒大將劉宗敏被宋軍大將吳玠擊殺。
  闖王李自成得知劉宗敏陣亡,雙眼通紅,想要殺潘美為自己的部將報仇。
  張道令人將李自成攔下。
  “古來征戰幾人回……厚葬劉宗敏。”
  陣亡的名將在《領主》里數不勝數,連鐵木真、皇甫嵩、王彥章等武將都在戰亂之中陣亡,不少名將馬革裹尸。
  張道在此戰斬宋軍兩萬,俘虜萬余人,剩下的宋軍士卒潰散。
  部分殘兵在吳玠、曹彬的統帥下逃回宋軍主力營地。
  楊十郎、徐庶聽說曹彬、吳玠被張道一群農民軍擊敗,潘美被俘虜,不禁愕然。
  以曹彬、吳玠、潘美三個武將的能力,兵力甚至占據少量優勢,敗給一群農民軍,不在楊十郎的計劃之內。
  十萬宋軍一敗,導致楊十郎可能不得不放棄江北的營地。
  吳玠說道:“張道軍中有人會妖術,可招來雷霆,導致我軍混亂,否則,不會戰敗。”
  “妖術?難道是張角?張角怎么可能會召喚落雷……”
  楊十郎知道張角三兄弟在張道麾下效力,也是張道軍中唯一可能使用妖術的武將。
  張角一招落雷,讓猝不及防的曹彬、吳玠戰敗。
  這更是出乎楊十郎的意料之外。
  原本楊十郎以為張角的“風云變色”僅僅是招來風雨,但沒有想到還可以召喚落雷。
  楊十郎沉思一會,最終說道:“張角的能力逆天,定然有所限制,否則張道不會淪落到僅僅只有三個縣的領土。因此,諸位不必過于擔心。”
  “張道從西邊攻來,吳起從東邊進軍,兩路夾擊,南邊是漢水。”
  徐庶平鋪地圖,因為張道取勝,所以宋軍處于全面守勢。
  “報!吳起的軍勢距離我軍營地不到三十里!”
  曹彬、吳玠之敗沒有多久,吳起的魏武卒冒雨進軍。
  襄樊戰場,交戰雙方在雨中行軍和交戰,相互博弈。
  任何一次戰敗,可能會影響整個局勢。
  “吳起乃是兵家亞圣,憑借一人之力,讓我不敢解樊城之圍。此時吳起來攻,唯有以點破面。如能擊殺吳起,或許整個襄樊戰場皆可盤活。”
  楊十郎對吳起的忌憚程度,讓宋軍始終無法打開局面。
  對付圣級統帥,一個理想的方法是利用猛將的武力,取敵上將首級于萬軍之中。
  老秦曾經利用呂布、鐵鷹銳士突襲楚天,想要破解局面。
  而這一次楊十郎不得不考慮同樣的方式。
  楊十郎看向為數不多的荊州猛將:“黃忠,還有秦瓊、許褚,你們三人的武力最高,可擔此大任。說唐將秦瓊、許褚你們二人委托給我,現在說唐被圍困于宛城,朝不保夕,你們可否愿為你們的主公死戰?”
  秦瓊答道:“自然愿意。”
  虎癡許褚悶哼一聲,相當于默認。
  “夏軍的猛將入蜀,這確實是一個機會。”
  徐庶認可楊十郎的想法。
  吳起一個人的威懾力還在幾萬魏武卒之上,讓荊州不少武將束手束腳。
  郭子儀和宗澤請命:“我們二人正面吸引吳起的主力。”
  “那便如此布置,曹彬、吳玠,你二人再次發兵抵擋農民軍。”
  “可是主公,我們二人不久前敗于張道之手……”
  “張角的能力有限,不必在意。”
  楊十郎的直覺敏銳,認為吳玠的才能在張道諸將之上。
  所以在給吳玠補充兵力以后,楊十郎讓吳玠繼續抵擋張道,而自己背水一戰,于大雨之中與吳起交戰。
  “圣級統帥吳起,他的軍團的士氣不會低于某個值。另外,他的魏武卒軍團戰力極強,七階兵種當八階兵種用,數量還極其龐大。”
  楊十郎對圣級統帥吳起有所研究,推測出吳起有士氣維持、魏武卒強化兩個特殊的能力。
  但推測吳起的特性是一回事,如何擊敗吳起,又是另外一回事。
  “難……”
  楊十郎看向陰沉的蒼穹。
  襄樊戰場的大雨已經持續了一個月,連綿不斷。
  “此戰,必須勝。”
  黃忠取出用油紙包裹得長弓。
  黃忠、秦瓊、許褚三員虎將已經是荊州最后的希望。
  大雨中,一隊隊披堅持銳的魏武卒冒雨行軍,動用數以千計的馬車。
  不少馬車陷入泥濘的水坑之中,魏武卒合力將馬車推出水坑。
  吳起沒有騎著戰馬,而是與魏武卒一起冒雨行軍。
  另外一個魏武卒將領龐涓見吳起與魏武卒同甘苦、共患難,絲毫沒有十萬大軍主將的架子,于是只好與吳起一樣,下馬推車。
  龐涓也終于明白為何魏武卒甘心為吳起死戰,因為吳起始終與他們站在一起,風餐露宿。
  在魏武卒眼中,吳起是他們生死患難的同澤,而不是高高在上,平時無法見到一面的大人物。
  五萬魏武卒、兩萬低階步兵、三萬低階騎兵,向荊州軍主力營地逼近。
  龐涓來到吳起身邊:“吳起將軍,此次攻打荊州軍,可有任何奇謀?”
  吳起答道:“正面擊敗荊州軍即可,何須奇謀?”
  龐涓頓時無言以對。
  奇謀只是輔助,最終決勝還是要靠自身的硬實力。
  五萬魏武卒,是吳起的底氣。
  請:m.lvse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