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四十六章 若作棟梁基層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帶著系統來大唐

  聽陛下問起宋德,姚崇三人俱是一愣。

  宋德是李家莊子的管事,他們知道,能力……

  李家莊子不是李易在管嗎?宋德有何能力?

  “陛下,宋德能盡下屬之事,臣以為能評為中上。”

  張說給宋德打分,說宋德比較聽話,還行。

  盧懷慎略作思忖,說:“宋德忠心,臣評為上。”

  他從忠心方面給出一個好評。

  “李易平日里不管莊子事?”姚崇猜測地問出來。

  李隆基輕輕頷首,算是給姚崇一個回答。

  三個宰相互相看看,皆從別人的眼中看到了驚訝的神色。

  張說咽了下口水:“宋德一個人管著整個李家莊子的大小事務,還有條不紊,可為一州刺史。”

  他換了個評價,李家莊子可不僅僅是莊戶,還有張家村子、皇莊莊戶、外來務工聚居區。

  現在增加了將近一萬兩千個俘虜,沒出任何問題。

  包括與商人們交流、十六衛過去的合作、羽林飛騎在莊子中的安置。

  李易若不出手,宋德一個人在管,那么宋德的本事……

  “陛下,莊子中其他管事是李易選人?”姚崇有事情想了解。

  “宋德選,李易只選一個宋德。”李隆基知道姚崇的意思。

  “可為都護府都督。”姚崇給了更高的評價。

  “他考了四次科舉沒考上,最后身無分文,不得不跑到市里自賣。”李隆基說起宋德以前的情況。

  宋德沒錢了,又沒有親人,干謁沒門路,找的工作也不好。

  干脆要把自己給賣了,結果李易去買人,雇到莊子上。

  不屬于奴隸,與另外四男四女不一樣。

  當然,現在他脫離不了李家莊子,敢解除雇傭關系,出莊子就是死。

  “陛下可是欲加流外官職和直授賜官?”姚崇喘個氣的工夫懂了李隆基的意思。

  像現在的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偶爾就給推薦人。

  李隆基沒親自見過幾個人,都是別的王爺看一看,覺得行,安排一個官,算是幕僚。

  那些人就在京兆府當官,還有的在皇城中。

  遠的地方不去,要跟陛下近一些才行。

  盧懷慎跟著說:“每年州府所送考生,未中者許多無顏歸鄉。陛下若賜官,臣以為可。”

  “今年李家莊子二百二十學子,半年后送往京兆府各村,輔助村正行事。不如借半年之機,選派未考中學子到村子先看看。”

  李隆基說出前面話的時候,三個宰相眼中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說后面的話時,三個人一同搖頭。

  張說出聲:“若為村正之下,臣恐學子們不愿。”

  姚崇、盧懷慎一同點頭。

  一個個學子傲著呢,在地方上學習好,被送到長安考試,去村子里?

  “不愿?”李隆基冷哼:“哼!不愿便繼續考,考上了,送去村子里,李家莊子的學子皆為甲第,他們能去,別人不能?”

  李隆基生氣,敢跟朕傲氣?朕親自給你們派到村里,去不去?

  去,就好辦。不去,即便你考上了,還是朕親自讓你們去。

  “陛下,李家莊子學子半年可是如往常一般,在莊子受李易教導?”

  盧懷慎想到了上一屆的李家莊子四十二個學子。

  “然!”李隆基給出肯定的答案。

  “臣請把李易所授之知,編纂成書。”盧懷慎提要求。

  “不行。”李隆基拒絕。

  其他的書,別的家族拿走也便拿走了,李易講的知識怎么可能讓世家們給學去?

  若真編成書,大家族們會一邊教自己的子弟,一邊利用各種理由來封李易的‘不當’之言。

  盧懷慎低頭,遺憾,他想學。

  現在的四十二個官員,包括甲第頭名的負責聯絡和分析的學子,一起引導著二十個縣的政務。

  自從藍田縣的前官員作報告到二十個縣之后,那些縣的縣令、縣丞對李家莊子的學子們態度好了許多。

  等李易彈劾華州府的一群官員,二十個縣的官員對學子們更好了。

  學子們放開了手腳,在縣里出謀劃策。

  去年二十個縣的官員考評,皆是上等。

  李易還要落實到村,第二批學子若是下村。

  待一年后,估計京兆府二十縣家家生活提高一大截。

  “看看留在京兆府未離去的考生還有幾許,命他們三日后到含元殿,朕授官于他們。”

  李隆基對三個人說,說完,坐在拿過奏章。

  三人告退,準備回政事堂安排。

  “李易此計甚妙。”走出去一段距離,盧懷慎反應過來。

  “哪里好了?”張說沒想明白。

  “考生但凡還有心氣在,又不缺錢財,必然不想回鄉。吏部派村官,考生會覺羞辱。”

  盧懷慎提了一句,不用再說,兩個人已懂。

  考生回去怕被人說,只要有辦法,就留在長安。

  村官太小,吏部安排他們不會去。

  換成陛下親自安排,臉面則有了。

  考生們到村子中,如真能幫村子發展,再慢慢升官,屬于從下往上爬。

  十幾年后,大唐就有一大批厲害的官員。

  過程中會有人被淘汰,凡是留下的,對民生了解該有多通透?

  “出事了吧,老夫沒說錯。”姚崇從此事上得出個結論。

  李易好長時間沒動作,果然,一動便是大事兒。

  輪船的事情都不算,現在一出手,直接針對未來大唐官員體系。

  張說把手背在身手:“李易所謀深遠,他不是去壓制家族,他是讓家族跟著一起參與,各家族一點點被套進去。”

  說完,張說搖頭,黯然神傷。

  李易年歲太小了,自己等人看朝堂之事,看得是利弊。

  即便姚崇定下十策,也不過是就是論事。

  而李易出手直接針對家族,這才是根啊。

  等到大唐全照著李易的安排來達到目標后,哪里還有什么家族和大勢力。

  家族才有多少人?天下百姓又多少人?

  能吏群出之時,誰能左右皇權?不服就殺,換上來一個,還是厲害的官員。

  三人回到政事堂,命令傳達下去,一群人開始貼告示,快馬跑去二十個縣,一起貼告示。

  有的沒考上的考生,在長安生活費高,要去附近的縣學中教授子弟,準備明年再考。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村組織的職務具體落實問題,一村之正,不能只圖協調與穩定,更關鍵的在于引導……”

  李家莊子中,二百二十個官員坐在大課堂上,聽李易給講課。

  李易讓他們下村去,得告訴他們怎么干啊,不然下去了兩眼一抹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