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義何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水滸之祝家莊逆襲

  府衙內的一間書房里,祝龍、吳用、蕭讓、魯智深、秦明、花榮、楊志、孫立八人圍著巨大的檀木方桌,在開會暢聊。

  桌子上擺著一張簡易地圖,聊聊幾筆,勾勒一座城池布防圖。紙上墨水未干,顯然是剛剛畫的。

  這是祝龍最喜歡的開會方式,大家聚在一起,暢所欲言,思想和靈感迸發、交流,總能從被人的話語里得到收獲。

  像在大堂上,他高高在上,諸將分坐兩邊,那不能叫開會,只能算是當眾宣布。

  屋里氣氛輕松隨意,門外卻戒備森嚴,呂方帶著一隊全副武裝的親衛,散布在書房四周警戒,無人敢靠近。

  “先請花兄說說東阿縣的情形如何了。”祝龍看向花榮。

  花榮正要站起來,祝龍手往下壓,示意他坐下來說,他便坐下來,手指地圖,道:“東阿縣城池不高,也不大,士兵倒是不少,至少有三千五人左右,但都是缺乏訓練的廂軍,大多是老兵油子,拼命是不可能拼命的。

  那關勝能在兵敗之后,帶領他們整整齊齊的撤到東阿縣,已經是很了不起了,但想要他們出城野戰,恐怕很難。

  據說那程萬里想將丟失城池的責任全部推到關勝頭上,兩人關系緊張。我們能不能從中做點文章?”

  吳用笑道:“這程萬里也真愚蠢,推卸責任只需要暗中聯絡朝中靠山即可,他卻鬧得人盡皆知,文武不和!”

  花榮也笑了,“據說他在東平府時,就假裝昏迷,讓關勝做主撤退,到東阿縣后,又假裝不知情,將關勝一頓訓斥,以為別人都是三歲小孩。”

  祝龍低頭沉思,手指有節奏的敲打著書桌,大家見狀,都沒有說話,怕打亂他的思路。

  吳用心里一動,明白了祝龍的心思,笑道:“主公可是想趁機收服關勝?”

  “確有此意,此人武藝高強,又有統兵之能,我實喜愛。”

  “主公放心,用略施小計,便可逼他來降!”吳用自信笑道。

  不用猜,祝龍也知道他又是滿腦子壞主意,便搖搖頭道:“上次我本可擒殺他,但為了降服其心,又將他放走。

  弟兄們跟隨我,務必是心甘情愿,否則我寧愿不要。我多次說過,我們是志同道合,義氣相聚,若不是一路人,不可強求。就算是在座諸位兄弟,他日若另有遠大前程,只需跟我說一聲,我只會為他高興,絕不相阻。大家來得清楚,走得明白!”

  祝龍一番話說得很仗義,他平時也確實這么做的,大家看在眼里,即使有人心里不贊同這種做法,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光明磊落。

  “那我們是否攻打東阿縣?”楊志問道。

  他剛剛加入祝家,急著立功勞證明自己。

  祝龍知道他的本事,可他不知道祝龍知道啊,生怕祝龍看輕了他。

  他是個功利心很重的人,作為楊老令公之后,一心想要恢復祖上榮耀,但押送花石綱,船翻了;押送生辰綱,又被劫了,兩次失敗經歷讓他心里不太自信。

  祝龍沒有直接回答,看向吳用,“軍師你看如何?”

  吳用不答反問道:“打下東阿縣對我們有什么好處?”

  好處?

  諸將面面相覷,答不上來。

  吳用笑道:“打仗耗費巨大,還要死傷將士,若沒有明確的目的,就不能妄動刀兵。”

  見沒人反駁,祝龍便道:“既然如此,就依軍師所言。東阿縣不是什么要緊的地方,打下來也沒有好處,我們派人監視就行了,不必攻打!大家還有事嗎?”

  過了一會兒,沒人說話,祝龍正要說全軍比武的事情,吳用突然起身,很嚴肅道:“用有兩件事,請主公定奪!”

  祝龍見狀,有點驚訝,“是何事,讓軍師如此鄭重?”

  “其一,我軍將兵分離,如今在董平府,我軍有金、木、水三營主將皆不在其位,林教頭坐鎮祝家莊,欒教頭坐鎮梁山,三爺遠去青州,皆是副將統率,金字營甚至連解珍解寶兩位副將都不在,兵將分離,軍心難安,若是大戰爆發,恐有指揮不暢之虞!”

  祝龍肅然道:“軍師所言甚是,等比武大會結束,我便做調整。”

  他也是有苦衷的,目前祝家軍中,資歷威望能力能夠坐鎮一方的,只有祝彪、吳用、欒廷玉、林沖四人而已。

  秦明和祝虎性格暴躁沖動,只能干沖鋒陷陣的活兒。

  而孫立的人品讓祝龍放心不下,必須放在自己眼皮底下。

  花榮、武松、楊志能力都沒有問題,但是威望資歷不夠,會讓其他人心里不服,影響團結。

  資歷,聽起來像貶義,但又避免不了,即使一千年以后的官場和職場也是如此。

  一位新人辛辛苦苦干活,老員工偷懶摸魚,他還能理解,畢竟人家資格老。但如果一同入職,甚至更晚的新人也這樣,那他心態馬上不平衡了。

  有些本來任勞任怨的老員工,看到一個新來的年輕人什么都沒有做,就忽然爬到自己頭上,瞬間心灰意冷或者辭職跳槽的大有人在。

  要是讓花榮或者武松去坐鎮祝家莊,發號施令,祝虎和解珍解寶能鳥他?

  所以,盡管祝龍知道這三位的本事,可還是必須等他們立了功勞再提拔,讓別人無話可說。

  “那第二件事呢?”祝龍向吳用問道。

  吳用起身離桌,在書房里來回踱步起來,一副冥思苦想的模樣,大家目光都投向他,靜靜等他開口。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古之圣王,伐罪吊民,必先列述敵方罪過,申明自己是迫不得已才興起義師。若是無故興師動眾,妄起刀兵,必被天下所棄!

  如今,我們占據州府,大義何在?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我等?”

  祝龍如遭雷擊,站在那里呆了。

  他當然知道,造反也是要喊口號的,要爭取輿論的支持。

  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張角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李自成的“闖王來了不納糧”……連宋江都喊出了“替天行道”口號,更別提后世了,兵馬未動,口號先喊起來。

  他這個來自后世的人怎么忘了這個呢?

  實在不應該啊!

  口號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可以起到一個洗腦的作用,對內團結人心,對外爭取同情和認可,能讓一個純粹的軍事造反集團,升華為新興的政治勢力。

  就像“替天行道”,誰知道是個什么意思,恐怕宋江都說不清楚吧?

  但聽起來就很高大上,瞬間占領了道德制高點,大家殺人放火起來,也心安理得了。

  “若非軍師提醒,幾誤大事矣!”祝龍不由得感嘆,吳用果然對造反深有研究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