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二章 謠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晉皇族

  洛陽作為帝都,其周邊修建了不少的大糧倉,最大的是洛陽附近的回洛倉和洛口倉。

  而在河南郡的陜縣附近還有一處糧倉,名叫常平倉。

  這個糧倉是用來轉運關中糧食的中轉糧倉,雖說沒有洛陽附近的大糧倉儲糧多,但里面的糧食也不少。

  裴元儼的目標就是常平倉,他讓衛仲烮率領三千人星夜奔赴陜縣,勢必拿下常平倉。

  只要拿下常平倉的糧食,他就能夠堅持到梁王率軍過來。

  宇文述現在手上還有三十萬大軍,其中有三萬駐守在關中,二十五萬駐守洛陽,因為李法主和姜承梟同時入侵洛陽的關系,他派出了十萬大軍前往南、東兩個方向阻擊。

  常平倉附近的守軍在五千人左右。

  衛仲烮摸清楚常平倉的一切情況之后,乘夜發動襲擊,一夜之間攻占了常平倉。

  五千守軍盡數斬首,一個不留。

  “衛將軍,倉中還有三萬石糧食。”一名檢查了常平倉的校尉來報。

  “三萬石?”

  衛仲烮眉頭一蹙,他原以為常平倉至少有十萬石糧食左右,怎么只有三萬石?

  “讓弟兄們搬空糧倉,天明撤軍。”

  雖然與自己預料的相差甚遠,但是衛仲烮也沒有糾結,三萬石也足夠支撐他們大軍一個月左右。

  洛陽。

  梁王和李法主率軍攻打洛陽的消息早已經傳遍了大街小巷,這幾日酒肆茶樓之中,三教九流都在談著這件事情。

  與這件事一同傳遍洛陽的還有皇后等人出現在太原的事情,以及先帝遺詔讓梁王登基的爆炸消息。

  這份遺詔得到了皇后的認同,這更讓無數的百姓紛紛為之驚訝。

  沒想到皇帝居然沒有傳位給三皇子,反而傳位給了梁王?

  如此說來,梁王才是正統?

  “這次梁王南下就是為了打下洛陽登基的!”一名走南闖北的商賈喝著茶,慢悠悠道。

  “為什么梁王不在太原登基?”一人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商賈道:“聽太原的官員們說,梁王覺得應該要先平了...你們懂,我就不說名字了。”

  眾人哈哈大笑,他們當然知道要先平了誰。

  “而且,有人暗害了趙王,梁王身為人子,自然要替父報仇,替國鋤奸!”

  宇文述雖然憑借著兵威占據了洛陽,但是在洛陽百姓的心中他就是一個反賊,是故根本不得人心。

  再加上朝中大臣都不愿意配合,宇文述現在的處境其實很尷尬。

  “梁王的遺詔也有可能是偽造的啊,聽說當日養心殿大火,傳國玉璽都失蹤了,怎么可能還有什么遺詔。”有人出言反駁。

  “你可真是夠蠢的,皇后現在身處太原,遺詔很有可能是皇后帶去的,傳國玉璽也是一樣。”有人鄙夷道。

  聞言,眾人紛紛恍然。

  當然,宇文述是不會承認這個的,洛陽朝廷對這則消息的態度就是否認。

  而且反罵姜承梟篡位,囚禁皇后。

  不過百姓們是不會在乎這個的,對他們來說,梁王也好,宇文述也好,誰能對他們好,他們自然向著誰。

  而士人們則是偏向姜承梟,因為皇后認同了遺詔,這就說明先帝確實傳位給了姜承梟。

  宇文述才是真反賊。

  這種民間的議論是無法對宇文述產生什么影響的,他依舊是每日處理朝中的事務以及拉攏臣子,調動大軍對抗梁王和李法主。

  可是又過了幾日,另一則消息傳遍了洛陽,這次可比先帝傳位姜承梟更讓宇文述驚怒。

  李源借兵吐番的消息,經過姜承梟的有意宣傳,現在天下全都知道這件事情,不少人紛紛唾罵李源賣國求榮,國之奸賊,漢人之恥。

  而這次傳遍洛陽的消息就是和李源有關。

  傳聞李源答應了吐番人,等拿下關中會將大量漢人女子,金錢送給吐番以做交易。

  要知道,宇文述的大軍中,五六成可都是關中子弟,這則消息在洛陽擴散之后立刻形成一股颶風,越演越烈。

  不少出身關中的士卒紛紛要求宇文述率軍返回關中。

  是故,宇文述現在一個頭兩個大。

  外敵環伺,內部不穩。

  這就是他目前的現狀。

  當然,宇文述也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暗中調查謠言的來源,可是洛陽人口不知凡幾,如何能在短時間調查出來。

