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83章 戰爭推演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爭鼎楚漢

  黃庭靖又再倡導起墨家思想,趙歇恰當地應對過去。

  這次來趙國,首次跟趙王見面,黃庭靖便收獲頗豐。

  自設立招賢館后,黃庭靖的二弟子公孫辟離入住在那,趙歇安排他同樣住入招賢館,讓他跟弟子們住在一起。

  由盧田府邸改造的招賢館,有許多客房,膳食、衛生、保衛等諸般工作,皆有專人負責。來投人員平常用膳,大多是在客房,偶爾會聚集在大廳。

  吏部清吏司郎中帶著黃庭靖來到招賢館,在大廳接應處(相當于現代的前臺)登記,凡是入住招賢館,皆需先登記。

  恰巧,吏部某個員外郎陪同著一人辦理離館手續,這人屬于儒家,剛被任命為八品官,任職于戶部,辦理好手續后,員外郎會帶著到戶部,辦好就職手續。

  “原來你便是墨家鉅子!”

  同時在接應處相遇,得知黃庭靖身為,那名儒者先是驚訝,很快轉為鄙夷之色。

  諸子百家有不同思想主張,學派之間不乏沖突之處,其中以墨家和儒家對立最為嚴重。

  郎中對黃庭靖道:“黃先生,這位是儒者,剛被朝廷任用。”

  黃庭靖冷冷道:“哼!儒家之說,只會誤國誤民!”

  他瞥了一眼儒者,同樣沒有好眼色。

  儒者反駁道:“墨家之說,一派胡言,我王定不會采用!若我儒家精通儒學大才出現,定會對你墨家無稽之說狠狠駁斥!”

  兩人相互瞪了一眼,便沒再說一句話。

  黃庭靖的小弟子甘離已先安排在這,他進入客房后,跟兩個弟子分享今日趙王講述出來的知識,再動筆將其記錄下來。

  墨經一書,記載著墨家的各項研究成果,一直流傳下來,每代鉅子不斷將新的研究成果寫入墨經之中。

  趙王可解答許許多多疑問,可讓墨家在技藝領域獲得大收獲,黃庭靖打算編寫新的墨經,要將之流傳于世。

  ——————

  趙軍步卒抵達薊城后,根據李左車的部署,有序地抵達各個郡,收編當地守軍,進行有效掌控。從最接近薊城的上谷郡、漁陽郡開始,再接下來是右北平郡。

  平剛城,這里是右北平郡治所。

  郡守府邸,郡守公孫說對趙歇、李左車懷恨在心,正在收拾細軟準備離開。

  他女兒道:“父親,要為兄長報仇!”

  公孫說重重一拍案桌,咬牙切齒道:“趙歇、李左車,你們害死我兒子,我一定會讓你們后悔!”

  原來,公孫說通過關系,讓他兒子在薊城王宮侍衛中擔任軍官,才一個月不到,兒子便被趙軍殺死。

  收拾細軟后,公孫說再帶上兒子牌位,帶上女兒和幾個隨從,出城往北而去。

  兩天后,當趙軍抵達右北平郡治所時,郡守已經不見蹤影,據官吏說,郡守憎恨趙王,兩日前已逃往塞北去了。

  李左車接到報告后,才得知公孫說兒子之事,覺得有點可惜。估計公孫說有可能投奔東胡去了,區區一人也掀不起什么風浪,并未在意。

  自從燕王投降后,對燕地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進行著,每到一個郡縣,必定要張榜安民,對百姓講述大趙朝廷政策。

  對于原本燕軍,大部分要重新整訓,原則上是跟趙地士卒混雜,讓士卒們多交流,避免軍中分出趙兵和燕兵派系。

  以后重新整合的各支隊伍,要么是原趙將為主、燕將為副,亦有以燕將為主、趙將為副,讓燕兵盡快融入趙軍體系,盡快認同趙國朝廷。

  至于趙國改革后的制度,等先穩定下來之后,再著手實施。

  燕國同樣有一些貴族,原本燕王韓廣,是就是被貴族擁立起來的,必須先有效掌控燕國,才能實施新的政策。

  ——————

  趙軍奪取薊城、逼降燕王的消息,迅速傳遍天下,吞并一國速度之快,讓全天下為之驚訝。

  原西魏國,平陽,漢國大將軍府。

  大廳里,這里有個太行山一帶的大型沙盤模型。這是根據太行山東西兩邊的實際地形制作,以往韓信在這里時,會時而看著沙盤,時而思索著該如何突破太行山,尋找殲滅趙軍主力的機會。

  這段時間以來,韓信已數次推演過,假想由自己率領十五萬大軍東征,以李左車為趙軍統帥作為假想敵。他推演出的結果是,要么是類似于秦滅趙國的作戰,兩軍長期僵持不下;要么是以漢軍慘勝為結束。

  韓信是根據自身能力,再結合對李左車了解以及趙歇改革、趙軍有可能的變化作為基準,推演的結果是,平手和慘勝的幾率各占一半。

  這天,韓信同樣一個人待在大廳里,但他腦海中的思緒,不是推演漢趙兩國戰爭,而是近期趙軍奇襲薊城之戰。

  在探子傳送過來的消息中,對作戰過程已有大致說明。趙軍從襄國出發北征這人盡皆知;趙軍二十六日天未明踏過易水河、不久后跟燕軍騎兵作戰;在趙軍兵臨薊城后,二十八日約卯時從西門入城,同樣被探子打探清楚。

  韓信政治嗅覺不怎么樣,軍事智慧卻很高,很善于思考、善于學習。此次趙軍作戰方式,前無古人,他為之驚嘆著。

  根據他的猜想,要么是李左車和趙歇其中一人想出來,要么是兩人共同商議出來。

  出現強大對手,在韓信眼中是喜憂參半。憂的是增加奪取趙國難度;喜的是,若能打敗強大敵人,更能彰顯出他的功績和能力。

  這時,一人步入大廳。

  大廳外有執戟郎守衛著,能夠不經通傳便可進來的人只有一個,那便是蒯徹。

  他問道:“李左車、趙歇或許會比我們想象中更強大,將軍可找到破敵之法?”

  韓信回道:“關鍵之處,在于能否突破太行山。若無法突破,兩軍只會演變成長期僵持;若能越過太行山,在趙國境內平坦地帶決戰,我有取勝把握,但需付出很大代價。我現已想到突破之法,只是還需再細細思索,確保無疏漏之處。”

  蒯徹問道:“將軍就沒想過失敗之可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