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DG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奪得德瑪西亞杯的冠軍之后,其他戰隊的人對于峽谷之巔或者艾歐尼亞的路人王玩家那是越來越關注了。
  沒辦法,EDG這一次淘到的中單吳迪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一點。
  當他們還在考慮要不要找吳迪,或者說抱著現在網絡上問問,試探一下的心態聯系吳迪的時候,EDG居然就直接找上門去了。
  剛開始其他戰隊的經理和教練們可能都在心里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著,這個吳迪會不會是那種銀樣镴槍頭,上場就拉稀。
  結果,一個德杯直接把他們的臉打得啪啪響。
  還好他們當初沒有在俱樂部或者教練群里面說什么陰陽怪氣的話,不然這個臉可就真的打實在了。
  也正因為這樣,現在那些野生的王者便經常性的遭到這些戰隊經理或者教練們的騷擾。
  反正就是摟草打兔子嘛,要是能摟到一個,豈不是賺翻了?
  再說自己去找的路人,是不受轉會期約束的,不一定非要在轉會期期間進行,這點就更讓各大俱樂部的經理們喜歡了。
  但是,就在這些經理教練們四處找適合打職業的高分路人的時候,他們都選擇性的忽略掉了一個地方——在圣誕節之后就正式開始運營啟用的英雄聯盟青訓營。
  當然,一個可能是因為青訓營才剛剛成立,沒辦法給職業戰隊提供新鮮血液;而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俱樂部的管理層并不覺得這個青訓營能成事兒,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當初他們交錢其實就是抱著交“保護費”的心態去的,我錢交了,那聯盟里面的事情你們官方總得照顧一二吧?
  至于這個青訓能不能成?
  這很關鍵嗎?!
  但很可惜,他們不是離原,所以也不知道離原真正的想法。
  在12月26號青訓營開啟那天,離原還特意趕到了這個位于海市郊區的一棟大莊園里的青訓基地,給那些被英雄聯盟官方忽悠,哦不,是為了發揚電子競技而來的小年輕們講了講話。
  作為一個懶得動的新時代年輕人,離原都能特意開車到郊區去看一下,那他對于這件事情的看重不言而喻。
  再怎么說現在他現在在英雄聯盟和電子競技這整個大體系里面,逼格還是挺高的一個了。
  一般除了在頒獎和需要講話的場合,選手和玩家們都很難看到他。
  emmm,雖然這樣一講離原聽起來更像一個為了頒獎和講話而生的工具人。
  但這次不同。
  在講話結束之后,離原還花了點時間來給這些LPL的未來選手們解答問題,甚至還瞎聊了一陣子。
  不過在聊完之后離原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些來參加青訓的小年輕基本上都是奔著職業選手這一個點來的。
  雖然這點無可厚非,但其實青訓營里面準備的培訓職位除了職業選手這個電子競技最前臺的職業外,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職業。
  裁判要吧?
  教練和分析師要吧?
  各個場館的OB導播需要吧?
  除了這些,還有更多出現在比賽現場的職位,在這個青訓營里面都可以進行培訓。
  因為從尚才華那邊反映的情況來看,今年新增了春季賽、擴大了MSI和洲際賽的比賽規模,這讓整個電子競技行業的從業人員變得極度緊缺。
  不過雖然很缺人,但離原也沒有打消他們想成為職業選手的念頭。
  萬一里面真的出現了一些類似于Faker的這種天才呢?
  可問題是這第一批將近40個的青訓成員里,能有多少個Faker呢?
  或者說得現實一點,能有多少人成功的走上職業賽場呢?
  而到了那個時候,青訓營里準備的其他職位就可以顯現出它們的作用來了。
  那些失敗了的青訓成員,肯定有很多還是想繼續從事電子競技行業的,畢竟好歹還是和自己喜歡的東西沾邊嘛,不比回去讀望天書或者出去打工好點?
  這些人的段位自然不用說,一些職業只需要稍加培養,他們就可以勝任了。
  所以,那天離原在離開青訓營之后,臉上的笑容笑得十分陰險。
  當然,他也不是教人坑蒙拐騙的讓這些青訓的小伙子必須留下來。
  這些小伙子在平時青訓的時候還是有補貼的,每個月一筆錢,然后如果最后成功的被俱樂部看上,那自然前途還可以;如果沒看上,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繼續在電子競技這個行業學習之后再上崗;最最后,要是只想當職業選手,最后卻無奈落選,又不想干其他,那只有結束青訓,各回各家了,不過英雄聯盟這邊會給這群小伙子額外補貼一筆錢。
  畢竟青訓的時間是最三個月半年,最長一年。
  都是吃青春飯的,訓久了萬一過了黃金時間咋辦?
  整個青訓營的模式有點像那種職業技術學校。
  不過離原覺得這比職業技術學校要好一些。
  起碼只有這么點人,要容易教很多。
  甚至在職業選手的青訓方面,都不用教太多,畢竟每個人的打法不一樣,如果限制太死反而還遏制了天賦。
  他們只是提供一個場所,然后再叫一些有過職業經驗的前職業選手來給他們講一些職業選比賽和rank不一樣的點就可以了。
  剩下的完全靠他們自己的悟性。
  所以,找青訓營教練這又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在青訓營正式開始前,英雄聯盟官方這邊就已經聯系了好些退役的職業選手了。
  什么草莓、盧大偉、若風等等。
  結果人家都表示過去分享一些經驗可以,但是常駐那邊顯然不行。
  直播事業搞得紅紅火火的他們,不可能去干什么青訓教練的。
  一直到26號正式運行,青訓營那邊的教練都還是空缺狀態。
  好在這事兒不是那么的著急,能有退役的選手偶爾過去講一天也還可以。
  職業選手,終究還是看的天賦,又不是需要被別人培養成流水線一般的工業品。
  但這事兒離原還是上心了。
  一個能發掘別人天賦的教練,對于整個LPL的貢獻都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