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零五章 戰火四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之我去買個橘子

  幾天后,幽州牧劉虞經過數月的跋山涉水,終于抵達洛陽。

  盡管他手下的從事們再三勸諫,讓他不要羊入虎口,但劉虞還是選擇卸去了幽州兵權,轉交給段煨,只帶了寥寥幾位隨從,從幽州趕回洛陽。

  劉虞一回來,空置的司徒就有了人選。

  首先,劉虞是漢室宗親,其次,他的資歷和名望也是夠的,所以不待董卓發聲,百官就先把劉虞給推到了司徒公的位置。

  獲悉此事,王允找了機會登門拜訪董卓,他心里也不平衡,明明說好把司徒位置留給我,這才幾天,就讓劉虞鉆了空子。

  面對王允的試探,董卓也表現得很是為難,把鍋甩給了百官,說是百官大力舉薦,本太師也沒辦法!

  董卓都這么說了,王允還能怎樣,只好將這口惡氣暫時咽下,在心中記恨劉虞。

  如果劉虞不是這個時候回來,司徒公肯定是自己的!

  王允這般想著。

  然則他不知道的是,就算劉虞不回來,董卓也不會再讓他成為司徒,甚至還想送他去見漢朝歷代先帝。

  與此同時,朝廷任命公孫越為渤海太守的詔書也下發至冀州。

  袁紹看完以后,對此嗤之以鼻。

  渤海是冀州的重要郡地,郡內富饒、人口眾多,也是袁紹的發家之地,要是讓公孫瓚的人摻和進來,這不是等于在自個兒的心口上,懸把刀子嗎?

  袁紹又不傻,加上他奪取了冀州,近來比較膨脹,所以也懶得搭理朝廷。

  公孫瓚呢,同樣不是軟柿子,袁紹公然不給面子,令他極為惱怒。

  段煨于是趁機從旁攛掇,公孫瓚便以袁紹不遵朝廷號令為由,率先向袁紹發難,出兵南下冀州。

  南邊的袁術也沒閑著,在奪取豫州大半疆土之后,當即召回孫堅,并以孫堅為先鋒,南下進取荊州。

  關外的幾路大諸侯起了烽煙,董卓也在休息大半年后,即將率軍出發。

  先收復并州,然后和公孫瓚聯手,一起搞死袁紹。之后休養生息緩一陣子,再把青州拿下,回頭收拾完公孫瓚,北方就差不多了。

  這就是目前所定下的目標。

  糧草部隊已經先行出發,董卓也將在五天之后,正式啟程出發。

  在這五天時日里,董卓白天幾乎都在陪伴孫女,爺孫兩樂樂呵呵,開開心心。到了晚上,董卓也不含糊,縱馬馳騁,和青玉、紅夙大戰數百回合,可勁兒造人,碾壓得床榻咯吱咯吱。

  五日之后,董卓率軍出發。

  大軍一路向北,渡過濁河,進入河東地界。

  數日行軍后,大軍抵達解縣。

  曾經的廢墟如今已重新筑起屋舍,沒了賊寇侵擾,百姓們安居樂業,到處都是一片安寧祥和的景象。

  城外,董卓駐馬停留,揮鞭遙指,笑問起身后眾人:“諸位,可還記得這里?”

  呂布等人皆是點頭,沒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這座縣城又興建了起來,四面城墻也加固加高了許多。

  馬超和禰衡是新入伙的,不知此事,司馬懿便耐心為他兩講述起來,小跟班魏延也聽得津津有味兒。

  得知董卓率軍到了,解縣縣令當即放下手中事務,率領縣內所有官員佐吏,出城相迎。

  來到城外,縣令躬身行禮,口中呼道:“下官柳孚,攜解縣大小官員差役五十三名,拜見太師!”

  董卓對柳孚有些印象,當初解縣遭難,當地縣令遁逃,成功解救百姓之后,董卓就讓從百姓之中推選賢良,暫任縣令一職,柳孚因為讀過書的原因,成功脫穎而出。

  這個時代,平民想要讀書識字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

  書籍和知識大多被默認為世家的私有財產,平民學子想要讀書做官,九成九都要拜入世家門下,成為他們的門生。

  譬如之前,韓馥甘心讓出冀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是袁家的門生。

  所以董卓私下開設學院,性質其實跟刨世家的祖墳差不多,一旦世家不能壟斷知識產權,那么做官的途徑,也就有了多種的可能。

  這也是世家大佬們,一直想弄死董卓的原因。

  至于忠君愛國,鏟除國賊的口號,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個拿來遮羞的幌子而已。只要自身和家族利益不受侵犯,誰當皇帝,對他們來說,都影響不大。

  如果你當上皇帝之后,能夠使他們的利益得到擴張,保證他們大呼‘陛下’,喊得比誰都快。

  當然,這也不能否定一些漢室死忠粉的存在。

  只不過,這樣的漢室死黨,畢竟只在少數。其中不少人因為頭鐵,直言不諱的跟董卓對剛,在董卓入京的初期,就給弄死了大半。剩下的這些人眼瞅著正面搞不過董卓,也都老實的選擇了在明面上低眉順耳,暗中猥瑣發育,暫時不浪。

  話題扯得遠了,重新回到解縣這里。

  柳孚由于代理期間,政績卓著,河東郡守衛覬便將他正式錄用,任職解縣縣令。

  柳孚在職期間,積極恢復生產,同時大力發展農業,又興建水渠,引水灌溉弄田,在他的帶頭下,今年解縣的谷物收成頗佳。

  總得來說,柳孚還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人物。

  董卓讓軍隊駐守城外,只帶了呂布等一些親信巡視城內,看到城里百姓安居樂業,董卓心中也頗為寬慰。

  晚飯是在柳孚家吃的,沒有大魚大肉,只有一桌很簡單樸素的食物。

  董卓也沒嫌棄,把滿滿一缽飯掃了個精光。

  在解縣休歇兩日,董卓繼續向北出發。

  來到河東郡城安邑時,得知董卓到來,城內官員也是出城相迎,不過有些出乎預料的是,作為當地一把手的衛覬居然沒在郡城,而是跑去了屯田的絳邑、臨汾等縣。

  根據郡城官員所說,近些時日,東垣山一帶聚集了大量賊寇,并且越聚越多,似有劫掠河東的意圖。為了防范賊寇入侵,衛覬在收到徐晃等人的奏報后,就親自前去坐鎮指揮。

  很顯然,這伙賊寇是奔著屯田的糧食而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