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五三章 民以農為本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抗日之晉北小卒

  良久,前島升收回了他的目光,心里非但沒有失望,反而更加期待起來。

  他不需要鋒芒畢露的下屬,只想要一個穩定的支持者。

  “就是必要的東西,你我自己的。”

  “原來如此,那有何妨?前島閣下若需要,我便想辦法既要將帝國賦予的事務辦好,又為你爭取到應有的回報罷。”

  小柴俊男想了想,終于搞明白前島升需要什么。

  不就是一些分成么,鐵路并不需要10萬日元來建,總能勻出一些錢,這些錢不用上報,那肯定是收入自己腰包了。

  “哈哈哈!如此便好!”

  前島升內心竊喜不已,自己的團體越強大,等三地政府合并時,自己的權力也更大。他已經得到了一些消息,軍部打算強行合并兩地政府,組建一個“蒙疆”政府,采用成吉思汗紀年。

  德王或許會反對,他向來看不起、也厭惡晉北政府這些漢人政權,自己以后肯定當不了第一顧問,但第二顧問還是有希望的。

  淶靈大隊在后宮淳的首肯下,很快就在大同組建完畢,而這時候小柴俊男才開始去了解當地的敵我形式。

  由于支援團今天才到大同,不少人都想著睡一覺以消滅疲憊,也就小柴俊男會心急地去找前島升。

  “居然已經如此嚴峻了?”小柴俊男打開地圖一看,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共產軍與帝國陸軍的大致兵力分布。而他將要去的地方,已經被紅色的棋子標注得滿滿當當,每一根棋子都代表著可能存在的八路軍一個營。

  而他以前去過的淶源縣,就分布了十幾根紅旗。

  “彥,你過來看看,這是何等嚴重的局勢了,為何此地軍要官員沒有處理呢?”

  他的副官沖晴彥正在查閱卷宗,發現了很多疑點。

  “查了一下,并非是沒有阻止,而是阻止不了,此地兵力太少,大多是警備兵力,而用作野戰的常規大隊基本沒有……這兩年來,進攻的次數不少,但效果奇差。”

  沖晴彥指的就是晉察冀一分區,關東軍在這里的傷亡就達到了數千,蒙軍也有不小的傷亡。

  “那……我們算是唯一的希望咯?”

  “哈哈……”沖晴彥不由得笑出了聲,也就小柴會覺得無所謂。

  “你覺得如何?”小柴俊男看得很開,他應該可以守住廣靈縣。

  “能如何?我都是你的副官了,還能辭職不成?”

  兩人相視一眼,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開春回暖后,土地漸漸變得宜耕,渾源縣以它獨特的地理優勢,享受到了春天的第一波“福利”。

  當其他地方根據地亟需的春耕用水開始變得稀缺時,渾源縣恒山峰群上的冰雪尚未完全消融,山上的厚重冰雪將會一直保留到夏天,也為渾源縣帶來源源不斷的水源,渾河與唐河沒有任何斷流的風險。

  沐陽為了保護唐河兩岸的土質和泥沙,幫助兄弟根據地調節水土流失問題,沒有在王莊堡和羊頭崖附近開墾更多的農田,而是在敵軍眼皮子底下渾河平原之上開荒。

  日本人沒來之前,渾河水系養活了三百多個村莊,養育了十萬人,遭到戰火破壞后,也有八萬多人不肯離開,依然留守于這片土地之上。

  日偽軍安分下來后,沐陽立刻讓百姓還鄉,抓緊時間開辟更多的農田,渾河河谷兩邊的高山也沒留著,沐陽讓人種上了大量的棗樹等果樹,沒有浪費一分土地資源。

  這工作早在去年就開始做了,當時根據地享受著連戰連勝所帶來的戰爭紅利,一直處于財政盈余的狀態,并未出現赤字。

  但以后不會了。

  看著連片的棗樹林,沐陽的心情也漸漸變得好了起來。

  “這樹林是人工種的,會不會惹上蟲害呢?”

  “應該不會,棗樹是本地樹種,哪怕發生了蟲害,也有天敵消滅他們,損失應當不會太大。”方伍學了一些生物知識,便主動在沐陽面前“賣弄”起來。

  “是嗎?那就好,還是別讓棗樹離天然樹林太遠,我就是怕出問題。”

  “曉得了,等會就下去叮囑他們。”

  棗樹是一大看點,而遠處那熱火朝天的景象才是最吸引人的。

  有了八路軍的農貸,百姓在戰時也不至于完全失去生存的能力,而作為回報,他們除了需要支付低額的利息外,還得配合八路軍挑選優良麥種。

  這一點沐陽無比感嘆,自己比起其他八路軍指揮員而言還是不如,他更注重工業產物,而晉察冀的干部同志們,都在為溫飽發愁。

  民以農為本,那些同志什么都不管,就只有農業最重視。

  這次種下的,有一部分是邊區送來的優良種子,有“南華一號”蕎麥還有“蜀黍一號”高粱等等,都是勞動人民經驗與知識的結晶。

  沐陽拿起一顆種子,他很久沒種過地了,看不出這些種子有什么差異。

  其實種子就是果實,這些種子都是能吃的,與一般的飯食本質上沒有差別。百姓們挑出里面個大粒滿的果實保存,而那些干癟的、顏色怪異的種子則是自己吃,來年耕種都是用最好的。

  “這應該不是雜交作物……”

  回想著去年開花時、豐收時的作物模樣,沐陽如此想著。

  現在的技術,大概率沒能搞出高產的雜交作物,這些被邊區干部們稱為“優良種子”的,估計只是正常的作物。

  雜交技術看似簡單,實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努力。

  理論就在那,沐陽也懂理論,可實踐所需要的花費的時間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也只有甘愿將身心奉獻給土地的人,才會去鉆研農業技術吧。

  “管他呢,蕎麥這玩意,見土就能活,只要撒下去,入秋肯定能收獲。”方伍看沐陽沉默了,卻是有些不以為意。

  “是嗎?見土就能活?”沐陽心里一動,難道蕎麥比土豆還厲害?

  這是不可能的,若是的話,這里的百姓肯定都種蕎麥去了。

  “能,它特點就是耐干旱,你手上這粒,應該是甜蕎,撒下去就能長,而且長得特別快!”方伍以前就是種蕎麥的,對此非常了解。

  沐陽知道后,一點情緒波動也沒有,而是平淡地問:

  “還有呢?”

  “額……就是結的蕎麥粒太少,種個幾畝地還不夠我一個人吃的。”方伍尷尬地撓了撓頭。

  天才一秒:m.xddxs.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