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九章 春天來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柳氏小七

  慶安七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村里人經不住餓,終于都出來尋吃食了。

  餓了一冬天,個個面黃肌瘦的,挖野菜的挖野菜,耕地的耕地。

  小七家的葡萄架上長出了綠色的葉子,院子里石徑兩邊開滿了不知名的野花,看起來生機勃勃。

  但是院子變漂亮了,糧食卻快耗盡了,家里除了喂驢的麥麩,就還只剩了一小捧面,吃饅頭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牛氏的腳已經好了,這一日牛氏一大早就帶著兩個孩子出了門,阿福牽著羊懷里抱著他的寶貝小木板,小七背著筐,牛氏挎著籃子手里拿著小鏟子見人就面帶笑容地打招呼。

  村里人太久沒見牛氏,發現牛氏完全變了,說話比以前溫柔,甚至好似人看著也比以前更漂亮了。

  三人出外忙活了小半天,挖了不少野菜回家,有香薺菜、苦苦菜  、馬蘭頭等,還給兔子割了一大筐草,收獲滿滿。

  回到家里牛氏整理了一下野菜道:“等下我們做香薺菜糊子吧。”小七聽了就跑去對門:“梨花姐,我娘說等一下要做香薺菜糊子,你上次不是說想跟著學嗎?”

  梨花帶著小老鼠跟著小七來了家里,洗菜的活是小七和阿福慣做的,梨花坐在灶旁燒火。

  牛氏把袖子挽起來,圍上粗布圍裙,洗了手,放了少許豬油在鐵鍋里,將切成小粒的姜蔥放入鍋中爆香,添水燒開后放入洗干凈的薺菜,然后把攪拌好的面糊倒進鍋里攪勻就成了。

  牛氏用家里的大碗裝了一大碗香薺菜糊子遞到梨花面前,梨花不好意思接:“牛嬸子,我已經學會了,等下回到家很快就做好了,這碗你們自己吃吧。”

  牛氏:“做法挺簡單的,這碗你端回去嘗嘗,品嘗味道也是很重要的。”

  “那就謝謝嬸子了,我等下把碗送回來。”梨花接過碗走出院門,小老鼠跟在梨花后面吸鼻子:“姐姐,牛嬸做的飯真香。”

  梨花心道,放了豬油當然香了,家里已經斷油好些日子了。

  香薺菜糊子端回家里,一家四口各嘗了一些。

  梨花:“我本來想找小七家借點面的,但我看到她們家的面缸里面也只有一小捧面了。”

  柳二狗嘆道:“他們自己都快沒東西吃了還想著我們,梨花,你大河叔家對咱們的恩情,你要記在心里,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報答。”

  梨花鄭重地點頭:“爹,我記住了。”

  吃飯的時間村里的婦人們端著碗聚在村口聊天,碗里無一例外都是水煮野菜。

  桃花娘聽到好些人夸贊牛氏心里有些不痛快,就道:“大河家的阿福瞧著越來越傻了,成天拿著小木板發呆。”

  “桃花娘,你可不要亂說,前些日子野菜還沒下來的時候,

  大河可是拿了整整三大袋的糧食分給大伙,咱做人得有良心。”

  “也就大河會賺錢,他家阿福才能這樣不務正業。”

  “哪里不務正業了,阿福不是每天都放羊嗎,還給兔子割草呢。”

  這個冬天柳家村里只凍死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其他人都安然無恙,傳染病的事似乎已經離他們遠去了。

  老族長和幾個族里的長輩到祠堂上香,上完香之后老族長嘆道:“聽說別的村餓死了好些人,咱們村多虧花家和大河家捐了糧食才這樣平靜。”眾人點頭應是。

  四月,麥子結了穗,還沒熟透的時候小七和阿福就已經搓著新鮮的麥粒吃了不少。

  青青的麥粒入口很是勁道,小七:“沒熟的麥粒真是好吃,哥,我們帶些回家吧。”

  阿福舉雙手贊成:“好,羊也差不多吃飽了,割了麥子我們就回家。”

  小七割了一小捆青麥子放在背簍里,從村外走回家里,一路遇見了很多村人,小七不停地朝村人打招呼:“叔,嬸子……”

  待小七兩個走遠了,大伙又熱鬧地聊開了。

  “大河家這倆孩子太敗家了,還沒成熟的麥子就割了。”

  “誰說不是呢,咱莊戶人家怎么能這般浪費糧食。”

  “你們瞎操什么心,人家割的可是自家的麥子。”

  臭鴨蛋從旁邊經過,聽到村人的話,決定明日也去弄點麥粒吃吃。

  六月里麥子大豐收,大人孩子齊上陣,到處都是割麥子打場的。

  孩子們白天幫著看麥場,在麥場上翻跟斗、捉蜻蜓,晚上追著螢火蟲,玩得好不自在。

  但是有一天孩子們突然不被允許出門了,第二日小七從二蛋的嘴里聽說了緣由,原來村里發生了一件很詭異的事。

  據說臭鴨蛋的爹,晚上出去偷麥子遇到了鬼打墻,在山腳下的墳堆里轉了一夜,天亮被柳大魁發現的時候,鴨蛋爹正躺在墳堆上翻著白眼,嘴里塞滿了土,墳堆周圍到處都是鴨蛋爹的腳印,估計他晚上轉著圈走了很久。

  二蛋講的繪聲繪色,最后還總結道:“我娘說了,做人千萬不能做壞事,否則就可能會被鬼盯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