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八十六章 垃圾是寶貝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超級科技領航者

  精巧和粗暴,這是兩種狀態。

  其他國家對太空垃圾的措施就粗暴,領航者對太空垃圾的措施就精巧。

  怎么說呢,之前美瑞肯那邊提出了一項“清理”近地太空的激進方法。

  它們的一個大學科研組正在研究一種利用氣體“脈沖”射擊太空碎片的新技術,這種被提議的新系統名叫“太空碎片清除系統”,它通過把氣體脈沖發射到目標碎片必經路線上,增加太空垃圾的摩擦力,令其下降墜落到地球大氣層里燒毀。

  還有國家航空航天局,它們將投資研發二維宇宙飛船,這種航天器使用特殊的二維薄膜材料制成,可以包裹住太空垃圾并使其離開軌道。

  說是飛船,其實就是一張“大網”,工作方式就跟捕捉無人機的網槍類似。

  好吧,也不算太相似。

  反正就……自己理解。

  另外,帶嚶帝國那邊還有利用小衛星的微型電力推進器的,它可以將衛星安全帶回地球大氣層,在空中燒盡,從而避免產生太空垃圾,控制低空軌道的衛星擁擠狀況。

  其他國家還有給航天設備裝機械臂的,用來剪太陽能電池……

  呸呸,怎么可能,機械臂是用來干正事的,捕捉設備可以靠近太空垃圾,然后伸出機械臂抓住,再送到高軌道,使其不影響其他航天器的飛行。

  或者將它推離軌道,送往地球方向,小垃圾燒毀在大氣層內,大垃圾穿過大氣層之后徹底“埋葬”在南太平洋水域的“航天器墓地”。

  嗯,基本就是這樣了。

  “燒掉,燒掉,如果不燒掉,地球哪有清潔的軌道,人類哪有美好的未來!”

  其實在沒有這些“清潔設施”的時候,科學家們也有辦法處理一些太空垃圾。

  比如為了遺棄近地軌道的人造衛星,太空工程師會稍微改變其軌道,使其進入較低的軌道,并在25年內再入大氣層中燒毀,這被稱為人造衛星的“25年規則”。

  衛星的燃料是很寶貴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是不能用的。

  沒有外部推力的情況下想改變軌道每一絲燃料都要精確的計算,所以這些衛星也只有在消耗完燃料的最后幾秒才會用最后剩余的那一絲燃料給人造衛星加一個推力讓它們開始減速,進入下降軌道。

  如果人造衛星的塊頭太大不能在再入大氣層期間完全燒毀,那么衛星最后剩余的燃料將被用來減速并將其按一定方向脫軌以使碎片落在偏遠地區這個偏遠地區可稱為“航天器公墓”,具體位置位于南太平洋。

  嗯,這是一個很著名的地方,埋葬了人類歷史上眾多的知名航天設備。

  還都是大個的。

  人類嘛就是喜歡大的越大的當然越有名。

  當然,這些掉下去的都是近地軌道上的衛星,而地球可不僅僅只有近地軌道,它還有遠離地球的人造衛星,比如同步軌道。

  如果報廢的衛星處在很高的軌道上那么降低其速度,使其脫軌將需要大量的燃料這是處于生命周期最后時刻的人造衛星所不具備的。

  所以,既然不能送回地球那就干脆把這樣的衛星推到更高的軌道上,被稱為“墓地軌道”的地方。

  事實上把報廢的遠地衛星推入這樣更高的軌道只需改變11米每秒的速度而降低其軌道使其再入大氣層需要改變1500米每秒的速度,所以“燃油經濟性”可見一斑,精打細算的工程師們當然知道怎么做。

  墓地軌道也稱為“垃圾軌道”或“棄星軌道”,位于地球上方36000多公里處,比最遠的遠地衛星高出幾百公里,這樣才能保證其他正常衛星的安全。

  處在“墓地軌道”上的衛星會繼續圍繞地球旋轉數百年,然后才逐漸失去高度。

  科學家并不擔心這個遙遠的未來,也許二三個世紀之后,那個時代的科學家就有辦法清除掉這些太空垃圾了。

  結果不用二三個世紀之后,領航者現在就開始清除這些太空垃圾了。

  把太空垃圾燒掉太浪費了,領航者就要搞精細的活。

  已經在太空軌道上的設備,那可是太珍貴了。

  工蜂一號在垃圾帶里穿梭了一會,雖然有撞到一些太空垃圾,但是因為相對速度較慢,所以影響并不大,它可不會把太空垃圾狠狠的撞出去,然后給其他正常運行的衛星造成麻煩。

  雖然隨便撞一些太空垃圾就能給其他衛星造成麻煩的概率非常低,但也不是100的沒問題。

  領航者是有責任心的人類公司,它可不會干那種事。

  很快,工蜂一號就找到了那顆天夏的通訊衛星。

  工蜂一號上的攝像頭可不是一般火箭上面級自帶攝像頭能比的,一般衛星上天之前會有一些照片,但是衛星進入太空之后,它最后的影像都來自火箭上面級的攝像頭,而衛星真正的軌道運行情況,幾乎沒有人看過。

  所以就像看了一路的太空垃圾一樣,人們這次也終于看到了真實的人造衛星運行情況。

  然后工蜂一號鐵手無情,直接用機械臂抓住衛星上的堅固結構,天夏航天局那邊使用權限讓衛星收起了太陽能板。

  這樣飛的快一點。

  開著太陽能板當然也能飛,但是那么大的板子支棱著,工蜂一號有裝甲肯定不怕太空垃圾的撞擊,但是一路飛回維修艙,衛星可能就真報廢了。

  衛星收起了太陽能板,工蜂一號就開始變身了,船體中部直接打開了兩個艙門,機械臂輕巧的把衛星放了進去。

  這是一顆完好的衛星,可不能直接頂在前邊一路沖回去,得保護好點。

  保護的越好,之后維護升級起來就越方便。

  等把衛星安全的運回維修艙,連帶著飛船一塊進入了維修艙,然后被固定,最后,關燈!

  看直播的人才反應過來。

  “然后呢?”

  “這就沒了?”

  當然不,領航者整活怎么可能這么不上不下呢。

  維修艙只是維修艙,有機器,有設備,但它最重要的就是空間大,夠空蕩,可以提供足夠大的加壓空間。

  所以很多制造設備是不具備得,沒有制造設備就不能制造零件,它需要跟制造中心搭配使用。

  這也是為什么兩個維修艙要裝在制造中心兩邊的原因。

  而制造中心呢,一個星期之后就發射上來。

  移山號火箭要進行一些檢修,然后再發射制造中心。

  到時候會有宇航員乘坐軌道穿梭機對接制造中心,然后通過制造中心進入維修艙。

  至于維護升級個衛星什么的,等一個星期很正常的。

  反正接近報廢了,如果能檢修一遍,順便升個級,那絕對賺翻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