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四十三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水滸之祝家莊逆襲

  軍隊擴編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涉及方方面面,兵力的統計、基層軍官的提拔、士兵的挑選……最重要的還是利益的平衡,以祝家軍的一貫雷厲風行,也忙活了半個多月才初步完成。

  整編之后,全軍共計一萬四千人。

  其中包括祝家軍原本五千八百人,東平府官軍兩千人,二龍山八百人,陳守俘虜營中挑選了兩千五百人,加上盤羊陘之戰的俘虜中有三千余人愿意加入祝家軍。

  各山頭的軍隊都打散了,重新整合!

  魯智深他們不在乎,關勝是知道自己將要擔任一軍主將,他也知足了,不好什么;而呼延灼的原部是俘虜,這個身份哪有話語權?

  為了拉人頭,呼延灼費了很大心思,他和韓滔、彭玘極力鼓動俘虜們一起加入祝家軍。

  但是不同于本鄉本土的東平府官兵,讓這些遠道而來的官軍投降“反賊”,心里是有很大障礙的,七千多俘虜,最后只有不到一半人跟了他,已經算是他在軍中威信很高了!

  呼延灼當然也有自己的私心,長遠來,他在祝家軍沒有什么根基,如果有一群老部下支持他,更能提高他的地位。

  就眼前來,他想爭取四大主力軍的主將位置!

  現在祝家軍擴編軍隊,除了親衛軍和水師,還設立了四支主力軍,許多人都動了心思,其中就包括呼延灼。

  跟祝家軍交過手后,又在祝家莊過了半個月多,他已經見識了祝家軍強大實力和蓬勃朝氣。

  不同于普通反賊的愚昧懵懂,亂糟糟一團,祝家軍賞罰分明,法度井然,比朝廷禁軍還要訓練有素。他跟祝龍聊過幾次,發現他格局宏大,目光深遠,可謂雄才大略,有雄主之資。

  他心里有了某種希望,不定自己能超越祖上,成為開國功勛。

  于是呼延灼派人將家眷接來,一心一意投靠祝家軍了。

  既然決心跟著祝龍一條道走到黑,那他自然很重視自己在祝家軍的地位,對主將的位置充滿渴望。

  不過當四大主力軍的主將人選流傳出來后,他頗感失望!

  四大主力軍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每軍四個營,兩千人,其中一個騎兵營,這個編制已經確定了,軍將人選雖然還沒有正式公布,但祝大官饒草擬名單已經流傳出來了!

  青龍軍主將關勝,副將徐寧,偏將郝思文、楊雄、劉唐;

  白虎軍主將林沖,副將呂方,偏將李云、鄧飛、曹正;

  朱雀軍主將欒廷玉,副將楊志,偏將解珍、解寶;

  玄武軍主將魯智深,副將武松,偏將歐鵬、馬麟。

  水師主將最沒有懸念,依然是祝彪,副將花榮、李俊,偏將阮二、阮七、張順、鄒淵。

  名單里沒有秦明、孫立,這讓很多人大感意外,他倆可是五大主力營的營尉,而且一直表現不錯。

  他倆的落選,讓呼延灼這些人無話可,誰敢自己比秦明更有資格?

  這份名單,是祝龍反復斟酌衡量之后決定的。

  他不但要平衡派系山頭,還要在放權和制衡之間做出選擇。

  很多將領之間是有淵源的,比如關勝和郝思文是結義兄弟,林沖和徐寧老熟人,又是曹正的師父,他跟楊志之間還有過不愉快,魯智深和武松、楊志又是一個山頭的……

  有間隙的將領不能放在一起,以免互相掣肘,比如林沖和楊志。

  而那些關系好的將領搭檔,打仗配合肯定沒問題,有利于軍隊充分發揮戰斗力,但也增加了某種風險,對祝龍來是一種威脅。

  造反大業剛剛起步的祝龍沒有選擇,他必須盡一切可能提高軍隊戰斗力,至于潛在風險,他只能承受。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安排,這次擴編,提拔了一大批基層軍官,祝龍在隊正、都頭、營尉這些位置上,安插了許多祝家莊的老莊客,掌控了軍隊的中下層。

  制定名單的時候,他就知道秦明和孫立兩人會失望,甚至有不滿情緒,這都是人之常情的。

  特別是秦明,作為第一個投靠祝家莊的大將,他幫助祝龍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為祝家莊立了不少功勞,哪次戰斗都沒少他!

  這次埋伏呼延灼,就是他和魯智深正面硬撼官軍重騎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今卻將他主將的位置拿掉了,別的不,他老秦面子上過不去啊!

  祝龍也不能冷了這位元老大將的心,他想出一個主意——打算推出軍銜制度!

  當然,現在是大宋,不能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詞來嘩眾取寵,搞得自己人和外人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那就沒意思了!

  于是就槳武官品級”,這樣一來,大家雖然崗位不同,但品級可以一樣。

  這并不是什么稀罕了不起的事情,其實大宋早就實行了這樣的制度,每個官員的身份都由“寄祿官”和“職事官”構成。

  “寄祿官”代表他的品級,正如武官的軍銜,用以確定該官員的地位、俸祿和其他待遇。

  “職事官”代表官員的工作內容,比如知府、全稱是“權知府事”,具有臨時性質。

  以高俅高太尉為例,“太尉”代表他的級別,正一品,很厲害了!

  而“殿前都指揮使”則是“職事官”,是他的工作崗位。

  所以,區區軍銜制度算什么,先進性和優越性是不存在的,古人走在老前面了!祝龍放心大膽的拿來用,完全不必擔心有人秀驚訝,只求古人別笑他沒文化就好!

  為了不被人笑沒文化,經過慎重思考,他采取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將、中將、上將一共九個等級,正好對應九品至一品。

  這些雖然都是后世軍銜名詞,但尉、校、將,自古有之,比如校尉、都尉,即使在大宋,聽起來也絲毫不別扭,還是很適應時代的。

  按照祝龍的想法,原則上,班正是不評軍銜的,副隊正為少尉,隊正為中尉,都頭為上尉,營尉為少校,校尉為中校,后面的暫時用不上!

  當然,這只是正常情況,如果都是這樣,那軍銜制度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之所以需要軍銜制度,就是因為地位和崗位不匹配。

  目前可以授予的最高軍銜為中校,擬授予的人有祝彪、祝虎、欒廷玉、林沖、秦明、關勝、魯智深、孫立等八人。

  呼延灼、武松、楊志、花榮、徐寧等人和以前的各營副將可以授予少校。

  祝龍在正式公布各軍人選之前,先對外放出了風聲,看看大家的反應,他知道肯定會有人來找他反應意見,但沒有想到第一個來找他的人是祝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