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兩千八百七十六章 突厥臣服立夏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帶著系統來大唐

  “露兒這個門洞你看行不?它是把山了,不過這邊有窗戶。”

  到住宅區選房子,四層的樓,一個門洞就是四百多平。

  不算樓梯、陽臺、天臺的面積,純粹使用面積。

  “太大了,怎么住啊!”

  秋小娘之前對四百多平沒什么概念,等看到實物才懂。

  一個門洞從一樓到四樓,全是自己家的?

  “咱娘住院結束后先住一樓,恢復身體方便,咱倆也住一樓,方便照看。

  陽臺不用動,全封閉的落地窗,里面是空的,毛坯房,咱們自己設計裝修。

  樓頂允許起個閣樓,防水做得好,在上面種點菜、養點花沒人管,漏水也是漏咱們自己家里。

  一般都是養花,不種菜,咱們吃菜又不花錢。

  莊戶有此條件的通常種盆栽藥材,有的看形,有的觀花。

  一年生的藥材,收獲后送到醫院。

  多年生的慢慢養,兩三年能夠收獲的,比一年生的珍貴些。”

  “那咱家也種藥材,給莊子用。”

  秋小娘有覺悟,知道種的藥材送走拿不到錢,李家莊子醫院正常醫療不收費。

  收費的是那種割雙眼皮了、牙齒美白了、皮膚護理了、足療按摩了……

  不但收錢,還很貴呢,但鑲牙免費。

  “走,進去看看,門都沒裝呢!”

  李延承說著想去拉秋小娘的手,偏偏僵直了。

  秋小娘主動伸出手拉住:“走啊!”

  “好!”李延承心跳明顯加快。

  確實屬于毛坯房,除了電線、管道,屋子里門沒有,地板或者地磚也見不到。

  “承郎這個是什么線?很細。”秋小娘指著單獨的細線。

  “電話線,拿到證的人家里必須有電話,遇到緊急任務會打電話通知。

  平時用不上,莊子里的這些人,給誰打電話?

  除非咱們家里有人突然生病,已經走不出去了,打電話給醫院,醫院派車來接。”

  “啊!那其他莊戶遇到同樣的問題怎么辦?”

  “還有一個電話,只能打給醫院。當然,東主若允許,相互之間也能通話。

  那個是小機器人等東西來支撐的,不需要人工接線。

  目前莊子在研究步進制電話交換機,這個弄出來才是咱們自己的。”

  “是說有更好的電話,東主不允許用。”

  “對,想要有好東西,只能自己努力,比如邊三輪燃氣車。

  別看我工作時間為八個小時,每旬能放兩天假。

  我其實休息時也在學習和琢磨,莊子的所有人都這般,包括陛下和大臣們。

  咱倆看完此處,去室內布局設計工坊,那里有很多樣板。

  看哪個你喜歡就用哪個,或者單獨讓他們設計你的想法。”

  李延承沒有自己全部承擔房屋裝修的心思,術業有專攻。

  除非他單獨拿出來一旬的時間學習和琢磨,但不值得,會耽誤很多工。

  日子一天連著一天,恍惚間就立夏了。

  叫人煩惱的柳絮飄呀飄!百姓們在磨刀,不管是掠,還是鐮刀,全得磨。

  再過上十天左右,收冬小麥,京兆府那里有的地方已經開始收了。

  去年沒種冬小麥,而是種了一茬玉米的,地里泡水,水稻育苗在旁邊都長很高了。

  農家肥冬天就運到地里,翻耕和耙地后,又晾了一段日子。

  種菜需要提前育苗的,也早拿草席子蓋上,或者大棚里直接育苗,然后賣苗。

  這個賣苗就很有靈性,有人租房子住,或者后來的人,沒有屬于自己的土地。

  他們就用花盆種蔬菜,一般是黃瓜、西紅柿、茄子,該打上架就打上架。

  稍微澆一點水,等長起來就省錢了,都能生吃,茄子生吃其實很甜的。

  李家莊子擺宴席,后突厥的人來了,住帳篷,小洛南村南邊的好大一片土地無法耕種,被帳篷占了。

  后突厥需要檢查身體,好在是乘飛艇,一撥接一撥。

  最開始是一群年輕男人,之后老人、女人、孩子、年輕男人。

  身體強壯的人抽血,護士們使勁抽,檢查用的血沒有那么多,多出來的學可以干別的。

  幾歲的小孩子抽血時,表情平靜,眼睛盯著針扎進自己的血管。

  五六歲的孩子就有自己的馬和小弓箭,不過即便如此狼性的族群,面對大唐的軍隊,依舊占不了上風。

  若沒有吐蕃牽制,大唐能一直把后突厥給干沒了。

  哪怕最后歷史上大唐亡了,后突厥和吐蕃也被拉著一起死。

  闕特勤、暾欲谷、默棘連等重要人物先洗澡換衣服,再拜見李隆基。

  他們看李隆基,更多的時候卻在看李易,就是這么個人,把自己的突厥給坑慘了。

  李易一臉淡然,看唄!還能給我看得少塊肉?

  都允許你們佩帶吃飯用的小刀了,有能耐你沖一下試試?

  一番客套與儀式舉行完畢,后突厥徹底變成大唐的一個少數民族族群。

  李隆基帶著大家出發,去天樞和烈士陵園,坐小火車。

  天上飛艇一片,飛機圍繞著飛艇轉來轉去。

  后突厥的人瞧著眼暈,飛艇知道是什么,那個能夠靈活飛得還很快的是何物?

  天樞有人負責看守,很冷清,它屬于一個象征。

  看完天樞,轉一下入烈士陵園,陵園熱鬧。

  一有節氣,百姓抽空就來看看,今天告訴英靈們一聲,立夏了,天很暖和,翻耕的田里用上了新的機械,牛和馬也有許多……

  沒入學的小孩子們恭敬地上香、鞠躬,之后跑去穿旱冰鞋,戴護具,跟其他伙伴們歡笑地玩耍著。

  守陵園的老兵們把別人送的熟識等東西切好,有的架起鍋涮串兒,讓孩子們吃。

  有錢人購買飛艇從南方帶來的水果,自己吃,同樣送過來,讓英靈們嘗嘗,老兵就可以吃了。

  他們比較遺憾的是烈士陵園不接受捐款,用不著百姓來捐,朝廷養得起。

  “老童,今天后突厥的一些人來,我順便給你們帶些豆腐和小蔥,大棚里的,炒過的豆豉熟醬。”

  李易找到最近的一個老兵,告訴對方自己帶吃的了。

  “就知道給便宜的東西,有辣醬沒?酒,黃酒,你莊子火腿送一個。”

  老童不領情,什么就豆腐和小蔥,沒幾個錢的玩意兒。

  “有有有!辣醬有,其他的馬上來。”

  李易點頭,對小機器人說:“快,讓那邊裝上,空投。”

  “再來點熟的海鮮干,牡蠣、扇貝、淡菜。”老童趕緊喊。

  “知道,再有煮花生和毛豆,這東西成本可高了,油錢貴,發動機需要保養。”

  小機器人答應,反正都是飛一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