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章 歷史的蝴蝶(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諸天文明拯救系統

  劉邦和項羽也在起義之中逐漸脫穎而出,項羽乃不世之猛將,按照史書記載,很可能已經到了超一品的境界,身能搬山,力如烘爐。

  劉邦這一代已成為平民,出身農家,豁達大度,不事生產。

  初仕秦朝,授沛縣泗水亭長,釋放刑徒,亡匿于芒碭山中。

  陳勝起義之后,集合三千子弟響應,攻占沛縣,自稱沛公,投奔名將項梁,任碭郡長,受封為武安侯,統領碭郡兵馬。

  率軍進駐灞上,接受秦王子嬰投降,廢除秦朝苛法,約法三章。

  鴻門宴之后,受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及漢中一帶。能夠知人善任,注意虛心納諫,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積極整合反對項羽的力量,終于擊殺西楚霸王項羽,贏得楚漢之爭,統一天下。

  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陽,后來定都長安,建立西漢。

  陸續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

  建章立制,休養生息,勵精圖治。兵員歸家,豁免徭役,重農抑商,恢復社會經濟,穩定統治秩序。

  安撫人民生活,奠定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外和親匈奴,開放邊境關市,積極緩和漢匈關系。

  在漢朝的強盛統治下,就連魔物也被打的不敢露頭,漢朝的國力可謂史上之最,兵強馬壯,在邊關大將衛青的帶領下,數次沖進了魔物的巢穴大肆殺戮。

  就在人們都以為這場戰斗要結束了時,魔物發動了逆天改命一擊。

  它們派遣善于隱藏偷盜的魔狐偷偷潛入了皇宮之中,偷出了所有人認為只有象征意義的圖騰柱。

  人類不懂得運用圖騰柱,但是魔物卻懂得其中技巧,于是,在一批魔物的試用下,這些動物紛紛化形,成為了披著羊皮的狼。

  史書記載其為“人奸”,人奸初時只在邊關戰斗時魚目混珠,趁人類不注意偷襲,被發現后,更是得寸進尺,它們許以重利拉攏了一批心志不堅的人類當做同伙。

  于是,人類不僅要和魔物斗法,更是要提防來自身邊人的刀子,多管齊下,魔物竟是獲得了茍延殘喘之機,直到真正的人奸出場。

  翻看史書到這里,方哲已經被這段充滿魔幻的歷史驚的合不攏嘴,這種無厘頭的發展,讓他見識到了文明的堅韌。

  然而接下來的記載才真的讓他感覺到毛骨悚然。

  人奸“王莽”出世了,方哲在看到他的所作所為后,幾乎是瞬間斷定了,此人的靈魂乃是自己離開世界時,投入到圖騰柱中的一小片記憶碎片。

  系統每次在自己回歸時清除了記憶,這次的清除的記憶居然被圖騰柱吸收過去,導致此王莽雖然知道改革有用,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貿然運用了方哲記憶碎片中構想的改革,沒有先前的記憶,這些改革如同紙上談兵,霧里看花。

  在這段歷史中,即位的王莽完成了和中國歷史中相同的動作,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土地國有,平均分配。

  2,廢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政府參與的計劃經濟和國企專賣。

  5,改革貨幣。

  6,政府建立貸款體系。

  7,強迫勞動,消滅不勞動者。

  8,將一天100刻的古計時法修改為一天120刻的新計時法。

  也許這些改革政策會在另一個時空成功,但對于內憂外患的漢朝而言,這些政策并不實際,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

  而且,失去了系統遮掩,位面力量似乎已經察覺到“方哲”的存在,于是從王莽登基開始,天災不斷,民眾流離失所,原來對王莽的擁戴也都轉變成了對王莽的一腔恨意。

  是時候了,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選之人即將踏上舞臺。時代的氣運為他而凝聚,天下的英杰因他而匯集,歷史也將被他一手拉回正確的軌道上來。

