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50.吳先生中餐廳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逆流1977

  這還是郭永坤兩輩子頭一次來紐約唐人街,這個海外最大的華人聚集區。

  它雖然叫作“街”,但并不是想象中的一條街。

  據姐姐介紹,紐約唐人街西起百老匯大街,東到Essex大街,北起Grand大街和Hester大街,南至Worth大街和Henry大街。

  整個唐人街含40多條街道,面積超過4平方公里,人口約有15萬。

  這已然是一個中國城一般的存在。

  比郭永坤想象中要大得多。

  而且姐姐還說,像這樣的“中國城”,紐約還不止一處,全紐約的華人加起來,總有五六十萬。

  震驚!

  郭永坤實在沒料到,在80年代末,就有這么多中國人跑到美國。瞬間的想法里有種鄙夷,不過很快就釋然。

  他鄙夷的是那種受了國家免費教育,還特派留學,最終卻加入美國國籍的人。

  他多少也清楚一些歷史,知道最早赴美的中國人,其實都是勞工,他們在礦場、農場、雪茄廠、木材廠等地方,做美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

  無非也就討個生活。

  這倒無可厚非。

  話又說回來,那種特派留學而不歸的家伙,大抵也不會住在唐人街。

  紐約唐人街位于曼哈頓南端下城,而曼哈頓是什么地方世人皆知,那是資本的天堂,紐約最富有的一個區。

  汽車剛才一路駛過,郭永坤深刻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兩極化”。

  與曼哈頓中心區域高樓林立的景象不同,唐人街這邊的房屋要矮小得多,基本沒有超過十五層的建筑,大多都是紅磚砌成的立地樓,臨街而建,五六層高,一樓經營店鋪,樓上住人。

  街道逼仄擁堵,兩輛車同時通過的話,對駕駛技術是一種考驗。

  當然,一些混雜著英文的招牌也有。

  據莉亞介紹,這里的商鋪主要還是做華人的生意,偶爾才有膽大的白人過來,黑人不會來。什么原因她沒說。

  之所以說膽大,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歷史。

  早期赴美的華人,他們聚集地其實并非紐約,而是在美國西海岸,不過在上世紀末,美國爆發了經濟危機,許多白人因此丟掉工作,然而華人卻有工可開,因為他們那種又臟又累、收入還低的工作,正常情況根本沒人跟他們競爭。

  如此一來,華人難免招白人嫉妒。

  在他們的祖國,他們都快沒飯吃了,人家卻生活得很好,這算怎么一回事?

  所以他們無端指責華人搶了他們飯碗,由此,當時加利福尼亞州通過了一項《排華法案》,收到排擠和迫害的華人,只能丟下辛苦建立起來的根基,被迫向美國東海岸遷移,最終到了紐約。

  而且這還僅是歷史中的一段“恩怨”,此類事情多不勝數。

  所以別說白人看華人不爽,華人看白人同樣不舒服。那么華人的大本營,白人自然不會輕易踏足。

  另外一方面,他們也懶得過來,這里在他們心中無疑就是貼在他們美麗城市身上的一塊牛皮癬。

  能夠居住在唐人街的白人屈指可數,且必然有不被排斥的理由。

  如同莉亞的母親,她母親雖然也是白人,不過卻是丹麥人。純正的日耳曼血脈,世上沒有比他們更白的人。

  “到了!”

  運菜的破面包車停在一家街邊飯館門口,門頭上懸掛著招牌,正是吳先生中餐廳。餐廳看起來規模就不大,只有一個門面。

  “車門鎖好了嗎?”

  下車后,郭永坤見莉亞也沒往駕駛室上擰鑰匙,不由提醒道。他的行李里面還是有些值錢東西的。

  “沒關系,放心吧,唐人街雖然有些混混,但道上也有道上的規矩,停在家門口的車他們不會撬。”

  這就是所謂的盜亦有道嗎?

  郭永坤四周打量了幾眼,這光天化日的,也就信她一回。

  此時因為已經過了飯點,所以餐廳里很冷清,一桌客人都沒有。如同郭永坤想象的一樣,很小的一家餐廳,一間門面房里分兩排擺放著八張長條桌。

  他們這么多人還得拼桌吃。

  “爸,媽,來生意了!”

  老板兩口估計正在后廚收拾中午的殘余,聽到聲音,率先走出一位金發碧眼的中年女人。

  郭永坤略一打量,不得不感慨莉亞的父親好福氣,按莉亞的年齡來算,這女人至少接近五十歲,但從模樣上完全看不出來。

  皮膚保養得很好,關鍵是白,白得連血管都看得見。

  不都說一白遮三丑嗎,況且人家五官長得很不錯,臉上也沒什么皺紋。

  “小慧慧的弟弟接到了嗎?”婦人穿著花格子棉裙,胸前系著藍色圍裙,看到一伙人后頓時笑彎了眉。

  她居然也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

  “媽,就他,你看帥不帥。”莉亞拽著郭永坤的胳膊說。

  “噢,我的天,好英俊的東方小伙子。”婦人打趣著道:“我突然后悔結婚早了。”

  我說夫人,你都這么大把年紀了,能不調皮嗎?

