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群臣同議升一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帶著系統來大唐

  “加起來五萬四千九百俘虜?”李隆基聽完匯報的數據,不敢相信地又問一下。

  “是,我們給俘虜治療傷勢,大家說給李家莊子,換酒精、柴油、炸藥包、手榴彈。”

  領頭的人使勁點頭,表示數據準確,沒攙假。

  之后會把俘虜送過來,無法攙假。

  “張孝嵩!”李隆基重復了一次名字。

  “陛下,臣請給李易升官,武散官。”魏知古上前兩步,他戴著口罩。

  他熱傷風了,流鼻涕,不發燒,也不淌眼淚,病情比較輕,正在喝藥。

  口罩是李易給他的薄口罩,晚上換一個戴,把鼻子和眼睛擋住,用嘴呼吸,會打呼嚕。

  不過又給了含片,舌頭和上顎壓著含片嘴就張不開,只能用鼻子呼吸,嗓子就不難受。

  三年前,得熱傷風,魏知古會很害怕,哦,誰得都害怕。

  現在熱傷風不是大毛病,除非發燒和咳嗽,咳嗽就不是傷風了,而是熱癥感冒。

  “升哪一個呢?”李隆基問。

  蘇颋看看畢構和宋璟,兩個人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于是他出來:“臣請提李易陪戎副尉為陪戎校尉。”

  “臣等附議。”所有人一同附和。

  二十個傳信的人懵逼了,臥槽,你們這么多大臣,為了給一個人升官而動?

  關鍵是……陪戎校尉就比陪戎副尉高一點,陪戎副尉是從九品下,陪戎校尉是從九品上。

  一個從九品的武散官,整個朝廷在運作,你們閑的?

  你們敢不敢到我們那里,把你們的話對將士們說一遍?兄弟們把你們打成肉醬。

  別的人不說,腸子流出來又塞回去活了的,就能用刀穿了你們。

  李易給了我們多少好處?那么大的功勞,你們給他升半品?

  誒?不對,這事不是張孝嵩么,怎么變成了李易?

  二十個人想著,突然發現事情有所偏差。

  難道這才是朝堂的正常操作?說張孝嵩,然后有尚書出來要給李易升武散官。

  一群大臣同意,把從九品下的武散官給升成從九品上。

  那邊的五萬多俘虜,還有殺掉的敵人,最后是給一個人弄這么點東西?

  “陛下,五萬四千九百多的俘虜。”報信的頭頭忍不住了,他強調一下數字。

  “有賞,朕給你們賞賜。朕知道你們要武器、酒精、麻醉和消炎藥,都不會差。”

  李隆基明白二十個人的意思,只是二十個人不明白李易的情況。

  滿朝文武給李易升半品的官,其實不是升官,表達的是大家認可李易。

  李易又不在乎什么官位,他想收拾人,從一品的散官宰相都得進團兒。

  他要管沒用,多拿點俸祿?

  別的官員一個月的俸祿養家,一家人吃穿都足夠了。

  給李易,一品的官俸祿,也就是一頓飯,李易不僅有莊戶,還有將近一萬兩千的俘虜。

  一品官一個月的收入,熬粥,稀一點,估計能讓大家喝一頓,還不能吃咸菜,吃咸菜不夠。

  群臣的意思是向李易表達想法:行,你李易厲害,我等服氣,給你升官了哦!

  “陛下,臣請對吐蕃行宰相書,問詢我朝百姓數量,以便交換。”畢構看一眼宋璟,開口。

  “臣附議!”宋璟跟上。

  “臣附議!”蘇颋也配合。

  宰相書只能宰相出,宰相對宰相,不把雙方最高的人牽扯進來。

  這是中華政權的傳統,一直延續到李易那時。

  李易那時,誰看到最高的人像瘋子一樣直接站出來對著別國叫囂?

  沒有,從來就沒有。

  都是外交發言人處理,最上面的人從來不會直接針對某一個事情叭叭叭。

  文明底蘊、文化傳承、大國風范。

  不然跟個小混混有什么區別?身為一國領導人,整天哇啦哇啦叫囂,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那便是沒有文明沉淀、沒有國朝禮儀、沒有傳承底蘊、沒有規矩方圓。

  直白點說就是,那樣的白皮膚的人,少教養。也不知道是養不教,還是教不嚴。

  大唐不是,別看平時找李易說話的時候很隨意,涉及到國事時,大家都知道怎么辦。

  當然,朝堂上的眾臣最怕的是李易正經行文上書,李易不是不會,他文采好著呢。

  他通常都是寫首打油詩,或者很直白地說出來他的意思,這個就是可以商量。

  若李易突然用正經格式寫行文,事情就大了,很恐怖的說。

  “允!”李隆基頷首,你們寫吧,寫完了給吐蕃送過去。

  至于蘇祿那里,呸!等著,等朕騰出手來的。

  朕就是不想讓易弟親自過去,不然屠了你們,易弟想殺人,太容易了。

  二十個報信的人留下信,被抬出去。

  之前他們興奮,走了不該走的路,現在腿都抽筋了。

  他們看宮女,宮女抿嘴笑,有的宮女壞呀,拋媚眼。

  “不要這樣,否則宮內的福利減掉。”二班的桃紅過來有事情說,看到宮女們的樣子,警告。

  宮女們立即低頭,她們害怕,福利是李家莊子的福利,額外的。

  “大家辛苦了。”二班桃紅對二十個人說。

  二十個人瞬間清醒,他們感受到的是端莊。

  不管哪一個班的宮女和太監,對外的時候氣質都會顯現出來。

  他們每一個班都會把李易教的東西分享給其他人,學到的知識不一樣。

  他們屬于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狀態,懂經濟、曉民生、知兵事、明政治。

  “易弟,今日朝堂有捷報,說是有將近五萬五千的俘虜,就那一個地方。”

  不等到晚上,李隆基就回來了,未去找其他女人。

  現在是中午,莊子里涼菜最多,熱菜也有,數量少一點。

  今天的主食是過水的秈稻米,秈稻生長周期短,華州、同州那里的出來了。

  這種米沒有筋,口感不好,但做成過水飯,就差不多,跟有筋的一個口感。

  都不用制作成米線和大米餅,過水飯,什么地方的米能有筋?

  過下去的是水,用來給牲畜喝。

  李隆基盛了一碗,坐到李易對面,說起高興的事情。

  “換回去。”李易用筷子在攪拌蒜茄子,蒸出來的茄子,配合水飯最好。

  其實土豆燴茄子也好吃,但沒有土豆。

  要是有土豆、玉米,整個大唐一下子就起來了。

  尤其是李易那時的內蒙古,現在的一片地區,種土豆不但產量高,而且土豆還長得面。

  “不夠換,大唐百姓數量少。”李隆基提數據。

  “換牛羊馬匹,他們沒有戰斗力了,今年基本上就這樣結束,明年咱們的火槍出來了,現在多換點有用的東西。”

  李易不是心軟和傻,他算計得更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