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八十六章:三年不鳴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無上昏君系統

  趙淵這番話,大概就是在詮釋著一個道理。

  用著最平淡的語氣,說著最威脅人的話。

  但凡是在廟堂混的袞袞諸公,有幾個是不愛惜自己羽翼的?

  可是偏偏今日皇帝要斬掉他們的羽翼!

  這讓他們慌亂起來,心中還在盤算著,是否還要繼續幫丞相說話。

  不過很快,蕭玄武便再度開口說道:“陛下所言差矣!眾所周知,亂世用重典,盛世如桿秤。現如今,正逢天下盛世,皇帝陛下心里,應該有桿秤才對。

  一邊是豐功偉業,一邊是民生大計,倘若將三十余位外官罷免,人事調度增強難度,只怕會讓各州郡百姓,一時之間陷入水深火熱當中,不可不慎重,希望陛下能夠三思而后行!”

  丞相是為文官集團爭利益,他們那些文官,自然不會坐視丞相孤軍奮戰,于是接連高呼道:“請皇帝陛下三思!”

  大有一種‘逼宮’的形勢。

  這才只是第一次正式上早朝而已,就已經鬧到這種程度了。

  倘若再有下一次,該當如何?

  今日妥協了,只怕下一次,還不如今日!

  “丞相大人,還真是會強詞奪理啊!難道丞相大人就不怕,將來史書寫到今日的時候,會給丞相大人安排上一個庇護貪官污吏的罪名?”

  這句話,幾乎是趙淵咬牙切齒說出來的。

  今日之事,實在是奇恥大辱!

  堂堂一個皇帝,居然被自己的臣子,逼迫到這種份上了。

  怪不得父皇這么睿智的一個人,窮盡一生,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能夠扳倒蕭玄武。

  “陛下,微臣之心,天地可鑒,日月可證,即使將來史書會說微臣庇護貪官,微臣也問心無愧!”蕭玄武慷慨激昂道。

  聞聲,趙淵大笑道:“好一個問心無愧,不愧是國之柱石啊!”

  “陛下繆贊!”蕭玄武還真有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心思。

  趙淵氣急敗壞,差點被氣到噴出一股鮮血的程度。

  怪不得歷史上一些君王的壽命都比較短暫,原來是被氣的啊。

  看來,自己的修行還不到家。

  他深呼吸一口氣,努力將自己的躁動情緒壓抑住,開口道:“朕今日總算是長見識了。按照諸位大臣所言,這幾名貪贓枉法的大臣,不應該懲罰,反而還要口頭勉勵了?”

  蕭玄武道:“陛下有此仁厚之心,實在是蒼生之幸!國家之幸啊!那幾人,定會被陛下的寬厚待人所打動,再也不會行貪污之事!”

  “丞相所言有理,陛下,今日這件事情,就這么著吧,本宮有些乏了,若是百官無事,就退朝吧。”

  太后諸葛玲瓏一開口,滿朝文武都開始恭送太后。

  趙淵搖頭苦笑起來,也罷。

  “退朝吧。”

  今日一役,自己完敗。

  回到宣政殿之后的趙淵,突然想到了一道計策,于是便頒布了一條旨意。

  大概就是攝政王忠勇體國,值得嘉獎,現統轄兵部、刑部、工部三大部門。

  這樣做,是為了瓦解右相的權利。

  這三個部門,表面上看去,并不是太重要的部門,沒有扼制住國家的財政命脈,想來,那些人應該是不會阻攔的。

  更何況,在那些貪官污吏的身上,自己已經妥協了。

  倘若連這件事情,蕭玄武都不允許的話,只能強勢一次了。

  頒布完圣旨之后,出乎意料的,并沒有大臣反對。

  慈寧宮。

  蕭玄武向太后作揖道:“今日之事,若是無太后鼎力相助,只怕不好收場,微臣多謝。”

  諸葛玲瓏看了看他,笑道:“丞相大人不必多禮。只是,一些人,希望丞相大人還是多加約束的好,畢竟,錦衣衛成立日久,根深蒂固,可不是擺設。”

  蕭玄武點了點頭,“微臣自然明白,太后讓微臣所辦之事,微臣皆以辦妥,今朝恩科狀元,乃是諸葛尚,至于各地空缺官員,微臣也已經向吏部打了招呼,在不影響太后威儀的情況下,必然會讓諸葛家的子弟,在朝堂之上立足,且多多益善。”

  “很好。”

  諸葛玲瓏滿意的點了點頭,“本宮果然沒有看錯你。”

  當日夜晚,她來到皇帝寢宮,向他說了今日朝堂之事,“你也太毛手毛腳了,一些軍國大事,應該要多聽聽丞相他們的意見,想要做一個好皇帝,不單單只是憑借一腔熱血就可以完成的。”

  趙淵冷笑道:“母后,不必多言了,一些事情,兒臣還是知道的。”

  “你這孩子,母后說你幾句,你就不愛聽了?”諸葛玲瓏皺眉說道。

  “母后,兒臣已經長大了,您當真以為,兒臣還是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亦或者,是傻子?”趙淵直言說道。

  聞聲,諸葛玲瓏微微愣神。

  從什么時候開始,自己的親兒子,居然向自己那么說話了?

  翌日。

  洛陽大街小巷里,都傳開了一個消息。

  說是丞相蕭玄武,自持是兩朝老臣,在朝堂之上,公開威脅皇帝,庇護貪官污吏。

  并且,一些詳細到州郡太守的貪官污吏職稱、名諱,也一并傳開來了。

  說的有板子有眼。

  這勢必會對蕭玄武的名譽有了幾分影響。

  但是很快,蕭玄武的反擊就來了。

  莫要忘了,他現在還是天下文宗,掌握著世間所有輿論。

天下間的文人墨客,開始就這件事情,抨擊一些‘造謠者’,還說,蕭丞相為人族,為大魏,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了  聽到這種消息,躲在深宮里的趙淵不聞不問。

  他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

  從此君王不早朝。

  到了該上早朝的時候,來了太監催促。

  趙淵也只是這般說道:“你告訴那些文武百官,就說朕去不去,都一樣,反正這朝堂里,主要還是聽太后以及蕭丞相的,讓他們一起治理國家就好了。”

  太監將這句話,完完本本的轉述給了滿朝文武大臣。

  蕭玄武聽到這個消息,向百官說道:“陛下尚且年幼,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協助陛下。考慮到陛下還未及冠,就暫時在宮中讀書吧,至于一些軍國大事,由本相處理,也無不可。畢竟,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就是來為陛下分憂的。”

  這句話背后的意思很簡單,他就是要奪權了。

  文武百官議論紛紛。

  趙弘吉向蕭玄武說道:“右相,本王要是記性好的話,今年陛下就應該有二十二歲了吧已經到了及冠親征的年齡。”

  蕭玄武和顏悅色道:“王爺您有所不知,陛下他一直都在江湖游歷,增長修為,以弱冠之齡,就已經是天人高手,可謂古來罕見。

  但這畢竟只是武學上的造詣而已,至于治國這種大事,陛下還是一無所知,倒不如,這幾年,就讓陛下多學習一些治國之道,將來有一天,也好將權柄徹底交給陛下。”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