  郭永坤笑著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慧慧過來了。”這時,婦人身后出現一個男人。

  長的還挺高,有一米八多,透過有些松弛的皮膚能看出,年輕時也是大帥哥一枚。難怪在這異國他鄉,還能娶個漂亮媳婦兒。

  “是啊,吳叔。”

  郭永慧明顯與他們已經非常熟稔。

  “你弟弟是?”

  莉亞開店里的車去接郭永坤,這事老板兩口顯然知道。

  “小坤,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吳叔,祖籍是湖建的。”

  郭永坤隨姐姐叫了聲叔,簡單寒暄幾句后,老板吳叔也沒耽擱,怕他們餓了,趕緊回廚房開火下廚。

  莉亞端來茶水,一行人將兩張桌子拼湊好,圍坐在一起。

  “姐,你住哪兒?”

  這趟美國之行需要待多久還真不好說,郭永坤他們幾人自然要有個住處,那么他肯定希望跟姐姐住近一些。

  而且這件事吃完飯就要解決。

  “就在唐人街,從這邊開車五分鐘就到了。從那邊去學校也近,走路過去差不多十分鐘。”

  郭永慧就讀的是哥倫比亞大學,這所大學雖不如哈佛和劍橋出名,但也不容小覷,同樣是常春藤盟校。

  美國有三位總統都曾在這里求學,以及中國著名詩人徐志摩。

  郭永坤猶記得一項數據,截至2017年的時候,這所學校一共誕生過99個諾貝爾獎。

  郭永慧只在哥大寄宿了小半年,后面因為財物失竊,就搬到了離校不遠的唐人街。

  當初剛來美國,尋思人生地不熟,住在華人聚集區會方便一些,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所以到現在為止一直沒搬過。

  “那邊還有房子嗎?”

  郭永坤也無所謂檔次不檔次,能跟姐姐住在一塊,勝過五星級酒店。

  郭永慧愣了愣,問,“你也要住這里?”

  她知道弟弟這次過來是做大生意的,住在唐人街未免有些不妥。

  “無所謂啦,就一個睡覺的地方。”郭永坤笑著點頭。

  至于公司,他當然不會選址在唐人街。

  “有應該有,不過還得去找找看。”

  郭永坤作了個OK的手勢,準備吃完飯就去。

  飯菜很快上桌。

  郭永坤一看品相,就知道是典型的客家菜,味道倒也不錯。

  “那個、吳叔,這不夠,麻煩您再多炒幾個菜吧。”郭永坤招呼著已經洗完手的吳叔說。

  “郭弟弟,你這么能吃的嗎?”

  一旁“蹭飯”的莉亞詫異,要知道因為對方一行剛來美國,她早就和慧慧商量過,這已經上了大餐,總共八個菜。

  “不是我,是他。”郭永坤直接甩鍋給李友善。

  后者嘿嘿一笑道:“確實少了點。”

  如果米飯不管夠的話,這八個菜一個人就能解決掉。

  吳叔自然不憂反喜,賺錢的買賣誰會嫌多?

  因為剛上的菜是提前點好的,于是拿來餐單,遞到郭永坤手上。

  郭永坤又直接扔給了李友善。

  后者也不客氣,畢竟吃飽有力氣,才能更好地保護老板。大手一揮,看哪樣菜都感覺挺好吃,一口氣又點了七八道。

  這倒讓莉亞有些捉急,下意識扯了扯旁邊郭永慧的衣角,咬著耳根道:“慧慧,你有這么多錢付嗎,要不夠我先跟我爸說一聲。”

  這頓飯慧慧早就跟她講過,她來請客,畢竟弟弟第一次來美國。

  莉亞的聲音雖然很小,但郭永坤就坐在他姐旁邊,還是聽到了。不由暗自苦笑。

  通過這一句話,他就知道這么多年,他姐還是沒變,一分錢掰成兩半用,只怕在旁人眼里,就是一個稍微不太窮酸、以至于不用洗盤子的留學生。

  郭永慧看了損友一眼,知道對方對她的荷包一無所知。不過這也不怨她,她完全不是那種有點錢就四處嚷嚷的人。

  平時在取款機上取錢,無要緊事的話,也從來不會超過一百美元。

  她一個人一百美元能生活小半月。

  “放心吧,夠的。”

  “喲,不得了啊,弟弟過來,整個人都變豪氣了。”

  莉亞很開心,這頓飯應該是近期最大的一筆生意。

  “對啦。”忽然想到什么,她又望向郭永坤問,“郭弟弟,你到底來美國干嘛呀,機票可不便宜呢?”

  “弄點小生意。”

  “是嗎?我聽我爸說,中國經濟環境很不好,現在都能跑美國做生意了嗎?”

  “凡事都有例外。”

  從某種程度上講,郭永坤跟他姐還是有些相似之處的,同樣不會去嚷嚷自己多么多么有錢。

  “這么說你就是例外?”莉亞笑嘻嘻地問,“那你有多少身家呀?”

  “莉亞姐,這屬于個人隱私了。”

  “切……小氣!”莉亞沒好氣地撇撇嘴。

  但心里其實很興奮,對方既然大老遠跑到美國做生意,肯定有點身家,十幾一二十萬美金總有吧,否則應該不敢這么浪。

  這又有錢,又有顏,可謂極品……

  哼!甭想從本姑娘的手心里溜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