  也許是位面力量發現用正常手段已經無法阻止王莽了,所以在王莽開心回京的同時,南陽郡里的劉姓家族出生了一個小男孩,相傳他出生時田里的谷子結了九個谷穗,大家認為是好兆頭,就給他起名叫劉秀。

  說起來,劉秀也算是漢室宗親。但是由于漢代的推恩令,所以皇族們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等傳到劉秀這個小小旁支時,就只是鄉間的土豪而已。

  雖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是個人物,父親還當過一段時間的底層公務員,但在整個天下屁都不是,像他們這樣的劉氏后裔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劉秀在家族中也并不算什么,上面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妹妹,劉秀只是家里一個性格偏向文靜,愛讀書的小兒子。

  劉秀19歲時參加了高考(這是王莽同志的擴大招生政策),有幸考中了,成為一名光榮的太學生,去了京城繼續讀書深造。

  要考試了讀讀書,考完了打工掙點錢(劉秀那會還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有錢了喝喝酒,喝醉了打群架,跟一群聊得來的同學們鬼混,留下一大堆又中二又羞恥的回憶。

  在京城期間,劉秀看到了百官出巡的壯觀場面,對走在隊列最前的執金吾(類似于警察局長)最為羨慕,于是發出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千古感慨。

  在一個太學生的心目中,這輩子能當上京城的警察局長,能娶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人生足矣!要求越高人生越不幸福,劉秀很明白這一點。

  但是天命是不可違背的。先是有奇怪的流言傳出,小孩子們都在唱“劉秀當為天子”。當然,大家都不認為這是指窮學生劉秀。

  都以為這是說的是當時的國師劉歆——這哥們最喜歡研究八卦讖緯之學,還剛剛給自己改了個名字也叫劉秀,怎么看都是他嫌疑最大。

  在一次聚會上,說起這個讖語時,劉秀自己還提到“這個劉秀說不定指的就是我呢”,大家都哈哈大笑。

  但也確實有人把這個事記在了心里,有幾個人一邊喝酒,一邊看著窮學生劉秀憤憤而去的背影,心中作出了決斷。

  拿到太學生畢業證書(或者肄業證書)后,劉秀就像現在的大學生一樣,畢業的同時也失業了。

  王莽也就是“方哲”同志只學到了擴招,但完全沒想到要給畢業生們分配工作,所以大群的畢業生們只好罵罵咧咧地各回各家。

  劉秀也回到了故鄉,繼續拿起鋤頭,繼續種田、販賣糧食……如果順利的話,劉秀會用他的聰明才智賺到更多的錢,買更多的地,種出更多的糧食。

  也許他會成為富甲一方的大糧商大地主,娶幾個漂亮的妻妾,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但終究會與出身豪門的女神漸行漸遠。

  但不管天命還是王莽,都沒有給他這個選項。

  先是他哥哥劉縯結交的一位哥們因為犯法為官府通緝,這事也牽扯到了劉秀身上,所以劉秀就很沒節操的逃亡了。

  他干脆逃到了新野的姐夫家,一邊繼續販糧食掙錢,一邊與小美**麗華趁機卿卿我我,日子反而過的比逃亡以前還要滋潤,一時間劉秀也體會到了他的著名后代劉禪的心境,“此間樂,不思蜀也”。

  一如穿越小說里的橋段,當主角忍辱負重只想平平淡淡過一生的時候,總是反派來犯賤,非得把主角的王霸之氣給撩撥出來不可。

  作為主角中的主角,劉秀也不例外。正當他小日子過得滋潤時,新野警方通過身份證實名系統和外來人口登記系統查到了他,并且以沒辦暫住證的名義把他抓進監獄,蹲了好幾天。

  當然,劉家好歹也是有身份的,劉秀自己也是太學生,全國各地都有同學親友,所以沒過多久就被釋放出獄了。

  總之,出獄后的劉秀已經不是以前的善良守法好青年,而是被監獄大熔爐成功地改造成了亡命之徒。

  如此奇恥大辱,不能忍!誰不造反誰是孫子!“上深念良久,天變已成,遂市兵弩”,劉秀出獄后,和大哥劉縯一起召集部下,起兵造反!

