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92章 進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姑娘她戲多嘴甜

  讓人去請了太醫,徐公公回到房里,備好紙墨。

  衙門那兒還在緊鑼密鼓地查案子。

  雖說從點火到熄滅,不過是半夜里那么點時間,但弄清楚所有的來龍去脈,卻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兒。

  宋秩要拿出完整的結案案卷,需得費上許多時日。

  徐公公不可能等到那個時候,他趕緊寫下已經知道的事情經過,以及各種可能的推斷,讓人加急送去京中。

  這么大的事兒,必須讓皇上知道。

  同時,后續如何安排,也得由皇上指使。

  更關鍵的是,這事兒與大殿下有關。

  如何處置大殿下,皇上不點頭,三司都不好決斷,更不用說地方上的官員了。

  另一廂,溫宴捂著腮幫子,眉頭微皺。

  夜里翻出屋子后,青梅就吐了。

  直到天亮,所有人都在忙碌,溫宴的心思也放在了事情進展上,沒有顧得上。

  得這會兒閑下來,那股酸爽就泛上來了。

  風水輪流轉,以前是她對別人下藥,這回是被人點迷香。

  自家制的青梅效果顯著,可饒是溫宴自己,從前都沒有含過這么久的時間。

  她講究速戰速決,不弄那些虛的,讓人迷迷糊糊中聽了一番話,她就離開了。

  從青梅入口到吐出來,左不過一刻鐘。

  昨兒夜里,那至晉點迷藥、搬酒壇,前后費時太久……

  霍以驍從外間進來,見她這幅神情,促笑了聲:“你都嫌酸?”

  溫宴道:“不酸,能頂得住那迷香?”

  霍以驍哼笑。

  不是只他一人受不了,溫宴這位“始作俑者”都吃不消。

  繼續說青梅,只怕越發不爽快。

  霍以驍便道:“剛徐其則問我之后安排,禮官們在爭是繼續走、還是回去。”

  溫宴微微點頭。

  剛剛太醫來開寧神方子時,也試探著問了。

  現下狀況,其實是進退都為難。

  他們一行人已經到了歸德府,差不多是走了一半了。

  雖知道寧陵要出些狀況,也猜到了許是走水,但儀仗需要的各種禮服、禮器,以及日常備的衣物,還是在火災中有所損壞。

  這是為了不露餡。

  所有物什的收納擺放,平日都有章程,他們突然間全挪開了,最后不止人沒事,東西也毫發無傷,這就太假了。

  別說皇上與三司官員能品出將計就計的味兒來,宋秩及歸德府衙門,也不可能當睜眼瞎,回頭被京中責問。

  燒是必須得燒的。

  只兩人在墳前迎靈時要穿的禮服配飾,裝在一木箱子,被忠心耿耿的黃嬤嬤搶救出了屋子。

  至晉被黑檀兒攻擊之時,聽到后窗那兒的一聲響,就是木箱子被扔出窗戶的動靜。

  箱子結實,經過此劫,壞了一角,里頭的東西完整無缺。

  禮服既在,其余損毀的物件,現在趕緊整出名錄來,讓京中或者江陵那兒日夜準備,倒也可行。

  反正,日子已經耽擱了,再延遲十天半個月的,也不是不可以。

  重新算個起靈的合適日子就成了。

  掉頭回京,再擇日出發,委實太過折騰。

  而主張回京的,也有他們的說法。

  迎靈茲事體大,講究極多,燒毀的物什匆忙補制,恐會出紕漏。

  還是要給更多的時間,從頭再梳理一遍,事事周全才好。

  皇家儀仗是皇家威儀,斷不能有一點兒馬虎的地方。

  況且,此番放火,事關大殿下。

  殿下應當回京去,當面與皇上說明來龍去脈,等案子定下來了,再考慮啟程之事。

  兩種想法,各有各的考量,沒有對錯之分。

  在決定甕中捉鱉前,溫宴與霍以驍就拿過主意。

  既走到這里了,還是繼續往前行。

  若是回京,因著朱茂出事,后續,皇上應會有很多安排。

  霍以驍了解皇上。

  以皇上的性子,再喜歡“粉飾太平”,講究一個穩當,這一次也會做出一系列的應對。

  不止是處置朱茂,也要規整后宮,約束一些可能行不安分之事的娘娘,晉封惠妃娘娘為皇貴妃,讓她做事能更自如些。

  朝中各方官員,亦得整治,尤其是以前與沈家走得極近、沈家出事之后尾巴還不夾得緊緊的,那就讓有能之人頂上去。

  當然,這些事情雖繁瑣,但與霍以驍并無直接關系。

  真正等著他的,是繁重的日常政務。

  皇上此番勢必會立太子,明確大統。

  為了讓太子得到朝野各方認同,皇上、三公、各個要緊的官員,都不會讓太子閑著,等他基本上手了,只怕還要讓他監國幾年。

  如此一來,霍以驍想再抽出數月時間出京南下,就很難了。

  霍以驍想要親迎母親回京,這一次是最好的機會了。

  溫宴清楚這一點,也希望能陪霍以驍一塊走到江陵。

  行事之前,他們自然也與徐家兄弟通過氣,徐其則剛才來問,大抵是確定一下他們有沒有改主意,他好“見風使舵”。

  畢竟,禮官們互不相讓,他們這幾個皇上欽點的隨行,說話也有一定的份量。

  “等皇上收到徐公公的快報,”霍以驍道,“他應是想我們返京。”

  溫宴伸手握住了霍以驍的手,眨了眨眼睛:“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霍以驍呵的笑了聲。

  在知道霍以驍想繼續南行時,徐公公趕緊過來勸說:“殿下先緩一緩,宋大人還在查案,誰也不知道這前頭路上還有沒有風險,萬一再出狀況,不是回回都有好運氣傍身。”

  霍以驍道:“回程時,說不好也有埋伏呢。”

  徐公公咬牙道:“那就不走!不向南也不向北,等宋大人查清楚,等皇上增派人手,到時候無論怎么行,都更安全些。”

  霍以驍順著這話,道:“徐公公說得頗有道理。那就在這里住上些時日,等案子有說法了,皇上的指示也該到了。”

  徐公公松了一口氣。

  還好,這位知道輕重,沒有一意孤行。

  霍以驍想的是,指示讓他南行,他就名正言順出發,指示讓他回京,他寫封折子回去拒了。

  反正,他這個做兒子的,還是認真等候了龍椅上那位的指點的。

  聽不聽,那是另一回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