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8章 北方的商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亂世第一城

  就在趙平芝以為萊州之行已經結束的時候,田禹卻又坐了回去,要和他談談生意。

  趙平芝疑惑道:“什么生意?”

  “白糖!”

  其實,田禹一開始送趙平芝禮物,只是可憐他巴巴地跑這么遠,卻空手而歸。

  可是當趙平芝索要白糖的時候,田禹突然靈光一閃,記得彭思文掌柜多次抱怨過,自從魯省占據了津門的入海口,白糖很難進入北周的市場。

  津門水寨索要的賄賂太高了,海商們用腳投票,不愿意去做北周的生意。

  聽到是白糖,趙平芝的精神也為之一振。

  在濟南府,白糖可是五兩銀子一斤啊。

  這種面對有錢人的東西,往往是有暴利的。

  趙平芝平定一下激動的心情,問道:“怎么合作?”

  田禹說道:“萊州批發給你,一斤二兩銀子。每個月八百斤白糖,現銀結算。”

  趙平芝高興地差點沒跳起來,一個月就有二千四百兩毛利。

  在濟南府,一個普通百姓的年收入還不到十兩銀子。

  但是他也知道做生意,就要討價還價。

  既然田禹開價二兩,那說明還有降價的空間。

  兩人你來我往,最后商定的結果是:

  一斤一兩半銀子,每月萊州府供應兩千斤白糖,現銀結算。

  而趙平芝承諾:

  萊州府不再繳納稅銀,可以自行招募軍隊。

  其實,來之前他和葉銘申商談過,葉銘申給的底線就是田禹繳納稅銀,萊州的官員任命、軍隊由田禹說了算。

  現在白糖的貿易的利潤,完全抵得上稅銀了。

  更何況,田禹也不會繳稅的。

  今天的收獲已經遠遠超出了趙平芝的預期,他以為自己要空手而歸,至多象征性地要一點銀子,聊勝于無。

  雙方各取所需,都十分滿意。

  田禹擴大了白糖的銷量,打開北方的市場,還將和青州節度使衙門的關系確定下來。

  趙平芝解決了錢的問題。一個月兩千斤白糖,按照濟南府的市價,毛利就近十萬兩銀子。更重要的是,他有充足的信心,白糖的銷量遠不止這些。

  白糖到了濟南府,就可以沿著黃河賣向北周京城、西安,甚至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賣向遙遠的西方。

  而田禹給他的許諾是,一個月最高可供白糖五千斤。

  現在通往北周的商路,陸地的關口有北周士兵把守,路上匪徒如牛毛。

  無論是兵卒,還是土匪,商人都要孝敬,還要擔心他們見財起意,舉起屠刀。

  而海路只需要上船,一路就可以直達目的地。

  雖然也有海匪,但是沿海并不多,大家結成船隊,完全可以和海匪抗衡。

  現在,海路是成本最低、最安全的路徑。

  自南北朝并立后,海商就多了起來。

  其實,現在的海商就是在近海做生意,來往南北朝的沿海港口,交易商品。

  做遠洋貿易需要大資本,承擔的風險也大,除了少數大海商,反而很少有人涉足。

  津門的入海口在魯省手里,相當于魯省控制北方商路進口的起點、出口的終點。

  對于白糖在北方的銷售,魯省拿到的不僅是分銷權,更是定價權。

  田禹還提議,魯省在津門開放商港,設立市舶司。

  他給趙平芝算了一筆賬,津門市舶司每年可能的商稅。

  令趙平芝吃驚的是,市舶司一年的商稅竟然遠超過一個府的稅銀。

  趙平芝暗下決心,回去就勸葉銘申開設市舶司。

  相信在銀子的誘惑下,葉大人會爽快地答應的。

  兩人一直聊到天色見晚,賓主盡歡。

  兩人還商定,如果白糖交易進展順利,雙方在商貿上做更多的合作。

  趙平芝骨子里還是傳統的文人,恥于言利。

  但是現在為了葉銘申,他也豁出去了。

  最后敲定合作細節,他已經出了一身汗。

  這時,田霍搖著折扇,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邀請趙平芝去吃酒。

  趙平芝寫詩崇尚復古,上追漢唐,有幾首詩廣為流傳。

  上次趙平芝來,恰逢萊州權力交替,田霍錯過去了,他一直引以為憾。

  這次他聽聞趙平芝來,便立刻趕了過來。

  文人唱和,是一件雅事,趙平芝也想趁機結交田禹的大哥,便欣然同意。

  “白糖?”田霍當即皺起了眉頭,怎么能讓趙平芝這樣的詩人談論阿堵物。

  他揮了揮扇子,大咧咧地說道:

  “小弟,趙大人是詩詞大家,白糖的事情,如果力能所及,就盡量供應吧。”

  趙平芝聽了,看向了田禹,他知道田禹掌控了萊州的軍政,田霍不管事的。

  剛才他死磨硬產,才將月供應量定在五千斤。

  田禹還說如果產量不夠,就給不了五千斤。

  總之,供應量控制在田禹手上。

  大哥的面子肯定要給,田禹當即爽快地回道:“大哥說的是!只要趙大人需要,白糖敞開供應!”

  趙平芝喜出望外,“希望年底的月供應量能達到一萬斤。”

  田禹笑道:“趙大人,白糖不是糧食,需要的人群很小,

  即使您打開了西域的商路,一個月消化一萬斤也很困難。”

  趙平芝不懂商貿,聽到田禹的分析,似乎很有道理。

  他有些猶豫不定。

  田霍等的不耐煩了,這種生意經傳到耳朵里更讓他難受,當即說道:

  “那就按銷量供應。節度使衙門能賣多少,咱們就供應多少。”

  說完,他不容田禹再提異議,拉著趙平芝就走了。

  “按大哥說的辦!”田禹沖兩人的背影大聲說道。

  田禹哭笑不得,其實大哥最后的提議很好。

  反正是現銀結算,萊州府不怕買的多。

  而白糖耐儲存,濟南府進的多了,就慢慢銷售,這種壟斷的生意,終究能賣出去。

  他完全理解田霍的作派,田霍曾經說過,讓詩人去做生意,猶如將一盆蘭花放在咸魚堆里,不僅俗不可耐,簡直該打板子。

  看著趙平芝的身影,田禹得意地笑了。

  有了魯省這個二級批發商,萊州府的白糖、鏡子、玻璃珠子的銷量可以提高不少。

  當然,對外宣傳不能說是玻璃珠子,畢竟有了一個凄美的故事,田禹給起了名字“定光珠”。

  相信趙平芝會心動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