  那個年代,講究的是上陣親兄弟,而且大哥劉縯多年來廣交豪杰,絕對是更有王霸之氣的人物,所以起兵是以劉縯為首,南陽的劉氏親友和市井豪杰們一并加入。

  人并不多,由于都是親戚,所以老少都有,拖家帶口。裝備也很差,除了必要的一些兵器以外,連馬都沒有,劉秀又常常將搶到的戰馬讓給別人,于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的坐騎都是牛……

  隨著綠林軍南征北戰,實力越來越強,綠林軍高層們決定推選一位漢室宗親做皇帝,好打起大義的名號與王莽戰斗。

  有不少人看好劉縯,認為他有威名,重義氣,可以做一個好領導。但更多的人怕劉縯稱帝后無法控制,所以就擁立了一個性格懦弱好控制的人劉玄登基,史稱更始皇帝。

  劉縯劉秀等南陽子弟聽到這一結果時,心里都很不高興,但是對方在綠林聯軍中勢力要大得多,大家又有共同的目標,所以只好認了。

  為了平衡,更始皇帝封劉縯為大司徒,也算是個小小的甜棗。漢朝復立這件事,對王莽的震動很大,于是王莽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萬,對外號稱百萬,準備把這個危險的新政權徹底屠滅。

  百萬王師前來,將綠林軍們都嚇的夠嗆。一群心不齊的農民武裝,裝備差很多,數目差更多,補給幾乎沒有,和正規軍怎么打?

  于是當下就有高層建議,干脆大家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化整為零后說不定王師就找不著我們了是不?

  外有大軍壓境,內有隊友如豬,怎么辦?在這一瞬間,仿佛有一個聲音在他耳邊督促著:“站出來吧,這是天命的舞臺,你必將心想事成!”

  于是,小小的偏將軍劉秀勇敢地站了出來。他先是說服八千昆陽守軍堅守孤城以待援軍,然后親自率領著13人在敵軍圍城之際出城調集援軍,共召集到援軍一萬多人。但這畢竟是40萬對2萬的兵力比,怎么辦?

  史書中記載,正當數十萬大軍志得意滿準備圍城打援時,“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先是隕石召喚術,白天又看到天上仿佛好大的蘑菇云壓將下來,王莽軍全軍士氣頓時見底。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此時,劉秀率領援軍殺到,“光武奔之,斬首數十級”,如此勇武,把小伙伴們都驚呆了!

  大家都說“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且復居前,請助將軍!”記得平時劉將軍膽子挺小的啊,今天居然這么猛!吃什么藥了!大家都跟上,和將軍一起玩命吧!

  在如此逆天的表現下,一支只有萬人的軍隊主動沖擊數十萬人的營盤,居然連戰連勝,殺死上千人。劉秀又一鼓作氣,帶領三千敢死隊,涉水向中軍發起突擊。

此時風雨大作,樹干屋瓦都被刮的橫飛,劉秀領軍長驅直入,當場斬殺敵軍副主將王尋。王莽軍徹底潰散,光是慌不擇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萬人  十二年后,東漢一統天下。光武帝封賞功臣,息武興文,精簡官吏,并且頒布了最為重要的“官舉制”。

  發展農業,國家力量不斷增強,人口從不足千萬增長到兩千多萬,經濟從徹底糜爛(1斤黃金只能買5升豆子)恢復到正常水準,史稱光武中興、建武盛世。

  自此歷史仿佛又走到了正軌,如今的彰武帝正是劉秀的重孫,但是當方哲仔細看到史書最后一頁的希望歷記法時間時,仿佛一盆冷水直接澆在了他的頭頂。

  永平四年,希望歷2591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