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七十六章:杯酒釋兵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無上昏君系統

  讓他們二人震撼懵逼的一點兒就在于人家各州道封疆大吏千里迢迢的來了,結果參加了一個宮廷酒宴后,居然紛紛辭官了。

  這真是…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趙高寫好圣旨后,趙長青掏出傳國玉璽,蓋了上去。

  前者雙手捧著圣旨,離開大明宮,去宣讀圣旨去了。

  接下來,便由諸葛亮誦讀奏章。

  沒過一會兒,曹參、蕭逾明、陳慶之三人共同求見。

  趙長青皺了皺眉頭,向殿外探了探頭,問向諸葛亮道:“他們三個人一起來見朕,你猜是為了什么事?”

  諸葛亮心里一咯噔,想道:“陛下連我這名文臣都不放心嗎?還是覺得我在軍中以軍師二字聞名,而陛下不放心我在軍中的威望?”

  想歸想,但是臉上的表情并沒有顯露出太多,依舊是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說道:“陛下何不召他幾人進來,當面詢問?”

  趙長青搖了搖頭,覺得諸葛亮這個人真的是太沒意思了,他向身邊一名太監說道:“宣他們進來吧。”

  隨后,三人一同邁進大明宮里。

  此時的羋月知道趙長青在處理政事,所以很識趣的躲在一處避讓了。

  女子最大的溫柔,一向是明事理,俗稱懂事。

  三人向趙長青作揖說道:“臣等拜見陛下!”

  趙長青點點頭,道:“起身吧。今日你們三人同來,可是有什么大事?”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

  趙長青見狀緊眉成川道:“怎么?有難言之隱?曹參,就由你來說吧,你是最年長者,又官拜一品大將軍,可謂位高權重,在整個大魏國也算是萬人之上了。”

  這話說的讓曹參心悸啊!

  他慌忙再次作揖道:“陛下才是萬萬人之下,臣…只愿做陛下麾下一卒足矣。”

  趙長青笑道:“行了,馬屁少拍,說吧,什么事?”

  曹參道:“回稟陛下,我等三人思慮再三,決意將御林軍、武衛軍、騎驍衛三軍兵符交還陛下,從今以后,我等三人只負責操練士卒等閑散事務,決意不再掌兵。”

  劍一麾下的大戟士兵符一直在趙長青手里,而趙云與劍二都在京城外處理事務,還不知道京城里發生的事情。

  等曹參說完,諸葛亮在趙長青背后看了一眼三人,露出欣慰的笑容。

  其實兵符不兵符的,僅僅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因為在現在的大軍里,趙長青才是軍魂、是信仰。

  看到曹參等人雙手拱上兵符,趙長青大吃一驚道:“你們三個是生病了?你們難道不清楚,在這大魏國的臣子中,有多少人想要你們手中的兵權嗎?

  主動將手里的兵權上繳,你們還真是自本朝建國以來頭一份啊!”

  他們三人只覺這是陛下的客套推諉而已,因為他們感覺到了趙長青的語氣很是緩和,并沒有昨夜那般怒氣,這就說明,陛下還是想著收走自己的兵權。

  曹參又開口說道:“大魏的軍隊,應該只屬于陛下,而這兵符,就應該由陛下掌控了,我等做臣子的,只等陛下發號施令即可。”

  趙長青說道:“你們腦子沒糊涂吧?你們手里的兵符,可是權利的象征。朕活這么大,還真沒見過不想要權利的臣子。”

  趙長青是真的想不明白,好端端的,干嘛要把兵符上繳呢?

  然而曹參他們卻以為,這是陛下說的反話,意在試探自己等人。

  于是他又說道:“陛下莫要再勸了,我等心意已決,這兵符,就交還給陛下了,陛下日理萬機,臣等三人就先告退了。”

  他們三人將兵符放在此殿內一處案桌上面,隨后告退。

  趙長青懵逼的點點頭。

  他確實是很懵逼,奇葩天天有,今天特別多。

  先是那些封疆大吏們不想當官了,然后又是他們交出兵符,這個真的是…

  聞所未聞。

  算了,這事就這么滴吧!

  朕也懶得猜測了。

  諸葛亮還未走,如今各州道封疆大吏全部辭官,得趕緊安排才對啊,不然一州道無節度使坐鎮,總不是長久之計。

  他向趙長青作揖問道:“陛下,目前各節度使、行軍大總管的位置有所欠缺,應該及早補缺,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發生啊!”

  趙長青道:“依你之見呢?”

  他在心里反正已經想的很透徹了,諸葛亮在三國里可是一位頂級謀士,更是被史書不惜耗費筆墨記載的一位丞相,他的建議百分之八十都是正確的。

  既然大概率正確,那么他說什么,自己反著來就是了。

  諸葛亮想了想,說道:“有兩個法子,其一等恩科過后,朝堂里人才多了,自然好安排,但是剛通過科舉考驗的士子,難以大用,實為下策。

  其二,在文武百官中挑選合適的人選。但是目前的文武百官,大都有世族背景,很不利于陛下集權。除此之外,只能從各州道里挑選能用之人了。”

  趙長青回道:“不用如此麻煩,當初給我們一起打到長安的那些將領們可都是有名將之才,讓他們去治理地方,倒也不算是大材小用。”

  鬼的大材小用。

  他們都是軍人,怎么能成為封疆大吏?

  當年蕭逾明擔任江南道節度使的時候,還是仁宗皇帝特賜!

  諸葛亮急忙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他們都是將軍,一旦坐鎮地方,擔任封疆大吏,怕是將來難免有藩鎮割據之禍啊!”

  趙長青冷笑道:“你覺著那些文人就不會嗎?同樣都是人,還分什么文人武人?此事就這樣定了吧,無需再議。”

  聽到皇帝如此強硬果斷的聲音,諸葛亮也很無奈,只能開口道:“是陛下,微臣遵旨。”

  今日大明宮發生的種種之事,迅速傳遍朝堂、市井當中,引起眾人紛紛猜測。

  但是不管怎么講,他們都繞不開一句“陛下的手段震古爍今”之類的言語。

  而說書人,也將這件事情廣為流傳,久而久之,被世人稱以為‘杯酒釋兵權’。

  就連史書當中也是如此記載。

  各位封疆大吏讓皇帝暗示辭官的消息,也傳遍了各州道。

  大魏國百姓們都覺得看到了明媚的來日,因為他們受那些封疆大吏的剝削已經太久了。

  而這一次,陛下竟然能讓他們主動辭官,這就代表今時今日的陛下,是一位英明的君王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