  再者,調查出來又能怎么樣,李源確實借了吐番的士卒,這一點無法否認,誰知道李源究竟答應了吐番人什么條件。

  這一則謠言從出現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經成功了。

  連續好幾日的時間宇文述都沒有合眼。

  一開始是因為黑鷹軍打退了宇文化及,后來因為李法主在東郡勢如破竹,甚至打下了瓦崗寨。

  至近幾日,先是皇后等人在太原出現,宣布了先帝傳位梁王,再就是那則關于吐番人的謠言。

  關于先帝傳位梁王的事情宇文述并不在意,他相信天下其他的勢力會和他一樣不承認先帝的那份遺詔。

  更何況,皇帝都沒了,遺詔有什么用?

  說到底,還是看誰拳頭大。

  但是吐番人的謠言卻是讓他坐立不安。

  因為這件事他自己也無法確認到底是真還是假。

  更何況,吐番人出現在關中是事實,他就算再怎么辟謠,關中出身的士卒還是會心存擔憂。

  這樣一來,軍心渙散,這還如何打仗?

  “先生,現在該怎么辦?”宇文述面色憔悴的看著對面的謀士。

  這個謀士名叫許意心,跟隨他時間最久,也是最得宇文述信任的人。

  上次給先帝上謚號‘煬’的就是他。

  許意心緩緩道:“王爺不必著急,關中尚在我們手中,王爺可以先派出一萬人返回京兆郡,用以安定軍心。”

  “此外,王爺現在一定要先打敗梁王,只要梁王的軍隊一日在河南郡,士卒們內心就會不安定。”

  宇文述沉思片刻,問道:“一萬人返回關中有用嗎?”

  許意心道:“王爺,現在關中局勢糜爛,西有李源,北有于秉鴻,以我們目前的情況而言,很難堅守。”

  “這不就是將關中送了出去嗎?”宇文述愕然。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王爺,你想想看,咱們洛陽四周全都是虎豹環伺。其一,咱們內部不穩,朝綱未整,周邊諸郡皆未完全降伏,這就是為什么梁王和李法主在明知道王爺手握大軍的情況下強行進攻的原因。”

  “其二,南方的蕭梁大有北上的意思,一旦咱們和梁王、李法主陷入苦戰,南邊不能不注意。”

  “其三,李源和于秉鴻一旦合兵京兆,京兆郡必失,屆時潼關封鎖,咱們該如何?”

  聽了許意心的話,宇文述額頭冷汗密布。

  不知不覺之間,原來他的處境已經變得這么危險了。

  “先生,你可有辦法?”宇文述殷切的看著他。

  許意心道:“我有上中下三策。”

  “請先生賜教。”

  “上策,東邊與李法主議和,全力擊退梁王。一旦梁王退回大河北岸,我們便有了輾轉騰挪的空間,到時候在加派士卒前往京兆郡,危難可解。”

  宇文述搖頭道:“沒那么簡單,李法主為人貪婪,又是反賊,他不會輕易答應與我議和。”

  許意心道:“王爺可以封他為魯王,讓他鎮守山東之地,他現在缺的是一個名號,如果王爺愿意將這個名號送給他,或許他會愿意。”

  “這......行嗎?”宇文述懷疑道。

  這種行為無異于空口套白狼。

  許意心笑了笑,“王爺,我們現在缺少的是對付梁王的時間,東邊拖住就行了,只要擊退了梁王,屆時調轉槍頭對付李法主,他必死無疑。”

  “好,我可以派人去宣讀圣旨,但是我還想聽聽先生的中策,畢竟我不能將希望都放在李法主身上。”宇文述看著許意心說道。

  許意心點點頭,“這是自然,王爺能這么想,自然是周全的。屬下的中策就是,王爺立即率領大軍,攜帶百姓返回關中,占據京兆郡,封鎖潼關。”

  宇文述先是一愣,旋即立即否決。

  “這絕對不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