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三十二章 論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最后一個軍閥

  左光斗的話在大殿內回蕩,不論是皇帝還是諸臣都知道會有這么一刻,但是在發生的那一瞬間,還是不由得緊張起來。

  不論結果如何,恐怕此事會死上很多人,兩方人馬已經是不死不休了。

  “以何事論罪?”小皇帝重重的呼了一口氣,心中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左光斗抬起頭,一字一頓:“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貪墨遼東糧餉一百萬兩,以此論罪!”

  左光斗的話猶如一滴水滴在了滾燙的油鍋中,瞬間爆起了無數油花。

  啪的一聲,殿內三五重臣的笏板應聲落地。

  顧秉謙和崔呈秀已經驚駭的無以復加,左光斗的話仿佛在他們耳邊震爆,不斷回響:貪墨遼東糧餉?

  “不是蓉城嗎?”

  “怎么會是遼東?”

  “貪墨遼餉!??”朱由校豁然起身,把身旁已經呆住的王體乾都嚇了一跳。

  殿內諸臣皆驚疑不定,如果是事關遼東,那么事情就有了變化啊!

  “不是蓉城圈地?怎么扯到......”朱由校看著左光斗,明顯被左光斗突然都抖出的案子嚇到了,剛剛開口又遲疑了一下,改口道:“遼東糧餉怎么回事?”

  在天啟皇帝心里,昏君可以做,寵信宦官,沉迷游樂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一旦觸及了大明朝江山的根本利益,平日里笑呵呵的小皇帝是要動殺心的!

  殿內眾人也都在看著左光斗,這個左都御史大人突然間將這么一個炸彈扔在了大殿上,著實令人驚愕與措手不及。

  韓爌看了看趙南星錯愕的表情,看來這位兵部侍郎也不清楚左光斗準備了這個大禮給魏忠賢。

  “經查,天啟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從五省民運及京例銀,征解至薊州的一百五十萬兩遼餉,魏忠賢指示薊州府監察內派官太監劉謙截留稅銀一百萬兩,目前只有五十萬兩到達遼東諸鎮手中。”

  左光斗這里說的遼餉,其實就是例銀。

  明代九邊的京運餉銀主要從明初洪武就已經開始,到成化時期初創,嘉靖時期已經架構成熟,但也是從按時候開始,九邊年例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到天啟朝,九邊地區的官銀主要來源于京運年例銀以及北邊五省民運折銀,以及捐納事例等雜項收入。

  而例銀和折銀的來源,則是貧苦農戶及佃農。

  朝廷及地方的嚴苛雜稅算在農民頭上,官吏武將的中飽私囊,實際到達底層軍漢手里的餉銀已經十不存一,更何況明末銀賤,遠不如實際的衣物,飯食價值高。

  “可有證據?”小皇帝看著左光斗,神色少有的肅然。

  “有來往書信和當初在薊州府征解的簽證以及檔案,”左光斗低著頭,聲音回響在大殿之內。

  當初左光斗從遼東回京的路上,碰到了一個鶴鳴山,正一道的瘋癲道士,交了一封信在自己手上,說日后可救自己一命,那就是劉謙與魏忠賢中飽私囊援遼餉銀的事情。

  道士沒有留下姓名,但是那一身打扮如果被李元見到,一定會認出,就是在李懷信府上一起吃酒的道士,陳景。

  子不語怪力亂神,左光斗向來不信神佛,但是那封信卻給了被他重視起來,回京之后就開始著手調查此事,沒想到真被他給查出來了......

  內管太監劉謙雖然跑了,但是他的書信流轉檔案卻在,唯一的遺漏就是不見魏忠賢的回信,只有劉謙給魏忠賢進獻的書信,而且還是存底備份。

  不過要證實此事異常簡單,招遼東巡撫和總兵問話,收了多少糧餉,稅銀,事情一目了然。

  隨著左光斗掏出一封封信件,呈現給小皇帝,殿內眾人都安靜了下來,崔呈秀和顧秉謙原本已經掏出半截的奏本也悄悄的塞了袖子里,他們那上面全是關于蓉城案子的,和遼東的半點關系沒有.....說什么?

  殿內安靜異常,只有朱由校輕輕翻動信紙的聲音。

  小皇帝自身也在掂量和思考著此事的真假和分量。

  歷史上說朱由校一字不識,蠢笨愚昧如蒙童,一般是以偏概全或者死搬史料的固有思維,或許真的讀書較晚,但是不是完全不識書,實際上朱由校相當聰慧。

  天啟年間司禮監太監劉若愚對此有一段回憶:

  圣上生性雖不好靜坐讀書,然能留心大體,每一言一字迥出臣子意表……來宗道在禮部時,諛崔呈秀封父疏有“在天之靈”四字,奏文書時讀至此,先帝弗然作色,親用朱筆圈此四字,即逆賢亦不能為之地也。……如此之類,不能遍舉,其尋常宸翰詳謹,然不好草書,或未暇學也。

  其中“親用朱筆圈出“六字,說明朱由校是有自己思考和辨識能力的,而且是牢牢掌握著魏忠賢的生死富貴。

  “此間書信來往,”半晌,朱由校終于開口:“怎么只見內派官劉謙的,不見魏忠賢的?”

  只有去信,不見來信,不足以為證據。

  “回圣上的話,魏忠賢行事多狡詐,未曾留下只言片語與劉謙。”左光斗見皇帝問話,也只能實話實說。

  “哦?”朱由校抬眼看著左光斗,知道其還有后話。

  “可派人去遼東查驗,是否有缺額一查便知!”左光斗說出了朝堂上大多數人都不愿說出的話。雖然都知道能查出來,但是......沒有人愿意查。

  是啊,是否截留,有無缺餉,一查便知。說來簡單,但是吃空餉之事,也是一捅便破,到時候天塌了,誰來頂?

  當初暖閣奏對,前往遼東救急之前,李元在小皇帝面前隱晦的點過此事,左光斗當時還有些猶豫,但是現在為了扳倒魏閹,也不得不提前放血了。

  朱由校登基一年余,也知道一些這里的門道,但是現在確實不是整治吃空餉的時候,要用人,就不能眼睛里太干凈。

  “那么......”朱由校斟酌著,不知如何開口。

  “圣上,不如招李元回京問話,”葉向高適時開口。

  作為首輔,也要審時度勢,有些事,還是不要擺在臺面上解決,要查魏忠賢的事情,就不要去動吃空餉,蓄家奴的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